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深耕,命题寻芳——保亭县2025年小学语文教师命题和作业设计能力指导培训活动

保亭小语

<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县教育大会部署,切实提升中小学教师命题能力与专业水平,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教育研训中心于近期组织开展全县多学科命题能力指导培训系列活动。2025年9月23日上午,小学语文专场培训在保亭县第一小学顺利举行。</p> <p class="ql-block">  一、活动意义:以命题革新,促素养落地</p><p class="ql-block"> 中小学命题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本次系列培训覆盖中小学各主要学科,旨在通过系统化、分科指导,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新课标理念,突破传统命题定式,构建科学、规范、契合素养导向的评价体系,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p> <p class="ql-block">  二、专家引领: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质量监测工具的研制策略</p><p class="ql-block"> 在小学语文专场中,特邀命题研究专家刘清杰老师担任主讲。刘清杰老师是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小语教研员,省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2022-2025年教育部名师培养对象,教育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海南省拔尖人才,海南省优秀教师,海南省优秀教研员,海南省课题评审专家,优秀小课题指导专家。曾获得省级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省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曾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课题10项,省教科研骨干教师,多次获得省级论文一等奖,发表在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刊物十余篇。</p>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以“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质量监测工具的研制策略”为主题,从国际评价趋势到本土课堂实践,系统阐述了素养立意的命题理念与发展方向。</p>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通过对比2001版、2011版与2022版课标下“看拼音写词语”题型的变化,生动呈现了命题理念从“知识识记”向“素养导向”的演进历程,强调命题设计应注重真实情境的融入与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p> <p class="ql-block">  三、策略分享:从理论到实践的命题转型</p><p class="ql-block"> 培训中,刘清杰老师结合布鲁姆与马扎诺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提出了“情境为载体、任务为核心、素养为标尺”的命题设计框架,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指导教师避免情境堆砌、任务脱节等常见误区。他强调,优质命题应具备“内容精要、情境真实、设计灵活”三大特征,并重视“双向细目表”在命题过程中的导航作用。</p>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通过题型案例与参训教师<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场互动,</span>辨析情境设计的类型,点拨常见误区:避免“穿靴戴帽”式情境堆砌;警惕情境与任务脱节;拒绝以繁杂背景掩盖能力考察的苍白。</p> <p class="ql-block">  四、好试卷的三重维度:精、真、活</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提出,优质命题应具备三大特质:内容求“精”:精选试题、精架结构、精心编排,契合学生认知逻辑;情境求“真”:还原真实学习路径,让学生在答题中“生长”能力;设计求“活”:灵活渗透学习策略,激活思维,凸显学科本质。此外,双向细目表作为命题的“导航图”,成为检验试卷科学性的重要工具。</p> <p class="ql-block">  县小学语文教研员党玲芬老师以凝练的语言为培训画龙点睛: 命题是“逆向设计”的实践:先定目标,再设任务,后构情境;好试卷应“既熟悉又陌生”:知识似曾相识,任务耳目一新,重在考察审题、分析与迁移能力;阅读命题需遵循四层级:信息提取→形成解释→评价鉴赏→解决问题,层层递进;命题理念的落地从“微命题”开始:将课时作业单视为微型试卷,逐步积累单元、期中、期末命题经验。</p> <p class="ql-block">  本次命题能力培训是我县深化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以小学语文专场的举行为起点,系列学科培训将陆续展开,为我县中小学教师提供系统学习与交流提升的平台。期待广大教师以训促研、以研促教,共同推动保亭教育质量迈向新台阶。</p> <p class="ql-block">撰稿:苏佳佳</p><p class="ql-block">‍摄影:苏佳佳、杨佳权</p><p class="ql-block">‍审核:党玲芬</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