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9月9日,当我们踏入织金洞的瞬间,秋天的余热与喧嚣便被隔绝。一股清润的凉意裹着石缝的潮气扑面而来,拾阶梯而下光线渐暗,耳畔潺潺流水声若有若无,转过石壁眼前骤然铺开一片奇幻的天地,千万年时光雕琢的钟乳石群,在射灯的勾勒下,疑似天上的星河坠入人间。</b></p> <p class="ql-block"><b>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官寨苗族乡,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洞体为四层,其特点是“大、奇、全”完整的岩溶系统,已勘察长度12.1千米,洞腔最宽跨度175米,相对高差150米,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第一名,曾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其题词“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有几回游。”</b></p> <p class="ql-block"><b>“日月同辉”它由织金洞洞口一大一小的两个天窗组成,大的洞口形似太阳,小的天窗好像月亮,洞口如日,天窗如月,相互辉映。两个天窗曾是洞穴或地下河顶部通向地表的透光部分,是地质变迁过程中,洞穴顶部岩石坍塌或被溶蚀形成的。阳光透过洞顶天窗,如金色丝线洒在洞内石笋上,石笋反射出柔和光芒,与洞内灯光相互交织,形成绝美的画面。</b></p> <p class="ql-block"><b>双狮迎宾。 迎宾厅面积3015平方米,平均高度55米,宽度63米 ,底部有一组惟妙惟俏的象形石笋,仿佛一对狮子,左边的狮王威风凛凛,右边的幼狮憨态可掬,堆积物以巨型、大型石笋和壁流石为主。</b></p> <p class="ql-block"><b>银雨宫面积接近7000平米,由巨型石笋石柱形成,是织金洞自然美景的典型代表。</b></p> <p class="ql-block"><b>为朋友在银雨宫拍照留影。</b></p> <p class="ql-block"><b>广寒宫那一隅,仰头望去乳白色的石幔从洞顶垂落如同嫦娥的裙裾轻拂,边缘泛着细腻的光泽。下边的石笋拔地而起,顶端正好与石幔相接,仿佛一对跨越千年才相拥的恋人。</b></p> <p class="ql-block"><b>广寒宫是织金洞内规模最大的洞腔,长400余米,宽100余米,高70余米,面积5万多平方米。因其宏大的空洞和奇幻的景观,如神话中的月宫而得名。宫内景观丰富,汇集了银雨树、霸王盔、灵芝山等镇洞之宝。</b></p> <p class="ql-block"><b>洞壁右侧有一幅连绵二百余米的巨型浮雕,由石笋、钟乳、石帘等构成,气势宏伟,被称为 “江山多娇”。</b></p> <p class="ql-block"><b>水滴从石幔尖端坠落,“嗒嗒”声在空旷的洞穴里回响,每一声都好似时光的刻度,记录着碳酸钙分子慢慢迁徙与沉淀。</b></p> <p class="ql-block"><b>银雨树罕见的棕榈树状石笋,从洞底部冲天而起高17米,重40吨,约4—5万年前形成。石笋片附着表面长短不一,由下而上慢慢由粗变细,有56层清晰年轮,记录着第四季冰川期的气候变迁,全球岩溶景观中的稀世珍品,被称为地球之花,织金洞“镇洞三宝”之一。</b></p> <p class="ql-block"><b>霸王盔世上不可多得的盔状石笋,酷似西楚霸王的头盔而得名,高14米、直径3米,形成大约15万年,织金洞“镇洞三宝”之一。</b></p> <p class="ql-block"><b>灵芝山是一座巨型石笋,高约50米,大约形成于14-15万年前 。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总是沿着盘状渗出,导致出水点上下左右极其相似,从而形成了石幔,“树”身上石灵芝层层叠叠,因此被称为“灵芝山” 。其远观似参天古树,故又名“桫椤树”。织金洞“镇洞三宝”之一。</b></p> <p class="ql-block"><b>普渡众生由巨石、小型塔状石笋与附着表面的棕榈片组成,犹如佛祖正在布道传经。</b></p> <p class="ql-block"><b>姊妹玉树 ,是两棵晶莹透亮,高度、形态十分相似的塔松状石笋组合而成,像两个盛装的姐妹,上下粗细相似 ,是目前形态优美且正在生长发育中的石笋之一,洞穴九奇之一。</b></p> <p class="ql-block"><b>婆媳情深。塔松样石笋约10万年前形成的,一前一后两个石笋仿佛相敬如宾的婆媳俩,前面是位弯腰驼背的婆婆,后面是贤惠孝顺的媳妇为婆婆捶背,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洞穴九奇之一。</b></p> <p class="ql-block"><b>擎天一线。是根棕榈状石柱,高37.5米,直径0.6—1.2米,目前世界上最细的石柱,约形成于15万年前,犹如一根纤细的天柱支撑着洞顶。</b></p> <p class="ql-block"><b>雪压青松。是一处高约20米的塔松状石笋景观,整体下宽上窄的形态,宛如被大雪覆盖的青松,生动逼真,又被称为“圣诞树”。</b></p> <p class="ql-block"><b>掌上明珠由凹进去崩塌石笋上重新发育一棵小塔松状石笋而成,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绝妙安排,洞穴九奇之一。</b></p> <p class="ql-block"><b>倒挂琵琶。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规模最大、形态最优美的盾形石柱之一。它由顶部的石盾、中部的钟乳石和下部的石笋相连而成,造型逼真,琴弦分明 。</b><b style="font-size:18px;">仿佛有清亮古朴的音籁隔空传来,让人不得不折服于大自然鬼斧神工。洞中九奇之一。</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三级华盖,是织金洞仅有的垄断性观赏景观,也是世界目前发现的三个规模相同,且同时发育的盔状石幔,是壁流的一种,由缝隙水沿壁状流动的过程中逐渐沉积而形成,且位置相近,间隔相似,大自然同时具备这样的条件不多见,非常珍稀。</b></p> <p class="ql-block"><b>南天门,洞腔崩塌形成的巨石堆积物,主要由崩塌石块和钟乳石构成,是连接上下层洞的通道。</b></p> <p class="ql-block"><b>谈古论今。倒塌的盔状石笋与正在发育中的塔状石笋共生发育。</b></p> <p class="ql-block"><b>寂静群山。塔状巨型石笋高度和直径都在20—40米之间。</b></p> <p class="ql-block"><b>古榕增辉。棕榈状石笋与纺锤状石柱共生发育。</b></p> <p class="ql-block"><b>石花斗艳,钟乳石状石笋。</b></p> <p class="ql-block"><b>据说:岩石每百年才生长一厘米,眼前的这座山已是十万年的杰作,忽然觉得人类在这里显得如此仓促 ,我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而这些岩石仍会在黑暗中静静的生长,等待下一批偶然闯进来的游客。</b></p> <p class="ql-block"><b>走出洞口回望那片黑暗,仿佛刚从一场梦境中醒来。梦里有千年的沉默,有滴水穿石的坚持,还有地心深处不为人知的璀璨,原来所谓“奇观”从不是刻意的炫耀,而是时间与自然以最温柔的耐心慢慢书写的诗篇,我们有幸路过,便是岁月馈赠的最好礼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