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4日哈尔滨之行——中央大街</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中央大街,是黑龙江省首个开放式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长1400米,总占地面积94.05公顷,始建于1900年,素有"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的美誉,被称为"亚洲第一街"。哈尔滨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南接新阳广场,以俄罗斯古典式建筑风格为主,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每年都会上演冰雕艺术文化节、街头音乐文化节、圣诞嘉年华、音乐之街、书香老街等文化旅游活动。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缩影,体现了哈尔滨的独特建筑文化和哈尔滨人的欧式生活。</p> <p class="ql-block">一、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百年欧式建筑缩影</p> <p class="ql-block">新政协筹备活动旧址(1948年9月﹣11月)</p><p class="ql-block">1948年9月,新政协筹备活动在此进行。11月25日,中共中央代表与在哈尔滨的民主人士于马迭尔旅馆达成《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p><p class="ql-block"> 政协黑龙江省委员会政协哈尔滨市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二00九年八月</p> <p class="ql-block">马迭尔宾馆</p><p class="ql-block">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89号,始建于1906年1913年竣工,原名马迭尔旅馆;砖混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地上三层,带有周部阁楼,地下一层;立面造型简洁流畅,窗的形式多种多样,内部装饰豪华典雅。马迭尔宾馆曾接待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1948年9月﹣11月,新政协筹备活动在此进行。马迭尔宾馆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科学价值,还是中国近现代许多重要事件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位于道里区中央大街137号。1916年兴建,1919年落成,原为秋林洋行道里分行,平面呈曲尺形,砖混结构,地上三层。入口居于主立面正中,用半个斗笠状小雨棚突出出来。入口处二层突出椭圆形扁窗,墙体随之延伸或重复,以不同腰线分割层面,自下而上加大窗口,呈现出特殊的稳定感。为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邮政支局</p><p class="ql-block">1902年设立哈尔滨邮政分局,1914年改称哈尔滨一等邮局,1937年11月21日改称中央大街邮政局,1991年改称中央大街邮电所,2010年改称中央大街邮电支局,2020年改称中央大街邮政支局。</p><p class="ql-block">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分公司</p> <p class="ql-block">二、夜幕下的中央大街诠释“东方莫斯科”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此景巴洛克也有一处</p> <p class="ql-block">三、散落在中央大街的异国风情雕塑</p> <p class="ql-block">四、闻名遐迩的中央大街“面包砖”</p> <p class="ql-block">五、百年中央大街“面包石”渊源。</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50是院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百年庭院,</p><p class="ql-block">50号院始建于1910 年,建筑面积2143.89 平方米,,占地面积1100 平方米,属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庭院前后楼均为砖混结构,前楼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建筑,后楼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建筑。</p><p class="ql-block">1917,50号院正式投入营业</p><p class="ql-block">1919,中华懋业银行分行开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19,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来到哈尔滨定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24,肖克担任中央大街铺路工程总工程师</span></p><p class="ql-block">1925,诗@(?)人徐志摩于赴欧途中经过哈尔滨时,曾于懋业银行兑换外币。</p><p class="ql-block">1931,金城银行设立分行</p><p class="ql-block">1943,大兴公司迁入50号院</p><p class="ql-block">2023,院内发现面包石原石,50号院正式命命为“肖克庭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919年,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来到哈尔滨定居,并在1924年担任中央大街修路工程总工程师主要负责路面设计和监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23年,休整复原掘出多块未经打磨的面50号院过程中,挖石原,并经专家证实铺设时间在1919年左右。为纪念肖克先生,也为了加深中央大街上的文化符号,将50号院命名为"肖克庭院"。</span></p> <p class="ql-block">面包石奇遇 一块石头的世纪奇遇</p><p class="ql-block"> 1898年,街上有了一条土路</p><p class="ql-block">1900年,“中国大街”初步行成。</p><p class="ql-block">1902年,街上开始招租,大兴土木。</p><p class="ql-block">1906年,新艺术建筑风格,马迭尔开始建筑。</p><p class="ql-block">1907年,哈尔滨开埠通商。</p><p class="ql-block">1909年,巴洛克风格,松浦洋行开始建没。</p><p class="ql-block">1914年,仿文艺复兴风格,秋林洋行开始建设。</p><p class="ql-block">1920年,政府收回中东铁路,附属地主权</p><p class="ql-block">1922年,折中主义风格,万国洋行建成。</p><p class="ql-block">1924年,老街铺路工程启动。</p><p class="ql-block">1926年,面包石铺设完成。</p><p class="ql-block">1928年,“中国大街”正式更名为“中央大街”。</p><p class="ql-block">1968年,中央大街被改称为“反修大街”。</p><p class="ql-block">1976年,恢复“中央大街”街名。</p><p class="ql-block">1986年,中央大街定为保护道路。</p><p class="ql-block">1996年,中央大街改造为步行街。</p><p class="ql-block">1998年,中央大街100年。</p><p class="ql-block">2006年,被评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p><p class="ql-block">2009年,中央大街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p><p class="ql-block">2023年,中央大街为笫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p><p class="ql-block">2024年,面包石铺设100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