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栾城到眉山:一座古墓连接起的文脉

言西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石家庄市栾城区的苏邱村,有一座古墓——苏味道墓。说起苏味道,很多人可能不了解。但说到他的后代却是尽人皆知,耳熟能详,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石家庄市栾城区)人,武周时三度拜居相,任职七年,中宗时贬郿州刺史,死于任所。苏味道善律诗,与李峤、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所作诗今存十六首,诗风清正挺秀,绮而不艳,对唐代律诗的定型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其诗作《正月十五夜》被誉为“古今诵元宵诗第一”,诗中名句“火树银花”屡为后世所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味道死后归葬今栾城苏邱村。次子苏份则在蜀地眉山定居,开枝散叶。直到三百多年后,苏洵、苏轼、苏辙横空出世,成为北宋文坛最璀璨的巨星,成就了“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美誉。因此,栾城是苏氏的祖籍地,而眉山则是其发扬光大之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味道墓位于苏邱村北,过去曾是热闹的祭拜场所。如今已被村子包围,若不细心打听,外人难以寻其踪迹。苏味道墓封土高约4米,直径约10米,四角有四座井亭,墓台周围有翠柏和白玉栏杆环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墓前立有3通石碑,正中的石碑上书“大唐苏味道之墓”,左右两块碑上书“三苏发祥”“眉山发迹”字样,精准地概括了这段历史渊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苏味道墓修复碑记”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上苏味道墓曾遭到极大的破坏,1998年以来进行了修复,惜规模已大不如从前。1999年3月被栾城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7月被石家庄市文物局批准为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苏味道墓不仅是石家庄栾城区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对于许多“三苏”的仰慕者来说,寻根至此,会有一种“溯源追本”的独特感受。从栾城的苏味道墓,到眉山的三苏祠,一条清晰的文脉跨越时空得以贯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