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灯谜赏析〕</p><p class="ql-block">谜面:众叛亲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谜目:鲁迅名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谜底:走的人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制谜:徐锦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评析:杨基平</p><p class="ql-block"> 世人常说,灯谜是以有限文字,逗出无限想象的智力游戏。当一读谜面“众叛亲离”猜“鲁迅名言”,谜底为“走的人多了”时,我们不禁会心一笑,这简直像是把悲情剧突然切到了喜剧片尾字幕。</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众叛亲离”,乍听之下,是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亲友离散,人心背离,仿佛世界只剩下孤独的自己,站在空无一人的街口,任凭风吹雨打。它的情感基调,本应是沉重、压抑、充满悲剧色彩的。</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战国末年,楚怀王因轻信秦国而孤立无援,最终客死他乡;明末崇祯皇帝在李自成攻入北京时,身边只剩太监王承恩,群臣早已作鸟兽散。这些故事,都是“众叛亲离”的真实写照,要是拍成电视剧,弹幕恐怕全是“太惨了”“求编剧轻点虐”。</p><p class="ql-block"> 然而,制谜者徐锦忠却反其道而行之,将这份悲凉转化为一种近乎荒诞的幽默感。你想啊,“众叛亲离”,不就是身边的人一个个都“走”了吗?从逻辑上说,这没错;从情感上说,却像是把催泪弹换成了烟雾弹——呛人,但笑出声。</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的人多了”,出自鲁迅的名言:“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原本充满积极的人生哲理,鼓励人们勇于探索,开创属于自己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在此谜中,鲁迅的名言被巧妙地断章取义,只剩中间一句。这种“截断”的艺术,让原本充满希望的语句突然有了几分黑色幽默的意味,像是鲁迅本来在鼓励你开创新路,结果被掐成了“大家都走了,你自己看着办吧”。众人皆走,你独留下。这究竟是坚守,还是被遗弃?谜底没有明说,却留给我们无限遐想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将两个看似矛盾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是此谜的成功之处。</p><p class="ql-block"> 谜面的悲凉与谜底的幽默形成强烈反差,这是情感色彩的对立;无论是“众叛亲离”还是“走的人多了”,都描绘了“人都离开了”这一相同场景,这是语义内涵的统一。</p><p class="ql-block"> 细细品味,我们也许能得到一些生活的启示。人生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众叛亲离”的时刻。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其实有更多选择。</p><p class="ql-block"> 换个角度看问题,如谜所示,也许“走的人多了”,正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有时候,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困境,不仅能化解尴尬,还能发现新的机遇。这大概就是鲁迅名言的真正内涵,也是此谜想要传递的深层智慧。</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欣赏一则好的谜作,就像品味一杯清茶,初尝时似乎有些苦涩,但在回味中却能品出其中的甘甜。正如鲁迅所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当我们学会在困境中寻找出路时,生活中的每一个“众叛亲离”的时刻,都可能成为探索新路径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毕竟,大家都走光了,你脚下的路也就没人跟你抢了,这不就是VIP通道的最高境界吗?或许,等你走出一条新路,说不定那些当年先走的人,还会回来问你:“兄弟,怎么走的?带带我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