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首先,不是因为我字写得好。在我班里,我的字排第三,远不如我课代表陈曦和博学多识的张书玮,这是同学们公认的事实。最初是因为举办了活动没准备奖品,我想到优胜小组六个人,家里有书写纸,写六遍《沁园春·长沙》很轻松,也是给学生秋天的纪念。</p><p class="ql-block"> 可是我没想到两轮角逐还是三个小组获胜,我一高兴问大家:写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于是,有了《春江花月夜》,260字;有了《将进酒》,180字;《沁园春》最短,也122字。我的天呐!厚道的张书玮说:“老师,我看《将进酒》有点长,您给我写《桂枝香·金陵怀古》吧!”(《桂枝香》111字,也不少吧!)我回去问了问Deepseek,三个小组加起来3425字。好吧,君子重诺,那就写吧!</p><p class="ql-block"> 想起多年前,大概是2017级,我给全班学生每人写了一封信,放到精美的信封里,那可是近两万字,那时候精力肯定比现在旺盛。</p> <p class="ql-block"> 我似乎总有办法安慰自己,于是,每天早来晚走“盯班”的时候,就多了一项乐趣。通过尝试,我发现写一首《沁园春》需要八分钟,写一首《将进酒》需要十分钟,写一首《春江花月夜》需要十五分钟,那么我就每天根据自己的时间决定写哪首,写完就双手送给学生。送下后我就走到教室后面,有时会无意撞见学生认真的看我写的字,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像小时候得了糖果。</p> <p class="ql-block"> 有时候连续写几张,我就有些疲惫,毕竟写给学生,不能乱划拉,亲自给学生写,多少也有以身示范的意思,所以每个字我尽量写工整。写着写着,我也写出了“苦趣”,写《沁园春》,有时候就忽然丢了一句,写完下阙发现两边怎么一样高了,才发现问题,上阙比下阙多一句的!写《春江花月夜》,说不准啥时候头脑发懵就“人生代代无穷‘矣’”了,这张又废了!如此这般“折腾”,我很快就把家里的书写纸用完了,只好再买新的书写纸。</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开始同情起学生来。真的,不写不知道,作为教龄20年的语文老师,对着课本写,尚且出错,让这些十七八的少年闷头默写,写错了还训斥人家,真是过分了,别的不说,就那个“矣”我训过很多人,“你要是理解‘已’是停止的意思,怎么就写成语气词?!”好了,我也写成语气词。哈哈。</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该谢谢我学生,他们对我是多么宽容!</p> <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学生为何喜欢《春江花月夜》,我也喜欢。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近乎直白的表达中蕴含着宇宙的哲思,而春江花月夜静谧而朦胧的意境更是让人无限神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也知道学生为啥喜欢《将进酒》,我也喜欢。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些直击心灵的诗句,只有李白才能说得如此大气磅礴,就连忧伤也是浪漫的。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span></p><p class="ql-block"> 我也知道张书玮为何喜欢《桂枝香·金陵怀古》。仅一句“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就足以表达我这位学生的襟怀气度。</p> <p class="ql-block"> 还有,我为什么给学生写字,因为我觉得书写是有温度的表达。孩子们跟我两年,有的三年,他们要毕业了,写点东西留作念想,挺好的。所以,尽管要写几千字,尽管经常出错,挺“苦”的,但是还要继续写下去。我还要给青海班的学生写,要给我班默写全对的小组写。</p><p class="ql-block"> 将书写进行到底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