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学习内容,从浅显易懂的开始。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的“最近发展区”,就是这个道理:教孩子,要在他“踮踮脚能够到”的地方,别总让他跳着摘星星,那是很难企及的。心理学有个词叫“启动效应”。人一旦开始做一件事,哪怕很容易,大脑就会自动进入“我在行动”的状态。就像推一辆车。动了,后面就顺了。</p> <p class="ql-block">学习目标,可以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大目标遥遥无期,很多人不知从何做起,或者坚持不下来,只能望而兴叹。最好的办法,是把大目标拆成小任务,就像吃蛋糕要一口口来。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能产生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教育最怕的,是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行”。一旦他认定“我学不会”“我不行”,心就关上。门一关,怎么教育也没用了。真正的教育,是把灯点亮</p> <p class="ql-block">那盏灯,就是孩子心里的“我能行”,让他看到希望,看到进步的可能。当他从一件件小事中,积累起“我能做到”的体验,那种由内而外的自信,会推着他,一步步走向更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优秀的孩子多半能自律。</p><p class="ql-block">自律的最高境界是“慎独”。自律很难,特别是外界诱惑很大的时候,即使大人也是如此。自律很难的时候,就要他律。据说自律和他律是康德道德哲学用语。</p> <p class="ql-block">盯,并不是简单的盯梢或者监视,它更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方法,是一种责任。在盯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差异,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同时,我们还要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需求,引导他们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p> <p class="ql-block">只有这样,盯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帮助孩子建立起自律的品质。盯是一种监督,盯是一种提醒,盯也是一种引导。没有盯的教育,不是教育,容易放纵。没有规矩,不成方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