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九月的清晨总是带着一丝凉意,但校园门口却格外温暖。我们三(1)班的家长早早穿上了那身醒目的红马甲,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在校门口站成一道安心的风景。有人挥动小旗,有人轻声引导孩子过马路,动作虽简单,却透着一股子认真劲儿。那天阳光正好,照在马甲上,也照在孩子们蹦跳的身影上,仿佛连风都放轻了脚步。</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几天,这份红一直在延续。三(2)班的队伍出现在9月10日的晨光里,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封无声的家书,写着“放心吧,有我们在”。红马甲穿梭在树影之间,旗帜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口罩遮住了脸,却遮不住眼里的温柔。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可正是这些平凡的守护,让上学的路多了一份踏实。</p>  <p class="ql-block">三(3)班的那天,天空格外蓝。家长们站得笔直,像一排排挺立的小树,守在教学楼前。有位爸爸还特意把旗子举得高高的,笑着说:“让孩子们老远就能看见!”那一刻,红马甲不只是身份的象征,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承诺——我们愿意为你多站一会儿,多看一眼。</p>  <p class="ql-block">三(4)班的身影也定格在了镜头里。他们站在校门口的台阶旁,阳光洒在“三、4护学岗”这几个字上,像是给这份坚持盖了个章。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日复一日的守候,像晨光一样准时,像秋风一样温柔。</p>  <p class="ql-block">9月15日,三(5)班的合影里多了一个扎着小辫的女孩,她牵着妈妈的手,也穿上了小小的红马甲。她仰着头,笑得像朵小太阳。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护学岗不只是大人的事,它也在悄悄种进孩子心里,长成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三(6)班那天下了点小雨,伞花一朵朵撑开,红马甲在雨丝中更显鲜艳。他们站在街角,雨水顺着伞沿滴落,可没人挪动半步。有位家长笑着说:“这点雨算啥,孩子们还得安全进校呢。”话语朴素,却像伞一样,为整条街撑起了一片晴天。</p>  <p class="ql-block">三(7)班再次出现在镜头里。他们和前几次执勤一样精神抖擞,仿佛这份守护早已成了习惯。其实哪有什么天生的坚持,不过是有人愿意把一件小事,一天天认真做完。</p>  <p class="ql-block">三(8)班的合影也在18日拍下。他们站得整整齐齐,像一队小小的卫士。有人手握红旗,有人默默站在角落维持秩序。没有喧哗,只有默契的配合。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家校之间最柔软的连接——不是靠口号,而是靠一次次弯腰、一句句提醒、一程程护送。</p>  <p class="ql-block">三(9)班那天云层有点厚,几位家长撑着伞,守在路边。雨虽不大,但他们依旧一丝不苟。有个妈妈把旗子举得高高的,雨水顺着袖口流进手套,她也只是甩了甩手,继续指挥。这份坚持,不声不响,却最动人。</p>  <p class="ql-block">三(10)班的红马甲出现在另一片角落。他们没拿旗子,而是拿着扫帚和夹子,低头清理着路边的纸屑和落叶。原来护学不只是护“行”,也在护“境”。他们弯腰的背影,和那些挺立的身影一样挺拔。</p>  <p class="ql-block">三(11)班的孩子和家长站在一起,红旗在风中展开,像一团燃烧的火焰。他们不说话,只是静静地守着,目光追随着每一个奔跑的身影。那种团结,不是喊出来的,是在一次次并肩中自然生长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三年级(12)班的家长也准时到场。他们站在熟悉的街角,像老朋友一样互相点头致意。从九月九日到二十四日,像一首缓缓流淌的歌。红马甲穿了脱,脱了又穿,可那份心,始终没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十几多天,没有惊涛骇浪,只有细水长流。可正是这些平凡的身影,让秋天的早晨有了温度。他们不是英雄,却用最朴素的方式,写下了最动人的教育诗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