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到军区总医院看病

碧溪一苇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没啥大病非要到军区总医院去检查以求放心,这是我临近退伍时的心态。</p><p class="ql-block"> 我从营部通信班下连队不到半年,在1978年4月初的一天,我下班后从导弹发射训练场准备回连队住所,听到指导员高荣生叫我稍等,接着他走过来对我说,我和你一起走回去。路上,他问了我一些事,如到连队后,工作是否已经适应了、家里情况如何、今后有什么打算……等。我照实回答了他。我说我是学通信的(在基地通信训练队学了一个学期),对于建筑施工是外行,再加上我的身体也吃不消,不适应这种工作。我提到了希望退伍回乡参加今年的全国高考。指导员没置可否,只是说了当时流行的那种服从祖国需要、服从组织安排之类的话。</p><p class="ql-block"> 这天晚上,我久久难以入睡。我想自己几年来工作也还算兢兢业业,没有出过什么问题。领导也很信任我,经常安排我单独外出出差。三年里得了三个嘉奖,也算是领导们对我的工作的肯定。然而,在那个年代,在部队提干的概率微乎其微!我在通信班时,听老兵议论,建团13年来,三营通信班仅有一个班长曾提干到12连当排长。象我从通信班下到了施工连队,基本上就更没有发展空间了。因为一是在连队这个新环境里,没有很熟悉的人脉,二是我对建筑施工方面既生疏又更无技术,加之已经是第四年兵了,重新学也来不及了。我翻来覆去想了差不多一个通宵,确定自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关键节点,我终于下定了决心:退伍!</p><p class="ql-block"> 当过兵的也许对此质疑,退不退伍哪是个人说了算?都是组织上一锤定音!整体情况确实如此,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按照组织纪律,战士退伍之前领导是不会找他谈话的,因为怕引起人心浮动,也防止个别战士对有意见的干部进行报复。每年都是在临近退伍的前几天召开全连军人大会,宣布由团政治处下达的退出现役名单。我连缩编后为7连,文书是曾国军,他是我高中同学,按说同学同乡的战友会透露吧,但是他严守纪律。今年八一建军节十几个战友小聚,他说定退伍名单时,连各排排长都不知道(其他连队是否如此则另当别论)。而高指导员虽然不是找我谈话,却也是含蓄地向我透露了一种信息。</p><p class="ql-block"> 作为连队的政治主官,他为什么会对我这样呢?我觉得他当时也是出于谨慎。因为,我在营部通信班工作了近三年,三年里无任何差错,而且还受到领导信任而经常单独出差。尤其是某天及时发现董子维教导员的小男孩误吃大人用的镇静安眠的药物而昏迷,我及时报告并被安排抱他坐车送野战医院急诊救治。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有点小小的功劳。假若连队的初定退出现役名单上有我,而上报营领导时,营领导(主要是营长、教导员)由于有我在上报之前的请求(希望留队)而指示连队调整一人的话,高指导员等人就反而被动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指导员这一着棋确实是一着妙棋!既不明说,又暗示我,看我的反应。</p><p class="ql-block"> 当起床号在营区响起,我象往常一样,整理好内务后照常出操。早餐后,我找到了高指导员,希望请一个星期的假。他问我是什么原因。我回答他两点,一是我想要在退伍之前到医院做几个项目的检查,二是我要到建水县城的一家储蓄所取存款(好象是80元),我同时出示了存折。他很近人情,同意批假,并说一个星期以上要营首长批。当时正好营长张明炯在连队蹲点,我和他在一起也有近三年的时间,我便直接找他批了假。</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坐一辆在我连执勤的解放车到了建水,取了存款后我反正也是熟门熟路,搭车到了沙嘎地的营部。</p><p class="ql-block"> 我在营部各部门转了转,找到卫生所的军医刘元成,请他开一张军人就诊介绍信,并且提出要到昆明军区总医院检查。从网上查到,现在的军人要到军区总医院去检查治疗,必须经团一级卫生机构批准。当时也是这样。刘医生说我们营隔团卫生队较远,可以就近到驻建水县城的140野战医院盖个章也可以。140野战医院是正团级单位,我曾因带教导员的小男孩住院治疗,也知道位置,于是就拿着介绍信到医院办公室盖了章。</p><p class="ql-block"> 昆明军区总医院当时也有对外番号,叫解放军第43医院,坐落于滇池之滨的大观路。我回昆明是坐火车,仍然是先坐小火车,再到地级市开远中转坐大火车。</p><p class="ql-block"> 到了连队,看到战友们都一个一个干劲十足地在进行国防施工,而自己却在为一些私事在奔波,心头也禁不住涌现出一丝内疚。但很快又被打消了。因为,我一直以来体质弱,加之又不适应高原气候,几年来肠胃功能一直失调,退伍之前把身体检查一下的想法也正常。</p><p class="ql-block"> 昆明 大观路我也熟悉,在营部出差过来时曾利用时间到过大观楼。43医院的门口曾经路过,但是当时没有介绍信进不去。这次我拿着部队的就诊介绍信,卫兵于是放行了。</p><p class="ql-block"> 这家医院是正师级单位,规模大。进院内有块大坪,中间有一个大花坛,靠着花坛的前面有一块牌子,上面标注着医院各科室分布示意图。我"按图索骥",找到了门诊大楼,在一楼看内科。医生根据我的病情陈述,给我开了几张化验单,如大、小便、血常规等。又看到我脸色不大好,给我开了肝功能检查的申请单。我按照提示,到了化验科。这个科室设在二楼,每栋楼的楼层与楼层之间有走廊相通,毕竟是军区总医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就诊的军人来来往往。</span>常规化验的结果出来较快,没啥大问题。肝功能的报告单则是第二天才拿到,结果也是正常。请内科的军医看过,他只是说要加强营养。</p><p class="ql-block"> 趋利避害是一种本能。人可贵的是审时度势,那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这是天时,而我希望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及时退出现役,这也是我正确的时间作出正确的选择。我在另外的适合我发挥优势的的岗位上工作也同样是为国效力。</p><p class="ql-block"> 上军区总医院去检查看病的事情过去了近半个世纪,这所医院后来也几经更名,现在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920医院。但是位置仍然是原地。如有机会到了昆明,我仍然想要去看看—— 那栋门诊楼、化验楼是否依旧?也许早就翻修或者拆除另建了吧?那个大花坛的各种鲜花依然盛开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肖建春,笔名碧溪一苇,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副高职称。</p><p class="ql-block">现为湘乡市文联委员,湘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深圳市珠江文学社名誉社长。 爱好书法和写作,偶有作品在报刊发表或获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读留言致韩向明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军营淬炼骨铮铮,</p><p class="ql-block">同枕戈矛共辱荣。</p><p class="ql-block">汗染征衣凝赤胆,</p><p class="ql-block">霜侵鬓角忆春城。</p><p class="ql-block">沙场笑饮千杯酒,</p><p class="ql-block">故里常怀一盏灯。</p><p class="ql-block">纵使关山连万里,</p><p class="ql-block">云中犹听号催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春城,昆明别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