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校园·焕活力——可回收物科学回收行动

城市管理办公室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开学季,我们迎来了特殊的“开学第一课”——恰逢“世界地球清洁日”,2025年9月24日下午,一场以“净校园·焕活力——校园可回收物科学回收行动”为主题的环保实践活动,在中关村第一小学西二旗分校的校园里悄然掀起热潮。同学们化身“校园环保小卫士”,用科学回收的实际行动,为守护绿色校园、共护蓝色地球写下生动注脚。</p> <p class="ql-block">  “大家知道吗?1吨废纸回收利用,能节省17棵大树、1.2吨标准煤!”活动伊始,来自专业回收公司的讲师就用一组震撼的数据,点燃了师生们对可回收物价值的好奇。讲师通过实物展示和短视频,清晰拆解了可回收物的再生利用全流程:从校园回收的旧书本,会被运至再生工厂,经过粉碎、脱墨、制浆等工序,摇身变成新的纸张;同学们随手丢弃的塑料瓶,经分拣、熔融、重塑后,能制成文具、花盆等日用品。在“学知识,明分类”宣讲环节,讲师没有堆砌枯燥理论,而是以“价值+流程+对比”为核心,让垃圾分类知识变得直观易懂。</p> <p class="ql-block">  最受欢迎的当属“你问我答”互动环节。“老师,被水彩笔涂过的作业本还能回收吗?”“旧书包上的金属扣需要拆下来单独放吗?”同学们纷纷抛出日常遇到的分类难题,讲师逐一耐心解答:“只要纸张没有被油污浸湿,即使有涂鸦也能回收”“完整的旧书包直接投纺织物回收区,回收厂会统一拆解分拣”。一个个接地气的问题,一次次细致的解答,让垃圾分类知识真正融入校园生活场景。</p> <p class="ql-block">  回收区被划分成“纸类”“塑料”“文具”“纺织物”四个专区,每个专区都有志愿者引导登记、称重。同学们提着沉甸甸的纸箱赶来,里面装满了小学阶段的旧课本和练习册。“这些书都完好无损,扔了太可惜,听说回收后能制成新纸张,还能换取各种小礼品,特别有意义!”旁边两名女同学一边登记,一边笑着说。</p> <p class="ql-block">  据现场统计,仅一会功夫,回收区就收到旧书本、教辅资料50余公斤,塑料瓶100余个,废旧文具30多件,旧纺织物10余件。看着堆积如山的可回收物,负责回收工作的老师感慨道:“原本散落校园、藏在家庭角落的‘废品’,通过这次活动实现了资源再利用,更重要的是,让师生们养成了‘随手回收’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  活动在师生们的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从专业宣讲中“学”会分类知识,在回收行动中“做”出环保实践,于趣味游戏中“悟”透分类意义,这场垃圾分类行动不仅让校园变得更加整洁,更在师生心中种下了“绿色环保”的种子。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更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变废为宝”的意义。让我们继续携手同行,从点滴小事做起,将绿色生活方式融入日常,为地球添一抹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