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前的8.24日,我们喊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的口号,同乘一辆车,开进新民县曙光公社马屯大队,(50年前的名称)有幸成为同在一个屋檐下,共饮一井水,共食一锅饭的知青战友。 这一天,成了马屯大队七五届知青心中难以忘却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今年有同学提议各青年点都在搞五十年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张罗一下大家聚一聚,我想既然都有这个想法那就先把群建起来,再把同学拢在一起。想法有了,便立即行动,没想到这一决定引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拥护。同学们都各显神通,把有联系的,同学都拉进群,有不会手机拉人的就互相转告,还有的身在外地帮子女带孩子赶不回来,但也没有把自己置身事外,帮助我们推荐,查找。同学们的热情鼓舞了我们,我们筹备小组,不敢懈怠,生怕辜负了同学们的信任。我们分工有序,各负其责,买服装的,印字做横幅的,回青年点安排聚餐的地点的,落实车辆的,一切井然有序。就等着相见的那一时刻尽快到来了。</p><p class="ql-block"> 见面前的那些日子,同学群里每天互动,有的在回忆青年点的趣事,有的同学倡议把知青时的老照片拿出来分享,同学们积极响应,纷纷寻找。那些老照片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五十年前的一切重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还有人能记得照片里的面孔并能说出他们的名字,那一幕亲切又温暖。我们期待着相聚的日子,期待着再一次,重返青年点,来一次旧地重游。</p><p class="ql-block"> 8月30日是知青同学们又一个难忘的,值得记住的日子。我们开启了踏上曾经走过的知青路。出发前看天气预报全天都有小雨,但是老天成全,一整天都给我们憋着愣是没下。这一天我们按计划先到青年点,拍照留念,旧地重游。然后去了大队部"视察"打卡,我们整齐划一,穿着统一服装,拿着小红旗,合影留念。每个人也都在大队部留下了纪念照。而后我们在迎接招待我们的小刘(6小队老社员的儿子)引领下来到他家。干净的小院里已飘着炖肉的香味,他们一家人起早就开始忙碌了,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吃的放心,鸡、鸭、鱼、肉,都是前一天去集市上定好的、一大早跑一趟取回来的。两大桌农家味道的丰盛饭菜,一家人的热情好客,着实感动到了我们。席间现任大队书记听说我们知青回来了驱车赶来,敬酒,拍照,并盛情邀请我们再来。那份亲热劲儿也感染了我们、五十年前他们还都是几岁的孩子啊,这就是马屯人的纯朴、善良,热情的品质、我们这群人想念的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岁月,我们走过了半个世纪。我们共同见证了国家的富强,生活的变化,彼此相似的经历,让我们这代人有了同频共振的话题,虽然有的不常联系,但我们心中从未忘记。人生中的这段知青岁月,是我们生命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我们青春的那抹绿,和马屯大地的青禾融在了一起。我们的汗水浇筑了我们青春的誓言,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应该对得起自己。同学们,珍惜当下,愿我们彼此相伴,一路同行!不掉队,不忘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曾经在一个小队劳动的同学们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男、女同学分别在青年点房前拍下集体合影</p> 青年点房前留影 <p class="ql-block">身后是我们返城后新建的大队部,我们在红旗下拍照合影。同学们三三两两的在大队部的牌匾前合影留念,气氛融洽。</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在小刘家房前和小院里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午餐中,大家欢声笑语,频频举杯,轻松和谐,回忆过往,欢乐共此时。</p> <p class="ql-block">右一:现任大队书记</p> <p class="ql-block">午餐中现任大队书记听说知青们回到青年点,驱车赶来与我们热情交流,推杯换盏,合影留念,并盛情邀请我们再来下午又一路陪同前往辽滨塔景点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