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散文随笔‖野性薄荷香</p><p class="ql-block">文 薛兴胜</p><p class="ql-block"> 我喜爱在奔走的小路上,不时地多角度观察,也看到了校园墙外的墙根下大约有三四米长的缝隙里,长着一种能散发气味的植物,对它我是陌生的,也可以说我并不认识它是何种植物,它叶子微黄,上面还有了一些虫洞,它们挤挤挨挨。在雨水充沛的季节,也能簇拥着葳蕤绽放一番。前年夏季的一个傍晚,我有幸碰到一对热心肠的夫妇,大姐首先问我,这是不是能止痒的薄荷,我说:“大姐我不懂。”——这是她见我被蚊子叮咬了后,我采了一些乱七八糟的植物叶子,揉搓后涂抹被咬部位时她才谦虚地问的我,并说:“大兄弟看你被叮咬的痛痒难受,你用这个叶子的汁液抹一下试试吧!”还真别说,用她说的方法一试,止痒的效果还真很好,抹上去凉丝丝的,痒的痛感立马减轻了,我就反问了一句:“大姐,这是何种植物,止痒的效果这么好?”她说:“应该是野薄荷。”开始她也拿不准是哪一种?用它止痒管不管用,毕竟薄荷有五百多个品种,再说这里长的这种又不多见,经过我试用看到了有止痒的效果,证明了她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她们也跟着高兴起来。</p><p class="ql-block"> 每当我在夏秋季走过此处时,被蚊子叮咬后,我便采几片叶子揉搓一番用它的汁液涂上,痒的感觉瞬间被止住一大半。它不仅能去除被叮咬后的痛痒之苦,也拯救了我经常忘记喷防虫药的坏毛病……打那时起我对这种植物有了好感,于是我对它重视起来。</p><p class="ql-block"> 这里我应该感谢那对乐于助人的夫妇,是他们的真诚和热心,让我认识了野薄荷以及它的功效与作用,并进一步改变了我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更应该为博学多识的大姐夫妇点赞。</p><p class="ql-block"> ——薄荷,在世界、在中国、在中医药食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给人类带来了福祉,所以我们人类也应时刻关注着它们,保护好它们,野性给了它极强的生命力,虽然历经恶劣环境的磨难,但是它依然在那段缝隙里坚强<span>地</span>活着长着,它那一股坚韧不拔的毅力——深深地感动着我,照亮着我。</p><p class="ql-block"> 前两年,每当看到它叶子微黄的面容,于是我就想让它换一个好环境,茁壮成长起来,能为更多的人止痒,防虫,没成想多次移栽,都没成功,每逢夏季开始,我就会试着采几株把它们移到水丰土肥的地方,开始用花盆试栽,后来在靠近它生长的附近试栽,它也只能活一季。</p><p class="ql-block"> 今天当我再次看到它时,又怀着好奇心,打开百度搜索仔细了解了一番,并找到了野薄荷的生长习性。从现有的人工栽培技术上,它是可以移栽成活的,但我没能成功,只是我当时考虑得太简单,急于求成地希望它能旺盛地繁殖起来,并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它、管理它、尊重它、爱护它,才造成了它不该有的死亡,想到这,我多想说声对不起,这样看来我真是太天真,太幼稚了。这也说明了我对事物的了解认知带有偏见,掌握的知识面太窄。通过这次的经历,使我理解到,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尊重科学知识,尊重自然规律。</p><p class="ql-block"> 现在,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了解到,家中种植薄荷是可行的,它有驱蚊虫的作用,也有提神醒脑的功效,但是如果养多了对睡眠质量不好的人群会有影响,它还会散发一种有害物质,对特殊体质的人群不利,种植时应该考虑少养,——幸亏我在家没有移栽成功,不然害了薄荷,也可能损害了自身健康。</p><p class="ql-block"> 2025.9.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