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进平遥,观大型情景剧《又见平遥》</p><p class="ql-block">灯光如剑,自高处倾泻而下,在幽暗的空间里划出几道神圣的光柱。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又见平遥》不是一场戏,而是一次穿越——不是用眼睛看,是用心去听,去感受血脉里流淌的忠信与牺牲。</p> <p class="ql-block">大型室内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由王潮歌执导,于2013年2月18日在山西平遥正式公演。该剧以清末平遥城的晋商故事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道义与牺牲的悲壮故事。</p> <p class="ql-block">中央那个巨大的“义”字,在灯光下灼灼生辉,像烙在心上的一枚印记。四周的展板写满了名字,据说都是当年为护送血脉而客死他乡的镖师。我走近细看,指尖几乎要触到那些墨迹——他们不是虚构的角色,是真实存在过的血肉之躯。头顶的金属结构交错如网,像是命运的经纬,将每个人牢牢织进这片土地的历史里。站在这里,你会不由自主地放轻呼吸,生怕惊扰了沉睡的魂灵。</p> <p class="ql-block">《又见平遥》展示了平遥镖局的历史,曾经的平遥镖局不仅是武装运输机构,更是晋商文化中信义、勇毅、专业的象征,其兴衰反映了中国近代金融与物流体系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素有“龟城”之称,六座城门的设计暗合灵龟形态,寄托了长治久安的美好愿望。其六座主城门(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及配套的瓮城、城楼等设施,共同构成了一个深邃而精美的防御系统,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与匠心~</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北门拱极门</p><p class="ql-block">雾气中,城墙如龙蜿蜒,伸向远方。我踏上石阶,脚底传来坚实触感。这墙,曾挡过多少风雨?又送走过多少远行的背影?拱极门下,一辆电动车缓缓驶过,骑手戴着头盔,低头刷着手机——古今在此交汇,竟无半分违和。古人望北斗,今人看导航,可那份“四方归向”的信念,是否依旧?</p> <p class="ql-block">“拱”即环绕,“极”指北极星,取意“四方归向,众人共尊”。它代表龟尾,城内所有积水均经此处流出。古人建城,连水路都暗合天象,何等智慧?这城如龟,静卧千年,背负风雨而不倒。而今,我们走过它的心脏,踏过它的脊梁,却未必读懂它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下西洋门凤仪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取自“萧韶九成,凤凰来仪”,象征吉祥德政、国运昌隆。代表龟之右后足,瓮城向南开,形似龟足前屈。</p> <p class="ql-block">南门迎薰门被视为“龟首”,是古城的正门。其名“迎薰”源自《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寓意迎纳东南方的和煦之风,带来生机与繁荣。古代城外曾有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夕阳正缓缓沉入远山,将整座古城染成金红。瓦片如鳞,层层叠叠,在余晖中泛着暖光。远处高楼林立,现代城市的轮廓清晰可见,可近处的每一块砖、每一道门楣,都在诉说着慢下来的时光。风从东南方吹来,带着泥土与醋香的气息,温柔地拂过脸庞——这,便是“薰风”吧?迎纳的不只是风,更是岁月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平遥,不只是被保护的古城,更是活着的城。它用砖瓦讲故事,用街巷传温度,用一场《又见平遥》,让我们在光与影之间,真正“见”到了它——不只是看见,是懂得。</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平遥古城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它见证了汉民族城市发展的脉络,承载了晋商文化的精髓,保存了古代城市规划的智慧。走进平遥,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感受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这座人类文明的伟大遗产,将继续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宿的和义昌民宿</p> <p class="ql-block">穿上晋商大奶奶的服饰,走进平遥古城内的日昇昌票号、同兴公镖局等晋商大院,沉浸在这些真实的历史场景中,想象当年生活在这里的晋商家族成员,包括那些掌管内务、相夫教子的女性们,她们的真实生活状态可能远比故事更为复杂和生动~</p> <p class="ql-block">再见!平遥古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