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张家界游记(一)贵州篇

刘亚萍

<p class="ql-block">  8月底的杭州气温高达38度以上,火炉一样高温难耐,2025年9月1日我和先生从杭州坐火车直奔贵阳,都说贵阳生态环境极佳,位处北纬26度,平均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22.3℃,森林覆盖率达52%,负氧离子浓度高,享有“爽爽贵阳·中国避暑之都”的美誉 。这里“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黔灵山林木葱郁,南明河蜿蜒穿城,甲秀楼屹立河畔,是一个即能避暑又能欣赏美景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甲秀楼,这座屹立于贵阳南明河畔的古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独特的现实魅力 。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甲秀楼,由贵州巡抚江东之、巡按应朝卿倡建,旨在让贵州“科甲挺秀” 。此后历经多次损毁与重修,现存建筑为20世纪80年代初依清宣统年间样式重修。岁月流转,甲秀楼见证了贵阳400多年的沧桑变迁 。它曾是文人墨客聚会吟诗作画之地,留下了众多诗篇墨宝,楼内的八块清代碑刻、刘韫良的174字长联等,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如今,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级景区,甲秀楼是贵阳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符号 。白天,它与浮玉桥、涵碧亭、翠微园等构成一幅古雅的画卷;夜晚,华灯初放,与南明河的波光交相辉映,尽显传统与现代交融之美,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成为贵阳展现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 。</p> <p class="ql-block">  黔灵公园公园始建于1957年,占地面积4.26平方千米,有“黔南第一山”“贵在城边,美在自然”的美誉 。园内山岭连绵、谷地相间,地形富于变化,大罗岭海拔1396米,为贵阳中心区西北第一高峰 。这里植被丰富,有野生猕猴、树栖鸟等动物栖。</p> <p class="ql-block">  这里原为麒麟洞,因洞内钟乳石形似麒麟而得名。1941年至1942年,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曾被秘密囚禁于此,度过了一段特殊的岁月。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白宫是来贵阳的游人必经的打卡点,它采用巴洛克风格,尖顶、雕花阳台和对称设计,整体呈白色,宛如欧洲中世纪的皇宫,依山而建的它远远望去像一座欧洲城堡式宫殿,宏伟而庄重,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视觉冲击力。也是中国最大的豪华私人住宅。特别是晚上亮灯时,金色灯光包裹宫殿,宛如童话的城堡,与周边的双子塔、湿地公园以及高楼大厦共同勾勒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  贵阳游玩一天后,我们在当地参加了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梵净山6日5晚的贵州精典游。</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黔南荔波小七孔景区,它宛如一颗镶嵌在“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这里的景色如诗如画,令人陶醉。</p><p class="ql-block"> 卧龙潭,潭水清澈如镜,呈现出梦幻般的翡翠绿,潭面平静如镜,而水流从人工弧形拦河坝倾泻而下,形成的滚水瀑布,如丝如面,飘逸灵动。</p> <p class="ql-block">  翠谷瀑布,是小七孔景区内落差最大、规模最宏大的瀑布。它从山腰垭口骤然涌出,水流沿陡坡多级跌落,呈扇形分叉交织,远望如悬空白练,近观似群龙奔腾。</p> <p class="ql-block">  断桥飞瀑,以断裂的石桥为舞台,瀑布从断口处奔涌而出,雪白的急流撞上嶙峋的桥墩,瞬间碎成万千玉珠,在阳光折射下还会泛起虹彩,仿佛给断桥披上一袭流动的纱衣。</p> <p class="ql-block">  68级叠水瀑布,在不到2公里的弯曲河道里,密集分布着68级姿态各异的瀑布、跌水,实属罕见 。飞溅的水流铺展出一幅幅雪练,与两岸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相互映衬,一路高山流水,仪态万方 。</p> <p class="ql-block">  拉雅瀑布,源自响水河上游山体洞泉,落差30米,宽20余米 。瀑首悬蓝天,旁缀白云,瀑势如山倒,吼声状雷,颇为壮观 。瀑布腾空喷泻,横向坠落,与68级跌水瀑布构成一幅绝妙的立体交叉瀑布群景观。</p> <p class="ql-block">  小七孔古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是当时荔波通往广西的重要交通要道,从小七孔古桥出发,终达广西怀远的“盐马古道”,见证了贵州与广西之间的商业往来。小七孔古桥的修建,为生活在响水河两岸的布依族、瑶族等民族搭建起了友谊之桥。现在的小七孔,桥身爬满藤萝和蕨类,古色古香 。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两岸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着桥伸臂,宛如巨伞撑在桥上,尽显古朴幽静之美。</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西江千户苗寨。我们到达此地已是傍晚时分。夜幕降临的苗寨吊脚楼依山而建,灯火像金色丝带缠绕,顺着山势流淌成“地上银河”。河水如镜,把璀璨灯火又复刻一遍,光影交融,分不清是人间还是仙境。微风拂过,仿佛能听见远古的歌谣在山间回荡,让人沉醉在这片迷人的夜色里,不愿醒来。</p> <p class="ql-block">  身着盛装的游人们,银饰在夜色里闪着细碎光,背后苗寨热闹又烟火气,传统与当下、景与人,揉出独属于苗寨的浪漫,每一眼都是沉醉, 随手一拍,都是能定格灵魂的美,这就是苗寨夜景。</p> <p class="ql-block">  登上山顶的观景台,从高处俯瞰,苗寨似被繁星亲吻的大地。吊脚楼层层叠叠,灯火如金色溪流,顺着山势蜿蜒,与夜色交融成梦幻长卷。古建筑的轮廓在光里若隐若现,远处山峦像沉默的守护者,把这人间烟火温柔环抱,每一眼都是苗寨独有的浪漫与璀璨,让人沉醉在这星河般的夜里。</p> <p class="ql-block">  当太阳升起,西江苗寨从薄雾中悠悠醒来,阳光穿透晨雾,给依山而建的吊脚楼镶上金边,一半在明、一半在暗,河水泛着微光,风雨桥静静卧在水上,接住早起行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黄果树瀑布。进入景区应从黄果树瀑布群的上游开始。</p><p class="ql-block"> 陡坡塘瀑布位于黄果树瀑布上游1公里处,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顶上是一个面积达1.5万平方的巨大溶潭,瀑布形成在逶迤100多米长的钙化滩坝上。</p><p class="ql-block"> 夏末秋初的陡坡塘瀑布,褪去了盛夏的热烈,多了几分清爽与从容。水势依旧磅礴,却不再汹涌急躁,像一位沉稳的歌者,在宽阔的岩壁上演奏着雄浑而悠远的乐章。这里也是电影《西游记》记片尾曲的取影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山路往下走,未见其景已闻其声,黄果树瀑布自崖顶倾泻而下,如万马奔腾,巨幅白练凌空飞坠。磅礴水势撞击深潭,激起冲天水雾,在青山环抱间,尽显雄浑壮阔,似大自然以天地为幕,演绎的震撼水力乐章。黄果树瀑布高77.8米,宽101米,是亚洲最大的瀑布,以水势浩大著称。它是世界上唯一可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看的瀑布,也是唯一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向外听、观、摸的瀑布。引得游人驻足惊叹,沉醉于这震撼心神的壮美景观 。</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梵净山。梵净山是西南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山 。其名的由来是明代时,此山因佛教盛行,被称为“梵天净土”,明万历四十六年的《敕赐重建梵净山金顶序》中正式称其为“梵净山”,并沿用至今 。</p><p class="ql-block"> 来到景区坐景交车、缆车,在浓雾中登上了梵净山的蘑菇石时忽然云开雾散露出一线蓝天。</p> <p class="ql-block">  据说梵净山一年中有近300天都在云雾缭绕中,云雾十分壮观,梵净山位于多雨的西南地区,空气常年湿润。湿润的气流遇到高大山体被迫爬升。空气上升后温度降低,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形成云雾。而梵净山的美,就藏在云雾与奇峰间。站在观景台上眺望远方,红云金顶的孤峰如巨人昂首,云雾缠腰,上山的路,是在陡峭崖壁间凿出的狭窄石阶路 ,沿山体蜿蜒盘旋,曲折回环似玉带缠山,山顶那方建筑似遗世秘境,山的巍峨与云的轻柔相拥,绘出天地间的磅礴诗意。</p> <p class="ql-block">借用航拍照片</p> <p class="ql-block">  蘑菇石是梵净山标志性景观,由层积岩经10亿年风化而成,高约10米,上大下小,形似蘑菇,摇摇欲坠却稳立亿年。站在旁侧,能看到岩石纹理如岁月刻痕,与周边山峦、云雾相融,晴天时硬朗轮廓映着蓝天,云雾起时又似悬浮云端,奇妙又震撼,是地质变迁与自然雕琢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老金顶海拔2494米,是梵净山第二高峰 。始终隐藏在云雾中。</p> <p class="ql-block">  等待,等到云开雾散时。</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梵净山,以石为骨、以云为衣,把岁月沉淀成眼前的壮丽,等你来读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摄影:周熙民 刘亚萍</p><p class="ql-block">制作:刘亚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