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故事之二:走过坎坷,我是我

传承大爱

爸爸曾说,有两件事像刻在骨头里的印记,怎么都磨不掉。<br><br>第一件,发生在他三十二岁那年。那时他在部队,一心想着把家安下来,带着我们走出小城。可偏偏因为不肯顺从某位领导,去诬陷另一位,他被逼脱下军装,转业回乡。曾经规划好的一切,像沙堡一样瞬间垮掉。他好不容易从家乡奋斗出去,却又被命运一掌推回原点。那时,他多希望有个人能拉他一把,或者至少告诉他路该怎么走,但四周寂静,他只能独自咽下所有不甘。<br><br>第二件,是在他四十六岁,爷爷去世的时候。丧事的悲痛还没散去,叔叔一家就急着分家产,甚至想强行占去大半。爸爸去找家族里的长辈主持公道,可那些平时笑脸相迎的亲戚,这时却都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肯为他说话。他又愤又痛,心脏就是从那时开始出了毛病。他说,那不只是争财产,而是突然发现,在最重要的时刻,血缘亲情竟如此冰凉。<br><br>这两次重击,一次打在他的事业上,一次伤在他的根脉里。他一生因爷爷奶奶的软弱而有些自卑,总渴望被人坚定地支持一次,可最终,他还是一个人挺了过来。当然,妈妈一直陪在他身边,但爸爸内心渴望的那种来自外界、来自家族的支撑,始终是空缺的。也正因如此,他变得越来越倔强,越来越认定:人,终究只能靠自己。<br><br>听完这些,我心里沉甸甸的,又充满敬佩。原来在我懵懂的童年背后,父亲默默扛着这么重的担子。他不说,但我们能感觉到他的压力,而他一步步走过来了,没有倒下。<br><br>今年七月,我回老家,一大家人难得聚在一起。席间,小姑提起我小时候和妈妈相依为命的旧事,那些孤独的岁月突然被点亮。我忍不住上前抱住她,谢谢她那些年对我们的照顾。我也对全家人说,从老爷爷、爷爷,到爸爸,再到我,一代代男人从家乡走出去,都想改变家庭的命运。这条路注定孤独,也充满不为人知的打击,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变得坚韧,也让整个家族在无声中成长。<br><br>说回对爸爸的支持,他曾对我说,我从小到大没让他操过心,成绩优秀,成了他和家族的骄傲。后来我成家立业,再到学习心理学、探索生命意义,他看在眼里,说这些其实是对他最大的安慰。我才恍然:原来做好自己,活出样子,就是给他最好的回报。<br><br>今天,我陪孩子们复习了三本数学书。他们依然坐不住,东摸西摸,但这已经是我作为父亲的开始。孩子们很开心,对学习也有了点信心。我把这些小事告诉爸爸,他只在电话那头轻轻说:“我已经帮不了你什么了。”我回答:“你们一直在帮我。谢谢你们。”<br><br>当我真正直面自己,才发现,支持从未离开,我一直都在。或许沉默,但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