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英格兰巨石阵,时代遗址。较为出名的为英国伦敦西南100多千米的索巨石阵,又称索尔兹伯里石环、环状列石、太阳神庙、史前石桌、斯通亨治石栏、斯托肯立石圈等名,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约建于公元前4000~2000年(2008年3月至4月,英国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巨石阵的比较准确的建造年代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的索尔兹伯里平原上,一些巍峨巨石呈环形屹立在绿色的旷野间,这就是英伦三岛最著名、最神秘的史前遗迹—巨石阵。</p> <p class="ql-block">巨石阵不仅在建筑学史上具有的重要地位,在天文学上也同样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的主轴线、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阳,在同一条线上;另外,其中还有两块石头的连线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因此,人们猜测,这很可能是远古人类为观测天象而建造的,可以算是天文台最早的雏形了。</p> <p class="ql-block">巨石阵约建于公元前4000-2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p><p class="ql-block">早在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就推断,巨石阵至少已有几千年以上的历史。考古证明,巨石阵的修建是分几个不同阶段完成的。</p><p class="ql-block">2008年3月至4月,英国考古学家研究发现,巨石阵的准确建造年代距今已经有4300年,即建于公元前2300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开始了巨石阵的第一阶段的修建。人们先挖了一道环形旱沟,在沟的外侧斜置了一块石块,在环沟内侧,修建了一些土坛,坛中有56个土坑。蓝砂岩排成的两个圆圈,是巨石阵的雏形。</p><p class="ql-block">巨石阵是欧洲著名的史前时代文化神庙遗址,考古碳年代鉴定技巧的结论是约建于西元前4000-2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p><p class="ql-block">关于巨石阵的年代,至今尚有争议。但是大多数史学家综合各种周遭因素后相信,巨石阵是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石器时代晚期建成的。</p><p class="ql-block">在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900年这段时间中,巨石阵的建造有几个重要的阶段。</p> <p class="ql-block">考古证明,巨石阵的修建是分几个不同阶段完成的。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开始了第一阶段的修建。首先是修建环形的沟渠和土台。由蓝砂岩排列成两个圆环,是巨石阵的雏形。在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修建了通往中央的道路。又建成了规模庞大的巨石阵:以巨石为柱,顶上则横卧巨石为楣。构成直径30米左右的圆环。而其后的500年间,这些巨石的位置曾经被不厌其烦地重新排列,形成今天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金属被引入不列颠全岛,坚硬的凿刻工具被制作出来,这个时期的巨石阵更精致完美,像Somerset的Stanton Drew,Orkneys的BrodgarRing,直径超过90公尺。然而一些其它主要的石阵则小多了,一般只有18到30公尺。它们有个特殊的现象,就是除了圆形石阵之外,还会现椭圆形的石阵,长轴方向指向太阳和月亮的方位。数目在宗教上也呈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发现不论巨石阵的圆周有多大,各地的立石数量都有独特的数目,如Lake District地区的数量都是12,Hebrides地区的则是13,苏格兰中部则是4、6或8个,Land‘s End地区是19或20个,而爱尔兰南部是5。</p> <p class="ql-block">英国考古专家在巨石阵附近发掘出青铜器时代早期一位弓箭手的坟墓。研究发现,这个人大约生活于公元前2300年,巨石阵正是在此前后于伦敦西南120公里外的埃姆斯伯里形成。从坟墓中的陪葬品多达100件,包括金耳环、铜刀子和很多陶器,这个人可能是当时巨石阵附近地区的一位显赫人物,一些考古学家因此猜测他参与主持建造了巨石阵。</p> <p class="ql-block">在公元前2100年,人们修建了通往石柱群中央部位的道路,又建成了规模庞大的巨石阵,形成了夏至观日出的轴线。人们以巨石作柱,上卧一巨石作楣,构成直径30米左右的圆圈。圆圈内是呈马蹄形的巨石牌坊。</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000年:在这个最后时期,以传统方法建立的巨石阵数量便开始减少。整体形状也不是很完美,不是呈现椭圆形就是扭曲的环状。在规模上也大不如前,有的直径甚至还不到3公尺。</p> <p class="ql-block">其后的500年间,人们不厌其烦地多次重新排列这些巨石的位置,形成了今天大致能看出的格局。从现存的遗址看,这个环形石柱群被直径达120米的土堤围绕着,其石高6米,单块重30吨~50吨,石柱上面是厚重的石楣梁,紧密相连,形成柱廊形状;石环外侧土墙的东部有一巨大的石拱门,整个结构呈马蹄形。石环内有5座门状石塔,总高约7米,呈向心圆状排列。</p><p class="ql-block">公元1130年,英国的一位神父在一次外出时,偶然发现了巨石阵,从此这座由巨大的石头构成的奇特古迹,开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p> <p class="ql-block">巨石阵的主要材料是蓝砂岩,小的有5吨,大的重达50吨。但在索尔兹伯里地区的山脉中并没有蓝砂岩,最后,考古学家在南威尔士普利赛力山脉中发现了蓝砂岩,但是没有人知道古代的威尔士人如何把这些几十吨重的巨石运到三百多公里之外的索尔兹伯里平原。考证结论说明,数千年前的人们,不仅能将坚硬的蓝砂岩从山体中开凿下来,还能将原本粗糙锐利的表面打磨光滑。考古人员在普利赛力山脉的采石场发现了一些废弃的石斧和金属工具,这些工具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考古人员推测,当时的建造者已经掌握了凿刻巨石的技术,巨石就是用这些工具从山体中开凿下来的。在找到需要的石块后,还要将这些较大的石块分割成预定尺寸的小石块,专家们从石块的开凿痕迹中判定,当时的人们用的是一种木楔断口的方法,接下来用非常硬的沙砾连续打磨石块,来完成巨石最后的修整工作。</p> <p class="ql-block">这些巨石是怎样从南威尔士采石场运到索尔兹伯里巨石阵的呢?运输蓝砂岩最合理的路线是:巨石首先从普利塞里山经陆路到达靠近海岸的米尔福得港,然后将石料装上船,最后到达巨石阵。这条线路,水路长达300多公里,专家推测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制造出载运巨石的船只。从普利塞里山脉到达巨石阵,陆地行程将近40多公里,当时的人们又是如何在陆地上运输这些巨石的呢?研究人员认为,运输巨石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困难,运输的工具很可能是利用撬杠、滚木和绳子。古时候巨石阵周围的山谷里有茂密的树林,人们利用坚硬的树木充当滚木和撬杠,而一种叫做椴树的树皮可以制造出绳子,考古学者首先将树皮放在湿泥里浸泡6个星期,树皮就变成了富有韧性的纤维,把它们绞在一起,就成了简单结实的绳索。在没有起重设备的条件下,古人又是如何准确地将横梁放到石柱顶部的呢?专家们认为,架置石块横梁很可能用的是“土屯法”。专家介绍说,土屯法就是利用斜面原理,用很多的土把两个柱子埋起来,形成一座山形,高度就是这个石头要到的高度,做成一个斜坡,然后从斜坡上把石头拉上去,下面用撬杠,很可能要铺原木,就位之后把土挖掉。</p> <p class="ql-block">有一些专家提出,当时的人们可能利用到了冰川特殊的地貌,使这些石块运送到了巨石阵,但是在索尔兹伯里平原没有任何冰川的痕迹。</p><p class="ql-block">专家们经过初步考证认为,这些兰砂岩确实是通过人力从南威尔士被搬运到这个位置,至于胆矾巨石是如何辗转380公里来到此处,至今仍是个谜。</p> <p class="ql-block">英国巨石阵建造4步:</p><p class="ql-block">1、将50吨重的石打好,</p><p class="ql-block">2、从起点到目的地挖一条小水沟(3米宽*3米深*300公里),充满水。</p><p class="ql-block">3、冬天英国这条小水沟结冰,50吨重大石沿这条小冰沟拉到目的地。</p><p class="ql-block">4、将20吨重大石拉上8米高方法是:在其四周填满规格石块形成A形石斜波,在A形石斜波上涂上猪油润滑,形成金字搭样,和建金字搭同样的方法在搭对面把20吨石拉上去。然后把四周的石块清除,完工。</p> <p class="ql-block">这是路边上的一个废弃的矿石,也是非常巨大,孤零零地竖立在路边,估计是当年无法作为巨石阵的材料,很多人也在拍这个大石头。</p><p class="ql-block">几个世纪以来,没有人知道巨石阵的真正用途,也没有人知道是谁建造了巨石阵,而古老的传说和人们的种种推测,让巨石阵更增加了神秘的氛围。</p><p class="ql-block">许多年以来,巨石阵吸引了众多的人们对它进行考察,人们对这座巨石阵的用途做出了种种猜测。一些人通过考古发掘,发现土堤内侧有多处墓穴,便据此推测它是古代部落酋长的坟墓。而出土的大量兽骨残骸则被怀疑是祭陵用的牺牲品。于是有人判断,巨石阵是祭祖用的祭祀场所。还有结论认为这是一座古代天文台。牛津大学的霍金斯教授通过仔细观察和严密的计算认为通过巨石阵石环和土环的结构关系,可以精确了解太阳和月亮的12个方位,并观测和推算日月星辰在不同季节的起落,所以,这应当是一座古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置身于巨石阵,仿佛踏入了一个远古的时空隧道。这些巍峨的巨石,静静地诉说着太阳与月亮的神秘交汇故事。在这里,每一块石头都仿佛拥有生命,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漫步其间,不禁让人沉醉于这片神秘世界的魅力之中。</p> <p class="ql-block">关于巨石阵的建造目的,学术界存在多种理论。一些研究者认为,巨石阵可能是一个宗教祭祀场所,供奉太阳神或其他自然神灵。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它可能是一个天文观测台,用于记录太阳和月亮的运动规律。无论哪种说法,巨石阵都体现了古代人对自然和宇宙的崇敬与探索。</p> <p class="ql-block">景区出口处摆放着一块巨石模型,这块石头长8米,宽1.5米,高1.2米。供游客参观。</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这些茅草屋让人联想起素朴的农耕生活,最早的农耕文化起源于遥远的上古时期。勤劳的先民们在稻谷芬芳的田野上,从地表向下挖出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将捆绑的树枝或稻草沿坑壁围成墙,简陋地抹上草泥,屋顶上搭些草木,这便是人类最早搭建的用以躲避风雨、躲避禽兽灾害的屋舍。聚落的先民们摆脱了对自然的先天依赖,从洞穴中走出来,创造了自己安定的栖居。他们用笨拙的石刀、石斧、石镰、石盘躬耕劳作,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人类跨入了原始农业。</p> <p class="ql-block">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为了生存,来回奔波,却难掩身心的疲惫和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对古代文化产生了敛迹,羡慕古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高尚情怀。随着茅草屋也琢渐消失在岁月的流逝中,留恋茅草屋存在的清香,那一股质朴、清香的茅草气息让人陶醉,它早已不是穷苦极乐潦倒生活的替代品,而是现代人生活中的一个梦_渴望大自然返璞归真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现代人对生活的要求日渐强烈,对自然环境的也有苛刻的要求,都渴望有一处如同仙境的生活环境,希望生活环境有如勃勃生机的魔力和具有大自然的淳朴芳香,想起已经几乎湮灭于历史长河中的物事——茅草屋。</p> <p class="ql-block">遐想的同时,不难看出现代人对茅草屋存在的安全性,茅草屋是不是不牢固?要是被蛀虫或遇到大风那岂不是岌岌可危,又不能防火、防腐,要是被动物腐蚀那该怎么办啊!实有上述的缺陷,对国内建材行业来说,这并不是问题。研发茅草瓦轻松解决了古代茅草屋存在的缺陷,成为现代茅草屋的优点,同时还具有不受屋顶形状限制,安装成本低、使用年限长等优势。</p><p class="ql-block">可以说新型茅草瓦的出现让对茅草屋有向往的人们给予了满足,给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给予了心灵的洗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