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游黄龙,九寨沟(一)

老韩

<p class="ql-block">九月17日上午北京出发,开始了四川的旅行。</p> <p class="ql-block">直飞四川阆中。游览了阆中古城。</p> <p class="ql-block">阆中古城</p><p class="ql-block">四川省南充市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中国十大古城四川5A级景区成渝十大文旅新地标四川古风景点四川知名人文景点。</p> <p class="ql-block">张桓侯祠又名张飞庙,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古城西街,始建于三国时期,历代屡经兴废,现存建筑为明清时期重建遗存。</p><p class="ql-block">张桓侯祠,俗称张飞庙,位于四川省阆中市区西街北侧59号,是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的祠庙。始建于三国时期,现存为一处由明、清建筑和张飞墓组成的古建筑群,占地14000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00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敌万楼及左右牌坊、大殿、后殿、左右厢房、墓亭,祠后为张飞墓、园林及墓东侧别院——聊园。</p><p class="ql-block">张桓侯祠布局严谨,构造别致,既有雄伟壮观的气势,又幽雅精美,是一处重要的三国文化遗迹。现存的建筑本体用材讲究,结构与装饰手法具有四川传统建筑的神韵,是研究四川古代传统建筑工艺、民俗民风的重要史实资料。</p> <p class="ql-block">川北道署</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川北地区道台衙门遗址</p><p class="ql-block">川北道署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古城阆水中路33号,是明清至民国初期川北地区最高行政机构驻地。</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现存遗址为2010年参照明代衙署形制复建,完整呈现"三厅四院"布局与"公生明"戒石坊等廉政文化设施。</p><p class="ql-block">作为全国现存两处道台衙门之一,其核心区域包含司法审案、政务处理及官员起居等功能分区,现存建筑占地约4500平方米。1950-1952年曾作为川北行署区临时驻地,2021年起常态化举办古代审案实景演出。</p> <p class="ql-block">川北道贡院</p><p class="ql-block">四川省阆中市境内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川北道贡院,又名四川贡院、阆中贡院,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学道街,现存建筑部分为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1年)重建遗存,占地面积88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川北道贡院属于阆中古城保护核心区域内,是清顺治年间举行乡试的场所,后作为川北道培养选拔人才的学校。贡院东侧、北侧临古城民居,西侧50米为道台衙门旧址,南侧20米为贡院广场。川北道贡院建于清顺治九年(1653),历辛卯、壬辰、癸巳,甲午四科乡试,至康熙二年随省会迁入成都后废止,清嘉庆年间,川北道黎学锦重修后作为乡学之所,现存的川北道贡院比较完整地保存了清初贡院的格局。2007 年贡院进行全面修缮恢复后,又充实了科学考试制度的实物、场景展示,使之成为了一处反映我国古代科学教育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和展示场所。川北道贡院布局严谨,功能设计合理,是目前国内保存完好、格局完整的科举试院建筑。</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乘大巴车来到成都宽窄巷子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看变脸。</p> <p class="ql-block">游览宽窄巷子。观夜景。</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坐大巴车去黄龙景区。下午两点多到达。</p> <p class="ql-block">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是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在一条由南向北逐渐隆起的山脊上。</p><p class="ql-block">黄龙风景名胜区面积700平方千米,与九寨沟相距100千米,海拔1700~5588米。</p><p class="ql-block">黄龙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域点缀着三千多个彩池。以结构奇巧、色彩丰艳的地表钙华景观为主景,由黄龙沟、丹云峡、牟尼沟、雪宝鼎、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等组成</p><p class="ql-block">主要景观集中于雪宝峰下的黄龙沟中,沟内遍布乳黄色的碳酸钙华沉积,并呈梯田状排列。从顶峰流下的雪水汇聚成溪,在黄龙沟形成层层叠叠的梯状湖泊、池沼,池水澄清无尘,水色因水底沉积物和树木、山色的变化而呈现黄、绿、浅蓝、蔚蓝等颜色。</p><p class="ql-block"> 1992年,黄龙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p><p class="ql-block"> 黄龙地名由来,涪源桥是龙尾,五彩池为龙首,彩池如龙鳞泛金;滩流、瀑布如龙爪舞动,黄龙之名,由此而得。</p><p class="ql-block"> 神话传说:黄龙风景名胜区黄龙沟在岷山山脉的主峰雪宝顶山麓,是涪江的发源地。黄龙的得名有两种传说。一说是大禹治水时,首先从岷江开始,但他到了茂州(今茂县)就难以前进了,于是有一黄龙来帮助大禹,负舟而行,疏通了岷江,最后到达雪宝顶脚下,黄龙就留在那儿修行不走了。旧《松潘县志》这样记载:“禹治水至茂州,黄龙负舟助禹治水,自茂州而上,始有岷江……后黄龙修道而去,遗五色山水于世,世人建寺,岁岁朝祀。”</p><p class="ql-block">另一传说是,古时候有一黄龙真人在此地修炼成仙飞升而去,黄龙真人修道成仙以后,邀师兄师弟们来黄龙作客,吩咐弟子在黄龙沟旁磨豆花招待客人。不料,烧豆浆时,火大了点,豆浆沸出锅外,漫得遍山都是。恰逢真人回家遇见,真人随手抓了一把黄沙撒下去,才使满山豆浆凝住,形成了这金沙铺地的景观。后人为纪念黄龙真人,在沟内修建了黄龙寺以示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