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的巴黎圣母院

悠悠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7日晚,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仪式在法国巴黎举行。</p><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地标性建筑,2019年4月15日,一场火灾使其受损严重。经过长达五年的修复,它终于以全新的面貌重新矗立在塞纳河畔。</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历时约180年建成,是哥特式建筑的经典代表,也是法国天主教重要教堂与巴黎地标。</p><p class="ql-block">因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声名远扬,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内部典型哥特式建筑风格,高耸的拱廊与柱式设计强化了空间纵深感,体现“追求垂直感以模拟天国”的哥特式建筑理念。</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内部采用哥特式肋拱顶结构,拱顶的交错线条增强了空间纵深感,是哥特式建筑“追求垂直感”设计理念的典型体现。</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内部的圣母抱耶稣雕塑</p><p class="ql-block">雕塑主题:呈现圣母玛利亚怀抱幼年耶稣的“圣母子”宗教形象,是天主教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题材,传递圣母的慈爱与神圣性。</p> <p class="ql-block">多盏华丽吊灯营造出神圣庄严的氛围,与石质建筑结构形成材质与视觉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彩色玻璃窗:多组彩绘玻璃以宗教故事为题材,采用中世纪玻璃彩绘工艺,光线透过时在内部形成斑斓光影,兼具采光与宗教叙事功能。</p> <p class="ql-block">巴黎圣母院的宗教雕塑群。</p><p class="ql-block">雕塑内容:呈现圣经故事场景(如耶稣诞生、三王来朝等),人物涵盖圣徒、国王、天使等角色,以具象化的雕塑语言传递宗教教义,是“不识字者的圣经”式视觉叙事。</p> <p class="ql-block">雕塑内容:呈现圣经故事场景(如耶稣受洗等),人物涵盖圣母、圣徒、宗教领袖等角色,以具象化的雕塑语言传递宗教教义,是“视觉化圣经”的典型呈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