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公司学习参观随拍

快乐的工作狂

<p class="ql-block">用互联网改变教育,让中国人都有好书读的标语,像一句誓言,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参观,而是一场关于教育未来的对话开场。</p> <p class="ql-block">墙上写着“且歌且行切少年”“脚下有力量”这样的句子,像一首未完成的诗,写给所有不甘平庸的人。</p> <p class="ql-block">“想,都是问题;做,全是答案”“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这些话像钉子一样扎进视线,不华丽,却极有力量。</p> <p class="ql-block">“认知越通透,行动越坚定。”</p> <p class="ql-block">“少就是多,慢就是快。”这八个字挂在一面白墙上,极简,却耐人寻味。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竟把“慢”当作信条。我忽然明白,他们不是不赶,而是知道:真正的教育变革,急不得。像种树,根扎得深,枝叶才敢向天空伸展。</p><p class="ql-block">杭城倡导了七八年的“过十点,不作业”,我们不知道坚持住了没。恰好昨天教育部发布会上,怀进鹏部长呼吁整顿超时学习。少、慢,才是尊重规律的多和快。😀</p> <p class="ql-block">角落里有个金属伞架,上面整齐码着雨伞。标牌写着:“小铭提醒,请将伞卷入伞孔中。”还配了个可爱的卡通人物。再宏大的理想,也得落在这样的细节里。一个提醒,一点温度,就是企业文化最真实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走进开放式办公区,绿植点缀在每个工位间,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长条灯亮得柔和。员工们低头忙碌,键盘声此起彼伏。书架上摆着书籍和小物件,像一间有呼吸的教室。我忽然觉得,这里不像公司,更像一所不断生长的学校。</p> <p class="ql-block">一位同工作人员面前摆着两台显示器和一台笔记本,平板也在手边切换。代码、图表、文档齐开,他却有条不紊。桌上还有饮料和零食,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我看着,心想:原来改变教育的人,也是这样一杯咖啡一杯水,一点点啃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一人对着双屏工作,一边是代码,一边是山水壁纸。桌上放着向日葵摆件和编织挂饰,窗外绿意盎然。工作很忙,但生活没丢。这种平衡,或许正是他们能坚持理想的原因——不是苦行僧,而是清醒的追梦人。</p> <p class="ql-block">一个工位的小角落,放着木质收纳架、粉色梳子、黄色花瓶和穿波点衣的玩偶。还有张纸条写着“放青”。我不懂这名字,却被这份细腻打动。再大的使命,也由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扛着。他们不是机器,是会插花、会写便签、会为生活留白的普通人。</p> <p class="ql-block">一位员工坐在电脑前,桌上文件、书籍、饮料、小摆件一应俱全。绿植摆在隔板上方,生机勃勃。她专注打字,偶尔抬头看屏,神情平静。我悄悄走过,没打扰。这样的画面,比任何宣传册都更真实地告诉我:这里,有人在认真做事。</p> <p class="ql-block">整个办公区宽敞明亮,员工们各自忙碌,植物点缀其间,空气里有种安静的力量。没有喧嚣,只有键盘声、低语声和偶尔的笑声。所谓“用互联网改变教育”,不是一声呐喊,而是一群人,日复一日,安静地走着长路。</p><p class="ql-block">每个工位,都可以洞见互联网人的工作与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