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连云港老三届上山下乡

建字八四二

<h3>我,连云港的老三届插队知青。<br>连云港老三届上山下乡运动和全国的老三届上山下乡运动整整迟了一年多。其原因是因为徐海地区(徐州连云港)文革武斗一直打到1969年上半年。根由是当时济南军区政委王效禹插手徐连文革,挑起两大派武斗,公开与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对着干,机枪大炮飞机都用上了,徐连两市武斗死亡人员就有上千人之多。后来在中央着手解决徐州连云港两市武斗问题上,成立徐海学习班,周恩来总理亲自处理两派武斗一事,即停止武斗,实行革命的大联合。在1969年下半年大联合成功,并成立革命委员会。<br>连云港是1969年9月29日成立革命委员会的。年底,老三届学生应招回校,并宣布文革中在校的66、67、68三届初高中生同年同月同时毕业。(那年代初高中生是一个学校,不分校的)毕业后即发起宣传,动员,全部到兵团,农场,农村去,一片红的上山下乡。不论独子,孤子全部都走。<br>这样,连云港的老三届在1970年3月第一批去了兵团农场。1970年4月,6月分两批到农村插队落户,其中也包括不少城市无业青年。<br>至此,连云港老三届学生的上山下乡运动告一段落。一片红,一个不留,这是政策,重病的,结婚的除外。<br>所以,连云港的老三届上山下乡运动比全国上山下乡运动慢了一拍,推迟了一年四个月。<br>今年是连云港老三届知青上山下乡55周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往事不堪回首。<br>愿连云港的老三届知青健康快乐!<br>这就是连云港老三届知青的前后经过,真实记录。<br>本人即连云港老三届插队知青,对上山下乡有着刻骨的缅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