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丰收节晚会的感想

随缘赵洁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于2018年设立,节日时间为每年“秋分”。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可以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展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为本的传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农民丰收节定在每年9月23日(农历秋分),主要源于秋分是农事黄金交汇点、承载深厚农耕文化传统,并体现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标志着冬小麦播种的开始,象征收获与希望的衔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的农民丰收节晚会原来我不想看,我想还不是老样子,豪华舞台、唱歌跳舞加小品,但是看了之后让我耳目一新出乎意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晚会首次采用"四地联动"新模式,将山东招远的"致富金"、宁夏灵武的"生态绿"、贵州仁怀的"奋进红"和吉林白城的"幸福白"串联起来,共谱了融合和美好的交响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始终将镜头深入田间地头,把舞台融进绿水青山。今年的晚会,更是将视角拉得更广,把中国各地特色产业与乡土文化生动串联在一起,汇聚成为绚丽多彩的"丰收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晚会主题‌突出:"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分为四大篇章展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成果。‌‌特色形式‌是在宁夏灵武、贵州仁怀等六地设立特色会场,通过实景拍摄融合文艺表演,打造"天地舞台"。‌‌通过地方特色与丰收文化展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朱之文献唱《欢迎来山东》,情景朗诵《我的家,大户陈家》讲述创业故事。‌‌展出千余斤粮食拼制的巨型丰收图、龙口粉丝制作的"粉丝龙"。‌陕西华阴/西藏/内蒙古‌:华阴老腔《一年又一年》、藏族歌舞《波啦莫啦》、蒙古族呼麦《富饶的家园》展现民族风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农产品推介‌有招远苹果、双塔粉丝、梨树黑土地玉米等20余种特色农产品现场展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表现农耕技艺‌的有五谷粮食画、柳编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呈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久居北京,从80年代始几乎没有去过农村,对农村特别是当前现状几乎不了解。为什么选择这四处做为背景呢?我查阅了百度,获得不少新知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招远市的致富金主要是指其丰富的黄金资源。因黄金储量丰富、开采历史悠久而被称为“中国金都”,黄金产量连续46年居全国县级市首位。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宁夏灵武市通过特色农业与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多维度致富路径。这就是“生态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贵州仁怀市是红军长征途经的重要区域,1935年红军在此留下了四渡赤水等重要历史足迹,现存茅台镇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旧址等红色遗址。当地通过修缮保护红色遗迹(如鲁班场战斗遗址、石火炉军委纵队旧址等),并融入长征精神主题宣传,强化红色基因传承。 ‌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将仁怀作为特色会场,重点展示当地红缨子高粱种植与茅台酒产业的结合。红缨子高粱作为茅台酒原料,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增收。同时,仁怀还发展红茶产业,将荒山改造为茶山,实现多业态融合发展。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吉林白城的“幸福白”主要体现在生态宜居文化活动和农业丰收三个方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生态宜居的幸福表现在:1,公园城市体系‌:白城市构建了“五湖七园”生态格局,包括鹤鸣湖公园、天鹅湖湿地公园等,2024年城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2.6%,市民在绿意空间中享受生活‌。2,四季旅游特色‌:春赏杏花、夏观鹤舞、秋闻鸟鸣、冬览雪原,向海、莫莫格等AAAA级景区吸引游客,提升居民幸福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文化活动的幸福表现在:1,红歌会等社区活动‌:好田村举办红歌会,村民如秦大娘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展现基层文化活力‌。2民俗与美食‌:蒙古烤全羊、满族“八大碗”等特色饮食,以及年画、草编等手工艺,丰富文化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农业丰收的幸福体现在:1,农业基地地位‌: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和杂粮主产地,白城农业丰收直接带动农民收入,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14亿元多。2,丰收节氛围‌:结合用户检索历史(如“中国农民丰收节”),白城通过湿地生态旅游环线等活动,庆祝农业现代化成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以上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白城“幸福白”的核心内涵,体现了生态、文化和经济的协同发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了解了以上内容让我十分佩服导演的巧妙构思,晚会让我耳目一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农业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如7000年前的河姆渡水稻栽培),农耕文明延续数千年,形成了以农立国的传统社会结构。宋代占城稻、明清玉米等作物的引入进一步强化了农业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的核心特征体现在悠久的农耕历史、庞大的农业人口基数、全球领先的粮食产量及耕地高效利用等方面‌,2023年粮食总产量达13908亿斤,以不足全球10%耕地养活世界近20%人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数字时代在信息时代之后。信息时代经历了手工记录、印刷术、电子技术等阶段,而数字时代是信息技术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产物,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技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数字时代是信息时代的延伸,通过数字化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进一步优化信息处理效率,实现更智能化的应用场景。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本次晚会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分为四大篇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聆听收获·喜气欢腾庆丰收”‌:展现丰收的喜悦与热闹场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品味丰收·烟火人间话幸福”‌:通过烟火气息讲述农村生活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见富裕·乡风文明绘和美”‌:展示乡村文明建设成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行知振兴·礼赞大地献诗篇”‌:聚焦农业振兴与诗歌创作结合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数字化让老百姓获得富裕生活,富民的基础是科技兴国科技兴农,从农民丰收节晚会可以略见一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晚会重播,我还要再看几遍,加深印象,更爱党爱祖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城镇化率从1949年的11%提升至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超8.8亿人,形成全球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这一增长分为三个阶段:1978—1995年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1996—2020年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十四五”以来增速放缓但仍具潜力。以上数据说明中国的高速发展,正一步步赶上发达国家。</b></p> (图片来自网络)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9月24日秋分后一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