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评价改革,共探育人新路径 —— 顺德区 “评价改革专项” 培训活动顺利开展

江南一烛

2025年9月24日上午,由顺德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精心组织的 “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 系列之 “评价改革专项” 培训,在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拉开帷幕。全体参训学员齐聚一堂,共同聚焦教育评价改革的前沿实践,聆听来自舟山市教育学院姜少杰副主任带来的专题分享,为顺德区后续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注入新思想、新动能。 本次培训特别邀请到舟山市教育学院信息与评价科副科长、浙江省教育评价改革专家库入库专家姜少杰主任,他以《小学生学业述评的舟山实践》为题,结合舟山市多年来在教育评价领域的探索经验,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的精彩讲座。姜主任开篇便以轻松的互动拉近与学员的距离,分享了自己与佛山的缘分,瞬间活跃了现场氛围,也让大家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 讲座中,姜主任首先从舟山市的区域特点切入,介绍了这座由2085个岛屿组成的地级市的教育概况。作为国家第四个国家级新区,舟山市虽地域分散、人口规模不大(2024年末常住人口约117.6万),但在教育评价改革方面却走在前列。他详细阐述了舟山市教育学院的职能架构,尤其是2020年伴随国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而成立的信息与评价科,其承担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评价改革推进工作,为后续学业述评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姜主任围绕舟山市推进小学生学业述评的实践历程展开深入讲解。他提到,舟山市的学业述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前期 “数据驱动教学改进” 试点项目的基础之上。2020 年至 2023 年,舟山市通过开展小学初中学生学习状况监测、学生负担专项监测,精准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与教育教学痛点,并组织教师深入分析监测数据,为每所学校提供个性化反馈与改进建议,逐步构建起 “科学绿色” 的评价文化,也培养了一支专业的评价教研队伍。 2022年,舟山市申报的 “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 入选浙江省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项目,正式开启学业述评的系统性实践。姜主任坦言,项目初期曾面临方向困惑,一度将重心放在教师考核改革上,后经与专家交流、外出调研学习(如赴上海奉贤区教育学院交流),最终明确将核心聚焦于 “学生学业述评”,并于2023年8月制定《舟山市本级小学生学业述评实施指南》,在市直学校率先试点。<br> 在实践推进过程中,舟山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路径:行政部门始终发挥领导作用,为改革提供政策支持与方向指引;注重跨区域交流学习,多次组织校长、教师赴外考察,与专家深入对话;邀请山东师范大学朱衷澄副教授、台州学院王少飞教授等专家学者全程指导,破解理论与实践衔接难题;同时坚持 “市域试点先行、县区逐步推开” 的渐进策略,从 2-5 年级学生入手,要求学校选择 “语数外 + 其他学科” 组合开展述评,确保改革平稳落地。 姜主任还重点分享了舟山市学业述评的实践成果与核心要点。他提出,学业述评是任课教师基于学生学习过程、结果及相关因素,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生做出符合实际、易于理解且具有教育意义的陈述与建议,其核心在于 “面向学生、关注学业、基于课标、促进发展”。在具体实践中,舟山市创新推出 “学科学习报告单”“月度学业述评手册” 等载体,将述评融入课堂教学、单元设计与综合评价,不仅帮助学生清晰认知自身学习状况、明确发展方向,也推动教师深化学生研究与学科研究,转变评价思路与教学方式。<br> 据姜主任介绍,通过多轮调研发现,舟山市参与试点的教师中,仅6.79%对学业述评持抵触态度,超80%教师认为述评对学生发展与自身教学改进有显著帮助,95%教师会利用述评结果把握学情、调整备课。目前,舟山市58所小学已全面推进学业述评,相关经验先后入选浙江省教育改革案例,多篇教学评价论文在省级评选中获奖。<br> 讲座尾声,姜主任强调,学业述评并非 “额外负担”,而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教师评价素养的重要途径,其核心价值在于 “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他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鲜活案例,更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方法,让在场学员深受启发。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为顺德区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宝贵的 “舟山经验”。接下来,顺德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将组织学员深入消化吸收培训内容,结合区域实际,探索符合顺德教育发展需求的评价改革路径,推动 “以评育人” 理念落地生根,为顺德区课程教学改革深化注入新活力,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