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津杂谈(50)

上善若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爱好我快乐</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9.2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有三个业余爱好:走路、唱歌、写作。这三个爱好,前两个伴我多年,这最后一个只是近一、两年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先说说这第一个爱好,走路。这个爱好大约缘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我在我们市的市委机关工作。那个年代吃喝风严重,经常晚上在外面有应酬,喝得醉醺醺的,回家的路上怕摔跤,不敢骑自行车。所以但凡晚上在市区有应酬,我一般就步行回家,好在我所在的城市那时侯不大,一般也就小个把小时,即可走到家。晚间路上车辆、行人都不多,比较安静,一路上吹吹凉风,出出酒气,又起到了运动健身的作用,觉得十分惬意。后来听健康专家讲,走路是强身健体最好的运动方式,但要快走,就是那种近似慢跑的走法,这更坚定了我以后坚持走路的决心。同时我又遵从专家的意见,把原来走路的速度加以提高。就这样,我每天早上快走一个半小时,中间不停歇,大约12公里左右的路程。近些年,由于年纪大了,走时间长有些吃力,我就缩短了一点时间,每天走1个小时,大约七、八公里的路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职时,我后来走上了领导岗位,单位给我配备了专车,但我上下班除了雨雪天气和夏天酷暑季节,一般不用接送,都是自己走路上下班。我们班子成员,每个人都配有专车,驾驶员也是专人。这样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给我开车的驾驶员与其他驾驶员相比,就显得比较轻松,结果听说其他驾驶员心里不平衡了,觉得劳累不均。后来办公室将原来给每位领导开车相对固定驾驶员的办法,改成按月轮换的办法,这样大家都没意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坚持每天快走锻炼这个习惯,至今已有30年历史,基本做到风雨无阻。过去在职时,经常要出差,有时在国内,有时去国外,但无论去哪里,我都要带上运动鞋,在出差地就地锻炼。那些年国内除了两个地方没留下过我晨练走路的脚印,一个是西藏,我虽然去过,但因为高原反应不适宜锻炼。另一个是青海,因为我没去过。其他地方,包括港、澳、台,都留下过我晨炼走路的脚印。就是去国外,我也不停下脚步。记得我第一次出国去德国的法兰克福,早上起床出去走路,被异国他乡的风景所吸引,不知不觉走得离下榻的酒店远了些,结果找不到回酒店的路了。由于语言不通,又问不到人,吃了一次亏。还有一次在法国巴黎,恰巧在著名的塞纳河畔的一个酒店住了两个晚上,我利用两个早晨走路锻炼的机会,把塞纳河穿过巴黎市区的14公里长的河段全部走了一遍,全程领略了这条举世闻名的河流的风光,十分享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关于唱歌,可能缘于我从小就喜欢音乐。记得我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参军入伍,我对一些乐器就感兴趣,比如会吹笛子,吹口琴,拉二胡,偶尔也喜欢哼哼歌曲。记得我当兵时部队驻在大山顶上,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一个人下山,在深山老林里独行,既孤独又胆劫,我就经常边走边唱歌,一方面排解孤独,另一方面给自己壮胆。真正有目的的唱歌,是出于保健上的考虑。那是有一次听一个健康专家的讲座,他说,最好的娱乐方式是唱歌,而且说了很多唱歌对健康的好处,尤其是说唱歌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于是我深信不疑,就想着用唱歌来强身健体。我买了一副蓝牙,开始在网上听歌。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我似乎感觉身上还有点音乐细胞,一首歌只要听上几遍,就能找到感觉,能够跟着哼了。而且音能唱得准,不跑调,高音还能顶得上去。于是我兴趣大增,一发不可收拾,越唱越想唱,越唱越爱唱。至今我已唱了有10多年时间。这些年我还在K歌平台上发布了二百多首歌曲,偶尔也在视频号上发一点。虽然唱得不算好,但玩得很开心。尤其是我每天早上带着耳机,哼着歌曲,踩着音乐的节拍行走,那种时刻,心花怒放,脚下生风,感觉实在太美妙了,十分享受,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至于写作,那是近一、两年的事。</span>我过去曾在我们市的市委机关工作了十多年,其间承担了大量的文字工作任务,那些年被文字工作压得喘不过气,累得伤伤够够。后来我走上了领导岗位,不用再搞文字了,我如释重负。退休这些年,回归了家庭,就更谈不上动笔杆子了。后来也是偶然在网上听一位保健专家讲老年人如何预防痴呆问题。这位专家建议,<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动笔能力的老人,尽量动动笔,写写东西,这样让脑子活动起来,能有效地预防痴呆。结合这些年时不时地看到亲朋好友中有些非常熟悉的人得了痴呆病,看着很可怕。这些年,由于儿子和媳妇工作繁忙,两个孙辈都交由我和老伴带,我哪里也不能去,几乎与社会隔绝,</span>生活单调乏味,我也担心这样下去,会不会痴呆。听那位专家这么一说,我就萌发了再拿起笔写写东西,让脑子动起来的想法。好在我年轻时当过兵,也算是走过南闯过北的。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在市级机关工作,也算是见过世面的,有一定的社会阅力,觉得有东西可写,就这样,我又玩起了笔杆子。到目前为止,仅一年多时间,我已在“美篇”、“公众号”等一些网络平台发表文章90篇,主要分三个版块,一是回忆类;二是游记类;三是杂文类。由于年龄大了,眼睛视力不好,加上精力有限,难以做到字斟句酌,难免有些粗制滥造,质量不高,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很有意义,非常享受每次的创作过程。</p><p class="ql-block"> 我这三个业余爱好的养成,很大程度上是听了一些专家的建议而开始做起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被忽悠了,但就我自己的体验来讲,感觉良好。但现在我也遇有困惑,比如写作,回忆类、游记类该写的都写差不多了,没有更多新的东西可写了。而针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写一些针砭时弊类的评论文章,题材倒是比较广泛,我也感兴趣,喜欢写这类文章,但现在很多网络平台对此类题材有诸多限制,不能畅所欲言,尽情发挥,使用不太方便。</p><p class="ql-block"> 对这三个爱好中的后两个,即唱歌和写作我开始还有点顾虑,怕被人误解、非议,说我高调、张扬。我思考再三,还是决定不管这些,要活在当下,活出自我,怎么快乐怎么过,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我现在打消了任何顾虑,完全陶醉在这些爱好给我带来的快乐之中。这种快乐有效地促进了我的身心健康,我现在的身心状态应该说是我人生的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我非常<span style="font-size:18px;">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这些爱好,打算尽可能长期保有下去,不负余下生命中的每一天。</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