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楼镇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公开课

蓝妮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5日,阳光正好,我走进张楼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语文公开课教室,心里带着几分期待。刘继龙老师站在讲台前,正准备带孩子们走进《田家四季歌》的世界。他穿着一件干净的蓝色外套,声音温和却有力,像春风拂过麦田。投影屏幕上,一幅幅田园画卷缓缓展开:春耕的犁铧翻起泥土的芬芳,夏日的稻浪在风中起伏,秋收的谷堆堆满场院,冬藏的屋檐下挂着金黄的玉米。孩子们挺直了背,眼睛亮亮的,仿佛已经跟着歌声走过了四季的田野。</p> <p class="ql-block">教室前方的黑板上,“防溺水安全”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可孩子们的注意力并没有被这严肃的提醒拉走。他们依旧沉浸在刚才的课堂余韵里。刘老师巧妙地把安全教育和语文课融合在一起,用一句“夏天河水虽清凉,安全牢记在心上”轻轻过渡,既不突兀,又让知识有了温度。后方几位听课的老师轻轻点头,有人低头在本子上写着什么。窗外的蓝窗帘被风掀起一角,阳光洒进来,照在孩子们微微仰起的小脸上,像镀了一层金边。</p> <p class="ql-block">这间教室不大,却处处透着用心。墙上的红色标语写着“读书启智,笔耕不辍”,旁边贴着孩子们手抄的四季诗句,字迹稚嫩却工整。黑板上,刘老师用彩色粉笔画出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简笔画,还特意在田埂上画了个戴草帽的小人儿,惹得孩子们咯咯直笑。“春天忙播种,夏天管禾苗,秋天收谷忙,冬天雪飘飘。”孩子们齐声朗读,声音清脆如铃。我坐在后排,看着他们一边读一边不自觉地打着节拍,仿佛那首歌真的在教室里流淌起来。</p> <p class="ql-block">课后,几位老师在办公室里围坐一圈,桌上摊着听课记录本和教学设计稿。有人轻声说:“这堂课把语文和生活连得真紧,孩子记得住。”另一位老师点头:“尤其是用歌谣教四季,节奏感强,还押韵,孩子们喜欢。”空调轻响,窗外的树影斑驳地映在窗帘上。他们讨论着如何让低年级的课堂更有趣,怎样把安全教育自然地融进日常教学。我没有插话,只是听着,心里却在想:原来一堂好课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在默默耕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