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袁三化</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03349572</p> <p class="ql-block"> “五峰翠碧达云天,舒爽高风拂霭烟。殊像寺中香火盛,黛螺顶下梵声传。庄严古刹崖垂瀑,智慧道场人迭肩。一境并容儒释道,心音袅袅韵悠然。”杜华.《七律.五台山游思》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意象的融合,展现出五台山的神圣与清幽。据《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是中国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有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黄帝前来参拜,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五台归来不看寺。我对五台山佛教圣地一直心存向往,2007年5月,我和同行们一起踏上了前往五台山的旅程。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缓缓攀升,窗外的景色由城市的喧嚣渐变为山峦的静谧,仿佛一幅水墨画徐徐展开。车至山脚下,在电视里见到的场景,第一次展现在眼前,几名前往五台山的朝圣者,三步一叩,五步一拜,往五台山移动,我不敢想象,他们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到达朝圣点,真是虔诚祈愿,为之动容。抬头仰望,五座主峰巍然矗立,宛如五位守护神,环抱着这片佛教圣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每座山峰都承载着独特的传说与景观,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沿着石阶拾级而上,山风拂面,带来阵阵涛声,令人心旷神怡。山腰处,一座古朴的石亭静静伫立,驻足远眺,群山连绵,云雾缭绕,宛如轻纱漫舞,又似仙境再现。山间的树郁郁葱葱,偶儿有几只鸟掠过树梢,发出清脆的呜叫声,为这静谧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机。</p> <p class="ql-block"> 首站抵达台怀镇,这里是五台山的中心,也是众多寺庙的聚集地。走在石板路上,两旁的古寺鳞次栉比,檐角的铃铛随风轻响,仿佛在诉说千年的沧桑。我们首先进入的是显通寺,显通寺被誉为国内第二古寺,也是五台山的第一座寺庙。其中铜殿铸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共用铜十万斤,是国内保存最好的铜殿之一。这座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的古刹,是五台山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是研究中国北方佛教文化的活标本。寺内古木参天,殿宇巍峨,佛像庄严肃穆,让人不由自主的心生敬意,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千年前的佛教盛世。</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前往菩萨顶。菩萨顶,初名大文殊院,属青庙(汉传佛教),明永乐年间纳入藏传佛教体系,成为黄庙之首。座落在五台山中心区灵鹫峰上,因其山形酷似印度灵鹫山而得名。这座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寺庙,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寺内建筑古朴典雅。寺前有108级台阶,有虔诚祈愿的信徒,一级一级台阶往山拜,直至寺内。108级台阶象征着山西归属108县,御题“灵峰胜景”木牌楼及乾隆御碑,彰显其皇家属性。主体建筑包括大雄宝殿、文殊殿和御碑院。站在寺前,远眺群山,心中顿时生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悟,仿佛所有的烦恼随着山风吹散。</p> <p class="ql-block"> 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侧,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禅处之一,也是五台山标志性建筑之一,寺内的大白塔高达七层,洁白如玉,直插云霄。搭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蓝天白云相印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寺内的无梁殿更是令人叹为观止,殿内供奉着一尊巨大的佛像,佛像庄严肃穆,让人不禁肃然起敬。无梁殿象征着佛教的无量智慧和无边慈悲,让人在敬畏之余,也感受到了心灵的净化。塔院寺于198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寺院,2007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五台山还有镇海寺、龙泉寺、碧山寺、金阁寺、白云寺等等。五台山山上有名的寺庙数不胜数,有“大寺三百六、小寺无数”的说法,现保存比较完整、有宗教活动场所证书的寺庙八十六座,是我国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现有最大最集中的寺庙群。</p> <p class="ql-block"> 当晚,我们住宿在台怀镇民宿村。站在阳台上,眼见月光如水,五台山峰影绰约,如巨佛端坐,默默注视着人间烟火。其实,人都有一种精神寄托,但只有向上,向前,才是人生最好的归宿。</p> <p class="ql-block"> 五台山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更让我感受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一座寺庙,每一处景观,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站在五台山的山巅,俯瞰群山,心胸开阔,心底坦荡,就如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使人更加充满对人生的向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