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访古之一(2025年)大云寺 佛头寺 金灯寺等

孙运东 蔡铭

<p class="ql-block">  近几年来,我们对山西的前五批国保单位基本都去过了,又对照山西国保单位名单531处,梳理出上百个未去过的古寺及石窟,大多是第6-8批国保单位,继续安排上。</p><p class="ql-block"> 我们今年自驾去了三次山西访古,八月底的天气依然炎热,却丝毫未减出行的兴致。这次出行往返十五天,以长治为中心探访了 四十二个古寺,大多都是已开放的小众景点,虽然很多寺庙大门紧锁,但在寺门外贴有联系电话,除12:00-15:00午休时间,村里的文保员都能很快的过来接待,基本是免费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一)武乡大云寺(第五批国保). 宋至清</p>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大殿是金代的遗构,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大殿内左右两墙残存壁画有200多平方米,虽然墙面部分残缺,但整体线条依然还在。 壁画描绘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成佛的故事(大殿内禁用闪光灯,故拍照效果差)。 大殿的上方屋檐下残存泥捏的小金龙。 (二)南涅水石刻馆(第七批国保). 南北朝至宋<div>  南涅水石刻造像在沁县城北30公里的南涅水村,1959年在一处古寺遗址中出土,共计1100余块,为稀有之物。据石刻题记,系北魏水平三年至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历代积累的民间石雕艺术作品。</div> 造像多为选落塔形,即以四面开龛造像的方型石块叠垒成塔形,为国内稀有。 <p class="ql-block">  每龛内除一佛像外,还分别有数目不等的菩萨、僧侣、力士。</p> 文殊问疾 白马吻足 微笑佛 正在打包的新建长治博物馆借展的文物,新馆十一对外开放。 石像雕刻精细,人物栩栩如生。 单体造像 (三)平顺县回龙寺 (第六批国保). 金<div>  现仅存正殿一座,为金代遗构,大殿反映了宋金时期地方建筑技术的多样性,是全国唯一采用此技术的金代木构。 ‌</div><br> 回龙寺的正殿及外墙(新建)。 大殿内存有清代工笔淡彩壁画50平方米,内容为西游记人物及四大天王。 壁画人物的面部毁损严重,线条尚清晰、灵动。 (四)平顺县夏禹神寺 (第六批国保). 元至清<div>  夏禹神寺为纪念、祭祀大禹而建。</div> 大殿为元代遗构,殿前有石构月台,青石雕刻,图案精美,可惜团龙、花卉等图案在“文革”破“四旧”时被毁。 大殿内描梁画栋。 精美元构 . 斗拱 正殿前檐下的壁画。 大殿内壁画残存,其余荡然无存。 (五)平顺县佛头寺 (第六批国保). 宋<div><br></div> 寺院建在村中土丘上,四周群山环抱,佛头寺创建年代不详。 佛头寺因背靠形似佛头的佛爷垴山峰得名。 据文保员介绍,在文革时期大殿被生产队长期作为粮仓,四壁涂以白灰,故才将这隐匿于山野之间的宋代珍贵遗构保留下来。 壁画描绘了“二十四诸天”,人物造型传神,色彩丰富和谐。 朱砂石绿透露出宋代壁画的余韵。 (六)平顺县金灯寺(第六批). 明<div>  金灯寺地处海拔1700米的陡崖上,在山西与河南的交界处。</div> 我们驱车沿着太行1号公路,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还要穿多个隧道,一路攀山越岭,太行山“雄、奇、险、峻、秀”,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金灯寺始建于北齐,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金灯寺的石窟开凿于明代,被称为中国石窟艺术尾声的巅峰之作。 金灯寺坐北朝南,依崖布列,现存七进院,洞窟十四个,佛龛三十七个,摩崖造像五百余尊。木结构建筑有延寿殿等三十四间。 1-3进院大多石窟内的佛像头被盗,及便有头也是新的,难免令人有些失望。 破坏性的修复 -- 被游客称为搞笑的佛像。 带着失望的心情迈进第四进院,寺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水陆殿石窟猝不及防的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金灯寺的精华所在,见此,失望心情荡然无存。 水陆殿石窟面积约125平方米,窟内地面凿为池沼,沼上架“田”字石桥,窟顶有精美的佛龛和方形藻井,四壁浮雕水陆壁画90幅。 水陆殿正中供奉的三世佛。 <p class="ql-block">  水陆殿集儒、道、释的众神于一堂,在全国石窟中罕有。</p> 四壁浮雕水陆壁画刻工细腻洒脱流畅,这种形式的水陆图是国内发现的唯一 一处。 <p class="ql-block">视频- 金灯寺水陆殿石窟</p> 金灯寺石窟外墙上残存的佛像,历经沧桑,依然展现出古代工匠精湛高超的雕刻技艺。 <p class="ql-block">  佛像的目光向着远方,默默守望这世间众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