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观察】白鹭的“国庆探亲记”:一场秋雨中的空中芭蕾

蒲德贵摄影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鹭的“国庆探亲记”:一场秋雨中的空中芭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蒲德贵 图文</div><br> 秋雨洗过的渝黔山乡,像是被刷上了一层金漆。稻浪翻涌,凉风捎来高原的问候,恰逢国庆前夕,一群“拖家带口”的白鹭上演了一场迁徙季的“大型返乡现场”。<div> 它们不是匆匆过客,而是掐着表、算着日子的“时间管理大师”——每年秋分,必来此地打卡休整,顺道开个“鹭鸟联谊会”。<br><br> 午后,我蹲守在巴国与夜郎国的交界处,看这群“白色精灵”在树梢上开茶话会。它们时而静立成枝头“雕塑”,享受日光浴;时而集体冲上云霄,绕圈飞行,仿佛在排练空中团体操。忽而俯冲,忽而盘旋,惊起山乡一片赞叹:“这哪是迁徙?分明是特技表演!”<br><br> 有趣的是,这群“驴友”的行程早有预谋。白鹭、夜鹭、池鹭、绿鹭、灰鹳……像是约好回娘家过节的姑娘,秋日集体南下“回婆家”,春日再北归“探亲”。而渝黔交界的那片林子,就是它们的“高速服务区”——歇脚两天,吃饱喝足,攒足力气继续这场生命马拉松。<br><br>自然暗号:</div><div><br> 春向北,秋向南,候鸟的航迹从未偏离;<br> 如人生,似旅途,停歇是为了更好地出发。<br> ——这场秋雨中的鹤舞,原是天地写就的浪漫诗行。</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鹤舞秋雨向南飞 | 渝黔边界观鸟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图 蒲德贵</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时节已过秋分,几场华西秋雨过后,山间陡然添了几分清寒。恰逢“桦加沙”台风北上的消息传来,我趁着雨歇的午后,独自走进了渝黔交界的那片山乡。<br> 这里曾是巴国与夜郎国故地,层峦叠嶂之间,稻浪铺开一片暖黄。风过处,穗香扑鼻,山色如洗,秋意就这样漫上高原。<br> 而我此行,是为赴一场年度的约定——不是与人,而是与鸟。<br> 树梢上早已停满了白鹭,像一群从容的隐士,沐着微弱的秋阳,不惊不乍。它们并非永远静止。偶尔三五只倏地腾空,盘旋而上,在灰蒙蒙的天幕中划出几道弧线,又陆续落回枝头。那姿态从容典雅,不像逃难,倒像是一场仪式性的飞行演练。<br> 当地人告诉我,这些鸟每年秋分前后准时而至,停两日便走。白鹭、夜鹭、池鹭、灰鹳……它们不是“路过”,而是把这儿当作千年驿路中固定的客栈。歇脚,进食,整队,再集体南飞。<br> 我忽然意识到:这不是偶然的风景,而是生命的节律。就像人回家过年,它们也在国庆前后“回婆家”——从北方飞向南方过冬。春天再由南返北,周而复始,从不失信。<br> 眼前鹭影翩跹,背后是金黄稻田。鸟与山、人与天,在这一刻被秋雨洗得明亮而和谐。它们不属这里,却年年来此;我只是过客,却恰逢其会。<br> 或许世间最美的相遇,就是这样:在恰当的季节,恰当的地点,见证一场生命忠于本能的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