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梵蒂冈城国(简称“梵蒂冈” ,拼音 fan dì gang,英文Vatican),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位于意大利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罗马教廷所在地,国土面积0.44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大多为天主教神职人员,梵蒂冈教皇为梵蒂冈国家元首。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和拉丁语,官方货币为欧元。</p><p class="ql-block">其实,梵蒂冈是一个宗教意义上的大国,它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为首的教廷所在地,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正前方的露天广场就是闻名世界的圣彼得广场。</p><p class="ql-block">广场的建设工程用了十一年的时间(1656~1667年),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尔尼尼亲自监督工程的建设。广场长340米、宽240米,被两个半圆形的长廊环绕,每个长廊由284根高大的圆石柱支撑着长廊的顶,顶上有142个教会史上有名的圣男圣女的雕像,雕像人物神采各异、栩栩如生。广场中间耸立着一座41米高的埃及方尖碑,是1856年竖起的,它是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方尖碑两旁各有一座美丽的喷泉,涓涓的清泉象征着上帝赋予教徒的生命之水。</p> <p class="ql-block">这件名为叫《不知所措的天使》的雕塑创作于2016年,是加拿大艺术家蒂莫西・P・施马尔茨应梵蒂冈新难民和移民局的要求而作。它是一座六米长的青铜雕塑,塑造了140名等身大小、形形色色的难民和移民形象。</p><p class="ql-block">雕塑远看像一艘行进中的船,上面站着不同种族、职业、阶层,甚至不同年代的人,有男人、女人、孩子和老人。人群中,天使的翅膀在正中间清晰展开。</p><p class="ql-block">在船的前面,有一个犹太人抓着两个手提箱;旁边,一个表情坚定的孕妇用手环着腹部;其他人则拥挤搀扶在一起。</p><p class="ql-block">雕塑诠释了即便难民和移民是陌生人,他们身上也存在神圣之处的信念,天使的翅膀暗示着移民和难民内心的神圣。</p> <p class="ql-block">这一方尖碑是埃及中王国第十二王朝阿蒙涅姆赫特二世(约公元前1929年- 1895年在位)时期的产物。根据老普林尼(公元23年-79年)记载,此方尖碑原在赫利奥波利斯,后安置在埃及的第二大城市亚历山大。这一独石方尖碑是公元37年由卡利古拉皇帝从埃及掠来运到罗马的,起先立在附近的尼禄赛场。</p><p class="ql-block">1586年,建筑师丰塔纳接受教皇西斯廷五世(1585年-1590年在位)的命令,动用了900多名搬运工、140匹马、44盘绞车、5架起重机,一寸一寸地挪移,用了整整5个月的功夫,才把这座重达350吨的方尖碑竖立在这个广场的正中。方尖碑顶上高达5.75米的十字架是方尖碑移到这里后加上去的。1740年,教皇克莱蒙特十二世又在柱顶放了一块据说是耶稣被钉死的十字架的木块,以供信徒膜拜。</p> <p class="ql-block">敎堂大门由梵蒂冈皇家卫队守卫。皇家卫队1506年成立,人数为110人,制服颜色鲜艳,充满中古特色,士兵手执中古时期的长戟。成员都必须是瑞士公民以及虔诚的天主教徒,而且必须品德端正;除了军官之外,全部都需单身,年龄在十九至三十岁。</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的雕像。他神情自若、面带微笑,右手握着耶稣交给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钥匙,左手拿着一卷耶稣给他的圣旨。</p> <p class="ql-block">我们排了很长的队,开始进入圣彼得大敎堂。</p><p class="ql-block">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 其标准名为圣伯多禄大教堂,圣彼得为英语的俗译。它以耶稣十二门徒首领圣彼得的名字命名,是罗马天主教最重要的宗教圣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教堂,经过一个走廊。走廊里带浅色花纹的白色大理石柱子上雕有精美的花纹,从左到右长长的走廊的拱顶上有很多人物雕像,整个黄褐色的顶面布满立体花纹和图案。</p> <p class="ql-block">进入教堂的大殿堂,殿堂之宏伟令人惊叹,殿堂长186米,总面积15000平方米,能容纳6万人。高大的石柱和墙壁、拱形的殿顶、到处是色彩艳丽的图案、栩栩如生的塑像、精美细致的浮雕,彩色大理石铺成的地面光亮照人。</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宝座是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装饰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p> <p class="ql-block">殿堂的内部呈十字架的形状,在十字架交叉点处是教堂的中心,中心点的地下是圣彼得的陵墓,地上是教皇的祭坛,祭坛上方是金碧辉煌的青铜华盖,华盖的上方是教堂顶部的圆穹。</p> <p class="ql-block">整个殿堂的顶部布满美丽的图案和浮雕。一束阳光从圆穹照进殿堂,给肃穆、幽暗的教堂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那圆穹仿佛是通向天堂的大门。</p><p class="ql-block">祭坛的上面便是米开朗琪罗设计的美丽的大圆顶。</p><p class="ql-block">祭坛由贝尔尼尼所建。中间是贝尔尼尼雕制的青铜华盖。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足有5层楼房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着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着朝圣者举行弥撒。</p><p class="ql-block">青铜华盖的后面便是圣彼得宝座。</p> <p class="ql-block">《圣殇》,米开朗琪罗24岁时的杰作。大理石雕刻,高174厘米,宽195厘米。雕塑中的人物,一男一女,一个是耶稣,一个是圣母。耶稣已死,全身松弛无力,圣母因为强烈的痛苦而身体稍向后倾。这尊雕塑将圣母和圣子两个人物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圣母面容和蔼、宁静,怀抱着基督瘫软无力的躯体,目光中流露着淡淡的悲悯,那哀伤的眼神将母爱展现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