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哈尔滨灿烂辉煌。

陇上客

<p class="ql-block">  从哈工大回到酒店,休息到下午6点多钟,从酒店出来,步行5分钟的距离,我们来到了哈尔滨中央大街上著名的圣.索菲亚教堂。圣·索菲亚教堂,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88号,占地721平方米,是哈尔滨市著名的标志性建筑。 圣·索菲亚教堂属拜占庭式建筑风格,是哈尔滨近代欧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的木结构随军教堂。1997年6月,哈尔滨市政府对圣·索菲亚教堂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保护性修缮。 圣·索菲亚教堂采用希腊十字布局,属于拜占庭式建筑,充分融合了东阿拉伯和伊斯兰教的文化色彩,整体为砖石结构,造型十分宏伟。 其主塔高七层,塔顶呈折尖形,上方覆盖着金色的穹顶,成为哈尔滨市区的一道标志性景观。 受到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建筑风格的影响,教堂拥有洋葱头式的大穹顶,通高53.35米。 顶上有一个十字架,周围有八个小圆角形顶,形成了多个层次的穹顶半球。</p><p class="ql-block"> 因为已经是傍晚时分,教堂开放的时间已过,所以,无法进入到教堂里面,我们只好站在索菲亚教堂前的广场上远眺,夕阳照在教堂园穹式塔顶和十字架上,发出耀眼的光芒,显得雄伟壮观。广场上游客南来北往,许多中国美女打扮成俄罗斯姑娘的摸样,穿着俄罗斯服饰,摆出美丽动人的姿势,让专业摄影师进行拍照。留下美丽的记忆,我见此美景,也连忙拿出手机,给夫人和女儿打卡拍照,留下美丽的瞬间。</p> 拍完照片,我们到广场周边的菜市场游览,菜市场地处繁华地段,商品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各种小吃香气四溢,吊人胃口。吃完晚饭,已是华灯初上,索菲亚教堂广场灯火辉煌,霓虹灯闪烁,在灯光的映照下,索菲亚教堂,显得更加肃穆,庄严,金碧辉煌,璀璨夺目。广场周边高楼上的霓虹灯闪烁,大型电子屏幕上广告来回翻滚,映红了天际。 从索菲亚教堂出来,我们沿着灯火灿烂的中央大道步行街,一路向北。步行街上,南来北往的游客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中央大道步行街上商铺一个连着一个,商铺内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购买商品的的游客挤得是水泄不通。到处是卖哈尔滨红肠,马迭尔冰棍和格瓦斯饮料的摊点,我们买了一瓶格瓦斯饮料和几根马迭尔冰棍一路畅饮,一路吃,踩着一个银元一块砖的道路,走完中国境内最长的步行街,来到了哈尔滨防洪纪念塔前。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位于中央大街尽头北广场,由哈尔滨著名建筑大师李光耀和前苏联建筑师兹耶列夫先生共同设计。为了纪念1957年哈尔滨人民战胜特大洪水,于1958年设计修建。哈尔滨市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由基座塔身、水池喷泉、柱廊和广场等四部分组成。塔高22米,塔身的浮雕生动地再现了战胜洪水的情形,塔顶的工农兵圆雕表现了战胜洪水的英雄形象,塔周围设有20根科林斯式圆柱,顶端用一条宽带将半圆形柱廊及两端的浮雕连结在一起,组成一个35米长的半圆形罗马式回廊。防洪纪念塔规模宏伟壮观,大力弘扬了哈尔滨市人民万众一心、坚忍不拔地与洪水顽强抗争、守护美好家园的精神,是哈尔滨市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哈尔滨“十大名片”之一。穿过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我们来到了松花江边。</p> &nbsp; &nbsp; &nbsp; &nbsp;松花江的源头位于长白山,这里是中国东北的最高峰,山峦叠嶂,风光旖旎。长白山的雪水汇聚成河,清澈见底,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从山间奔腾而下。经过1千多公里的长途跋涉,来到了哈尔滨这座美丽的城市,江面开阔,水流清澈,波光粼粼,穿城而过,江的对面就是美丽的太阳岛。江边微风习习,使人感到一阵阵凉爽和惬意,江边的台阶上早已坐满了游客,等候观看灯火晚会。晚上21点30分,迎来了一场灯光秀,一道道镭射灯光划破苍穹,照亮了哈尔滨的天空。时而五彩缤纷,交织成网状,时而像一群仙女,随着音乐声袅袅起舞,婀娜多姿,看的游客如痴如醉。天空中七色灯光变幻莫测,映红了天际,松花江水在两岸灯光的映照下,好似一条长龙,逶迤起伏。连绵千里,哈尔滨大桥上霓虹灯闪烁,就像一条巨大的彩虹,连接着松花江两岸。桥上车流滚滚,来回穿梭。桥下波涛汹涌,江上游轮像繁星点点,乘风破浪,游走在松花江上,灯光下的哈尔滨宛如一幅绝美的图画。夜幕下的哈尔滨美丽动人,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