(母校)‍母校伴我成长

一抹晚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童年的我,一入学上的就是梦寐以求的道口镇实验小学,这是全县最好的小学,在这里我上了六年。些许有人会问:“小学过去都是五年制,你怎么会上六年呢?”那是因为文革期间耽误了时间。这小学阶段可没白上,因为这个阶段学的知识特扎实,学校的老师个个都是响当当的优秀教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说来我和母校特别有缘,在完全中学上了四年中学,高中毕业后何其幸运,又回到母校当上了代课教师,这可是我越入高门槛的桥梁,正是有了代课教师的四年经历,才使我有机会跃入龙门,考上滑县师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师范毕业后,又被道口镇教办室刘主任和我们郭校长的热情邀请,又二次回到全县重点小学——实验小学教课,这样就有了连续干38年的教学成绩。加上小学六年,这辈子我几乎四十多年没离开这所学校!所以说我和母校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缘,是母校养育并培养了我。我太热爱并甘愿为学校倾其所有!请听我慢慢道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先说说母校最初的学校大门没有现在大气,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大门,和县委大院对门,那时学生少,教室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有序的平房,每班五十来人,端庄大气不失壮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后来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学校规模的恢弘,县委大院嫌弃和学校对门太热闹,专门聘请专业人员设计,改为大门朝东,和学校脱离开关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学校大门本朝南,县教育部门也聘请外地专家,把大门设计成现在的带有“A”字形结构、超大气上档次且又不失优雅气质的大门,校园里竖起五层教学楼,中间设计有塑像,塑像后边是国旗栏,在后面便是非常壮观独特的教学楼,在全县数一数二。在这里上班,感觉提升了学校的高度,提高了教师们的魅力!</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再叙述下我对母校有着极深的感情。这里不仅有我童年的梦想,每天坐在每桌两生两椅的桌子,每班五十多人的教室,听着每位优秀老师授课。现在想起来那真是享受,就连1999年我校缴着高学费的实验班学生都没有我上学时享受的待遇高!</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在这所学校工作了38年的时间里,我为祖国培养过千千万万个学子,为祖国的各行各业,输送过许许多多个优秀人才,也可以说我为祖国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身心!而我却觉得特别自豪,特别光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在这里,我身为教师,但我却像“大法官”一样化解过学生家长之间的家庭矛盾;又如“警察”一样,一次次帮学生找到丢失的东西;我还如家长,到初中找老师结合,交谈我所教学生的情况(因学生不敢叫家长);我又成为学生的家长,把自己儿子穿小衣服给贫穷学生穿,并为学生买过衣服穿。……当有的学生要被人打时,学生狐假虎威借我的威风吓走要欺负他的大学生……总之,我充当过很多教师外的角色,学生有求我必应,当孩子们的保护伞!这一切,我都感觉非常值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生命中的母校,给了我很多次的留影机会,很多次的高光时刻,很多次的亮相机遇……因为我参加工作时,不到20岁,到退休后已两鬓斑白,我的美好年华都献给了我的母校。从我懂事到这里学习文化知识,再到两鬓染霜后满载而归。</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在母校,我携带着许许多多个荣誉证书、教学成果、还有厚重的同学情、同事情、朋友情、师生情,更有学校托付我趁节假日为母校出了《果树林》这本涵盖全校师生的教学成果,及校本教材《走进滑州》两本书,出版后,校本教材一直供本校学生使用。其中参与命书名、编辑和审稿,一届届学生循环学习了《走进滑州》这本教材。从命题到出书倾注了我多少心血,削弱了我的视力,上下四、五层楼磨损了我的膝盖骨,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落下了亚健康的体魄!</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在母校,从讲过的一节节公开课,到一次次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从一位普通的代课教师,到省特级教师、市优秀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县教育专家、县名师,省优秀班主任,把教室迁移到市里执讲公开课或送课下乡并做评课人,写出一篇篇的教学论文发表到报刊杂志上……在这里,我不是炫耀,也不想炫耀,只是总结自己的工作而已,请大家理解,谢谢!</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是三生有幸在全县最好的学校学习工作,把学到的知识,揉进38年的青春年华里献给了学校,把知识回馈给我的每位学子。正如清代诗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它诠释了我受母校滋养后反哺学子、无私奉献的精神,意境优美且富含深情,尤其适合表达我对母校的感恩与回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音乐: 《茉莉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字编辑:一抹晚霞</b></p> 感谢您莅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