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9日,我们从菲斯车赴205KM摩洛哥 🇲🇦拉巴特。</p><p class="ql-block"> 拉巴特是摩洛哥的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位于摩洛哥西北的布雷格雷格河口,又是濒临大西洋的海滨城市,城市建筑以白色为基调,所以有“白色之都”之称。拉巴特与菲斯、马拉喀什、梅克内斯同为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自1912年以来,一直是摩洛哥首都,人口约212万。</p><p class="ql-block"> 拉巴特始建于12世纪穆瓦希德王朝。现存老城为18世纪所建,新城于1912年摩洛哥成为法国保护国后兴建。</p><p class="ql-block"> 拉巴特濒临大西洋,有不少海滨浴场,是旅游、消夏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拉巴特2012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入选的遗产包括1912年到1930年法国作为保护国时期建设的新城,覆盖了皇家和行政区、住宅和商业开发区以及名为试验花园的植物园兼游乐园。遗产中包括的老城部分可追溯至12世纪。</p><p class="ql-block"> 拉巴特市现代都市与历史古城共存,是阿拉伯穆斯林的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深度对话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拉巴特皇宫</p><p class="ql-block"> 拉巴特皇宫始建于1785年阿拉维王朝时期,迄今已有227年的历史,经多次扩建后占地约2平方公里,由乳白色宫墙与绿色琉璃瓦顶构成主体建筑群,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p> <p class="ql-block"> 皇宫前巨大的广场中心有一组巨大喷泉,直径30米的圆形喷泉池,池中雕塑融合柏柏尔图腾元素。</p><p class="ql-block"> 对面则建有一座北非建筑风格的麦克苏尔清真寺,专门供国王和王室成员礼拜之用。</p> <p class="ql-block">麦克苏尔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国家仪式场所</p><p class="ql-block"> 国王在此接见外国元首。因此,这里也是摩洛哥国王迎接世界来访的各国元首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王宫御用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大门上用黄铜雕成图案,绿玻璃瓦屋顶,宫内多式样各异的宫殿尤为宏丽。</p> <p class="ql-block"> 此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条清真寺回廊,敞亮悠长……</p> <p class="ql-block"> 皇宫大道宽而笔直,广场四周布置有12门17世纪青铜古炮,象征军事传统。</p> <p class="ql-block">卫戍配置</p><p class="ql-block"> 宫门由皇家卫队(红色制服)、边防军(豆绿色制服)、空降兵(灰色制服)三重武装驻守,形成独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开放限制</p><p class="ql-block"> 因主体建筑不对外开放,皇宫不可靠近,不可以长时间驻足张望,也不允许拍照,游客仅能在广场区域远观主殿轮廓,我们三姐妹在皇宫大门前远远的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拉巴特王宫的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 典型的阿拉伯风格,主殿采用黄铜雕花大门与几何纹饰穹顶。</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五世广场</p><p class="ql-block"> 实际就是首都的市政广场,周边有市政府、大学、图书馆等。</p> <p class="ql-block"> 广场林荫道的树很养眼,不知是什么品种,修剪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宽广的大草坪</p> <p class="ql-block">麦克苏尔清真寺宣礼塔</p> <p class="ql-block"> 摩洛哥,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沿海阿拉伯国家。而法语作为摩洛哥当地的通用语言,与曾为法国保护国的历史有关。阿拉伯国家,是指以阿拉伯人为主要族群的国家,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也有着相似的文化和风俗习惯。</p> <p class="ql-block"> 布雷格雷格河从摩洛哥西北注入大西洋,拉巴特夹河而立。河一边是老城,皇宫和行政办公区,另一边是新城区。新城老城隔河相望。</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家大西洋海景海鲜餐厅用午餐。</p> <p class="ql-block">美味的大西洋海鲜大餐</p><p class="ql-block"> 第一道:开胃汤;第二道:主食~大西洋海鲜;第三道:甜点。</p><p class="ql-block"> 靠海吃海,美味的大西洋海鲜大餐,至今仍让人回味津津!</p> <p class="ql-block"> 海滨可以遥看灯塔,清澈蔚蓝的大西洋海涛阵阵地拍打着海岸,让人有无限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 沿海风光展现着大西洋独特的魅力,海浪翻涌,拍打堤岸,海风带着咸鲜气息,尽显海洋风情。</p> <p class="ql-block"> 大西洋畔,风大浪急,海涛汹涌,海水与蓝天在远方融成一线。</p> <p class="ql-block"> 海岸旁边有一个白色的灯塔,在晚上会射出灯光指引船只方向。</p> <p class="ql-block">走到大西洋防浪堤,更能感受到波涛汹涌,波澜壮阔。</p> <p class="ql-block">参观默罕默德五世陵墓</p><p class="ql-block"> 进入陵区的大门,有两位骑马的士兵在守护。拉巴特皇家卫队是摩洛哥极具特色的军事仪仗力量,其着装华丽且富有传统特色。马匹也配有华丽马具。他们不仅承担着保卫皇家及重要场所的职责,也是摩洛哥文化与历史的展示窗口,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p> <p class="ql-block"> 由于亦是皇家重地,陵墓广场两侧进口均有皇家骑兵守卫。每天上午7:00点,可以在广场内哈桑塔一侧欣赏骑兵换岗仪式。</p> <p class="ql-block"> 棕红色的残存的围墙前,骑马的卫兵守卫陵墓大门,身穿白色军装,飒爽英姿,又成为游客们合影的对象。我们也不例外,姐妹一起在此打卡了。</p>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围巾包头,是否像个阿拉伯女人?</p> <p class="ql-block"> 走进大门,左侧是壮观的哈桑塔和一排排的圆柱。</p> <p class="ql-block">哈桑塔</p><p class="ql-block"> 哈桑塔是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的一个著名地标建筑。哈桑塔是一座未完成的清真寺塔楼,建于1195年。这个原计划建成穆斯林世界最高的宣礼塔,只建到69米高时,因当时的苏丹雅各比·曼苏尔去世而中断。1755年以里斯本为震中的大地震也波及这里,哈桑塔前的大清真寺被震塌,现存的312根大石柱无言耸立,仍可想象当年的宏伟壮观,而用玫瑰石建筑的哈桑塔在强震中却安然无恙,被摩洛哥人视为真主的庇护。</p><p class="ql-block"> 这座清真寺塔楼至今没有真正完成,但它却因为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和优秀的历史而备受瞩目。</p> <p class="ql-block"> 哈桑清真寺与穆罕默德五世墓在城墙里相对而立。</p> <p class="ql-block"> 穆罕默德五世去世后,在哈桑塔对面用九年的时间修建了一座白色壮观的陵寝,四方型的陵寝用白色大理石筑砌,金字塔型状的屋顶复盖绿色的琉璃瓦,庄严而肃穆。</p> <p class="ql-block"> 哈桑塔清真寺原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建于12世纪,长183米,宽139米,据说毁于1775年一场以里斯本为震中的著名大地震,从仅存的312根大石柱仍可想象其昔日的雄伟。</p> <p class="ql-block"> 如今,哈桑塔与周边林立的断柱成为了拉巴特的标志性景观和著名的旅游景点,见证着摩洛哥悠久的历史与伊斯兰建筑艺术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隔着一排排圆柱,右侧便是穆罕默德五世墓。</p> <p class="ql-block"> 穆罕默德五世为前国王哈桑二世的父亲,这位摩洛哥尊称的国父,他率摩洛哥脱离法国的殖民统治,百姓爱戴,到处都有他的名字,逝世于1961年。筑陵于1962年,耗时10年于1971年竣工。</p><p class="ql-block"> 墓室内两侧分列为哈桑二世及其弟阿卜杜拉亲王墓,并建有陈列馆,藏有阿拉维王朝历代君主画像和五世遗物及其统治时期的历史资料与文献。</p> <p class="ql-block"> 卫兵身材高大、英俊挺拔,手持中世纪的长剑,威武肃穆,像尊雕塑,任凭游客围在左右留影,他视而不见,巍然不动。分布四个门,引游客爱慕!我也与他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整个建筑群庄严雄伟,风格典雅,从整体造型到细节处理,都反映出摩洛哥人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体现了阿拉伯穆斯林优美的建筑工艺和摩洛哥特有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五世陵墓</p><p class="ql-block"> 这应该是陵墓和清真寺遗址合二为一的景点,规模宏大,穆罕默德五世墓能够选择在这里修建,可见这座哈桑大清真寺是有多么的非同一般。</p> <p class="ql-block"> 穆罕默德五世陵墓,整个建筑由大理石建造,具有浓厚的摩洛哥风格与特色。这里的马赛克图案非常漂亮,由地板铺至天花板,给人一种极尽奢华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巨大的屋顶,富丽堂皇,精美的马赛克图案雕刻精细,彩色瓷片镶嵌其中,融合了传统阿拉伯与现代美学的元素,尽显阿拉伯工艺的繁复堆叠、华丽精美。</p> <p class="ql-block"> 穆罕默德与他的二个儿子先后长眠于此,精美的石棺显示着亡者的与众不同,与中国帝王陵墓一样,耗工费时,多少人精心打造,其实帝王将相与草民百姓一样,人死如灯灭,终将化尘为土。</p> <p class="ql-block"> 哈桑清真寺建在拉巴特的高处,走出哈桑塔清真寺,便可以看到新城的现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拉巴特塔(穆罕默德六世大厦) </p><p class="ql-block"> 位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总高度为250米,建成后将成为非洲第一高楼。该项目的总建筑面积为8.6万平方米,合同金额约合3.8亿美元。拉巴特塔不仅是摩洛哥最高的建筑,也是该国的一个现代纪念性建筑。它的建设标志着拉巴特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展示了中国铁建国际集团与当地最大建筑承包商TGCC合作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 可以看到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拉巴特古港口和萨累旧城全景。</p> <p class="ql-block">白色的建筑为拉巴特大剧院</p> <p class="ql-block"> 拉巴特由两个紧连的姐妹城组成,即拉巴特新城和萨累旧城。</p> <p class="ql-block">刚巧碰上卫兵换岗</p> <p class="ql-block"> 哈桑塔,四面雕刻着不同图案,具有摩洛哥传统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 哈桑塔,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它更是摩洛哥人民的精神世界的象征,它向每一位游客讲述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和传统。</p> <p class="ql-block"> 两侧的行道树修剪成圆饼状或四方体,有的像站岗的绿树。</p> <p class="ql-block"> 乌达亚斯卡斯巴赫城堡,位于拉巴特最北端的河海交汇处的山坡上,自古以来就是这座城市的护卫者。12世纪时,这个城堡以“胜利”之名而建。后来因为穆莱伊斯麦尔苏丹征募一支来自撤哈拉的乌达亚(Oudaia)部族,进驻城堡建立卫戍部队,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古老城堡的外墙有很高的防御性能,内部有众多的花园,非常适合漫步,感受久远的历史气息和浓郁的文化底蕴。乌达雅堡也是一个非常适合拍照的地方,城堡内的古老建筑和花园,加上迷人的海景,成为很多人来到摩洛哥必定要去的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乌达雅堡扼布雷格雷河入海口,面对辽阔大西洋。保家卫港第一关。建于12世纪柏柏尔王朝强盛期,后几度易手,历尽世事沧桑。</p> <p class="ql-block"> 乌达雅城堡的城墙具有安达卢西亚建筑风格,而西班牙安达卢西亚曾被摩尔人统治过,因此安达卢西亚建筑风格,亦融合了阿拉伯伊斯兰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构筑雄伟城堡,岂知当年多少人夜难寐,多少将军白发征夫泪,多少孟姜女别夫伴孤灯,多少家庭碎,古往今来,地球的不同位置,人类共奏着悲欢离合的歌。</p> <p class="ql-block"> 天空湛蓝,这座城堡就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见证岁月的流转。</p> <p class="ql-block">拉巴特城门</p><p class="ql-block"> 红褐色的城墙(高8-10米,厚2.5米)和马蹄形拱门著称,其雕刻装饰融合阿拉伯几何纹样与古兰经铭文,被誉为阿尔摩哈德时期建筑瑰宝。现存建筑多为14-15世纪重建,保留三角形平面格局,东侧临布雷格雷河,西濒大西洋。它迎着大西洋的阵阵海浪,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 城堡古朴厚重的城门是用巨大的红褐色的砖石砌筑而成。它不仅是乌达雅城堡第一座城门,也是拉巴特最早的城门。</p> <p class="ql-block"> 踏入乌达亚城堡这方天地,时光好似按下了慢放键。斑驳的黄墙古旧而质朴,似承载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这是出现在好莱坞电影《碟中谍5》中,阿汤哥骑摩托在此飙车戏,直接从城堡的台阶飞车入海的取景地。相信看过电影的人,到达拉巴特这座城市都不会错过它。</p> <p class="ql-block">三姐妹在此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 乌达雅城堡以标志性的马蹄形大门闻名。</p> <p class="ql-block"> 乌达雅堡在拉巴特老城东面,是个独立的古城堡,里面街道商店花园都有,整体是白色建筑。</p><p class="ql-block"> 沿着古老的石阶缓缓下行,海风裹挟着咸湿气息扑面而来,身旁石墙斑驳,似在诉说往昔岁月。</p> <p class="ql-block"> 城堡内部保留了许多风格各异的房屋,其中一些已经转变成了精美的餐厅,咖啡馆和艺术商店。</p> <p class="ql-block"> 高耸的塔尖直指蓝天,似时光的守护者,沉默,却满腹历史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城堡里的传统白色建筑,保留了近千年来的独有风情。</p> <p class="ql-block"> 雕琢装饰的大门,有古朴雅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狭长的巷道,蜿蜒向上,白色的房屋紧凑相连。</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房屋依山而建,大部分是两层砖石铺就的小巷四通八达,起伏弯曲。</p> <p class="ql-block"> 城堡内的小巷被白色的墙壁环绕,房屋装饰着精美的伊斯兰风格花纹,保留了近千年来的独有风情。</p> <p class="ql-block">白色的民居与街道</p><p class="ql-block"> 堡内保留传统柏柏尔民居,色调以白色为主,配以蓝色窗框,兼具地中海风情。</p> <p class="ql-block"> 一扇蓝色的门静静伫立,它被精致的雕花门框环绕,每一道纹理都诉说着往昔故事。蓝色门板似深邃海洋,与洁白墙面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街道也保留着不同文化,不同的建筑风格,相比著名的舍夫沙万,这里多了几分安静,少了几分商业气息,这里的居民和游客都享受着生活的从容。</p> <p class="ql-block"> 白色的房屋民舍,如同童话般的世界,碎步轻摇其中,既赏古城堡的秀丽婉约,又可倘佯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美学之中……</p> <p class="ql-block"> 在摩洛哥的大西洋畔,一座古老而迷人的城堡~乌达雅堡。作为电影《蝶中谍5》取景地的乌达雅堡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漫步在城堡内,仿佛时光倒流,能感受到昔日的辉煌与荣耀。</p> <p class="ql-block"> 古城堡千百年来多次易手,行走在蜿蜒的古街,座座石屋民舍,随处显现着柏柏尔人、阿拉伯人、西班牙人、法国人的历史旧痕,不时冒出一二家小店现身其中,丰富的文化底蕴正是吸引游客的魅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 来到乌达雅堡的高空平台,这里是古代时一个空中市场的遗迹,以前城堡中居民的商品交易就在这里进行。</p><p class="ql-block"> 在堡内的广场上,即可俯瞰拉巴特市和壮阔大西洋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乌达雅堡</p><p class="ql-block"> 来到这里还有一处古迹不可错过,就是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的乌达雅堡。据说公元1150年,摩洛哥穆瓦希德王朝创立者阿卜杜勒·穆明在沿海的古罗马城市萨累的废墟附近建立了军事要塞,准备远征西班牙。</p><p class="ql-block"> 可以想见千百年前人们傍依靠双手之功,千石万砖,建成如此壮观之物是何等艰辛,基石块块重达数吨至数十吨,在生产工具极端落后的千百年前,触景生情,由衷敬佩古人用血汗浇铸的辉煌与荣耀。</p><p class="ql-block"> 如今,军事要塞的城墙、主殿已不复存在只保留下城门、瞭望岗楼等遗址。</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一览大西洋的浩瀚和城市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拉巴特始建于12世纪穆瓦希德王朝。一条布雷格雷格河把老城新城一分为二,现存老城为18世界上所建,新城于1912年摩洛哥成为法国保护国后兴建。</p> <p class="ql-block"> 在此可赏大西洋的美景,俯瞰拉巴特港口。偶有飞鸟掠过天际,与漫步的旅人一同,融入这天地间的壮阔与宁静,时光仿佛在此刻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悬崖海景,俯瞰大西洋与内陆大河奔流而来的交汇,欣赏雄伟古城与自然景观互映的壮丽,摩洛哥、法国、西班牙曾在此争来斗去,血汗筑城,血泪交织,乌达雅城堡血淋淋的兵刃历史。</p> <p class="ql-block"> 乌达雅城堡一如古老的守护者,静静地守卫着这座城市,见证了无数世代的更迭。</p> <p class="ql-block"> 站在城堡的平台上感受大西洋吹来的海风,望着布雷格雷格河上的风帆,听着阿拉伯风味的歌曲,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心旷神怡,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了。</p> <p class="ql-block"> 站在平台上可观赏浩瀚的大西洋和布雷格里格河入海口。</p> <p class="ql-block"> 在这平台上,海风拂面,那无边无际的大海尽收眼底。我仿佛能听到大海的诉说,它讲述着这座城堡曾经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此处纯净的大西洋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乌达雅堡建于12世纪,是摩洛哥历史上最悠久的城市防御工事之一。这座城堡曾是穆拉比特王朝的居所,并在后来成为渡船帮首领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 摩洛哥美女好大胆,坐在围墙上观赏海景。此刻的她也成为了我镜头里一道靓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摩洛哥国旗</p><p class="ql-block"> 摩洛哥国旗整面红色,中央一颗绿色五角星,称为“苏莱曼之印”,红色是摩洛哥古国旗颜色,绿色五角星解释是穆罕默德所爱颜色,五角星象征人民对伊斯兰教的集仰,二是五角星为驱病避邪的所罗门护符。</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根据世界图书之都咨询委员会推荐,教科文组织指定摩洛哥拉巴特为2026年“世界图书之都”。</p> <p class="ql-block"> 拉巴特是摩洛哥的四大皇城之一,它是一座千年古城,充满了阿拉伯、伊斯兰和法国的痕迹,是这个地区文化的交汇点。</p><p class="ql-block"> 离开拉巴特后,继续乘车前行,傍晚时到达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p> <p class="ql-block">卡萨布兰卡</p><p class="ql-block"> 哈桑二世清真寺,在海滨大道棕榈树的尽头,亲眼得见大西洋落日余晖的壮丽,它跳跃着,闪烁着,尽情谱写余晖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 夕阳余晖洒在摩洛哥迈阿密海滨大道上,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人们或漫步,或驻足,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 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与电影《卡萨布兰卡》的故事背景地。该市位于大西洋沿岸,兼具阿拉伯传统与现代欧洲风貌,以哈桑二世寺、穆罕默德五世广场等标志性建筑闻名,同时作为非洲重要港口和交通枢纽,拥有北非首条高铁等现代化设施。</p><p class="ql-block"> 卡萨布兰卡位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西南,距离拉巴特88公里。该市濒临大西洋,树木常青,气候宜人,全年气候温和。</p> <p class="ql-block">哈桑二世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站在卡萨布兰卡的海岸线,哈桑二世清真寺以近乎神话的姿态矗立于大西洋的波涛之上。海浪日夜冲刷着它三分之一的基座,乳白色的大理石墙体在落日余晖下泛着圣洁的光晕~据说这源于哈桑二世国王的梦境:真主的宝座应建在水上,以纪念阿拉伯先祖跨海而来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哈桑二世清真寺,作为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位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的大西洋海岸,其中三分之一的建筑矗立在水面上,也称“海上清真寺”。这座宏伟的建筑是由摩洛哥前国王哈桑二世发起并捐资建造的,因此冠名哈桑二世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哈桑二世清真寺,1987年8月开工,耗时7年,耗资近6亿美元,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礼拜殿及广场可容纳10万人同时祈祷,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也是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清真寺,排在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p><p class="ql-block"> 建成后的哈桑二世清真寺从此成为卡萨布兰卡的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 海风轻拂,带来一丝丝凉意,让人感到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傍晚的大西洋,海浪拍打着堤岸,带来一阵阵清凉。</p> <p class="ql-block"> 哈桑二世清真寺,通体采用白色大理石砌成,绿色的琉璃瓦和形状各异的铜饰品镶嵌其间,给庄重的清真寺平添了几分生机。</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卡萨布兰卡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在灯光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主体大殿屋顶可以遥控开启闭合,25扇自动门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正门重35吨,开门不用钥匙,而是使用一组密码,否则就是撬也撬不开。</p> <p class="ql-block"> 哈桑二世清真寺在落日余晖下更显庄严与神圣,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座清真寺不仅是信仰的象征,也是这座城市的文化瑰宝。</p> <p class="ql-block"> 寺内的宣礼塔高达210米,不仅是摩洛哥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宣礼塔。</p><p class="ql-block"> 宣礼员可以乘电梯直达宣礼塔顶,从这里发出的诵经声可以传到市内的每个角落。</p><p class="ql-block"> 哈桑二世清真寺不仅是摩洛哥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伊斯兰文化的新秀与瑰宝,高耸的宣礼塔直指深蓝色的夜空,吸引着全世界的观光客。</p> <p class="ql-block"> 当宣礼塔顶的激光束指向麦加方向,我方才懂得何为“接引天地”的虔诚。</p> <p class="ql-block"> 走进清真寺的大殿,大理石地面光滑如镜,反射着吊灯的光芒,脚下是恒温的大理石地暖,冬季气温降低时,地板可以自动加热;夏季室内温度过高时,屋顶可以在5分钟内打开散热;头顶是重达35吨的钛合金巨门与自动开合的穹顶,现实科技在此与信仰悄然相融。两万五千人的宏大空间里,唯有水晶吊灯的光芒洒在精雕雪松木屋顶上,镂空的几何窗棂将大西洋的粼光剪成满地梅花,时间仿佛在阿拉伯藤蔓纹饰的马赛克墙壁间静止。</p> <p class="ql-block"> 高挑的空间里,悬挂着巨大的水晶吊灯,顶部雕饰精美复杂。光线透过窗户洒入室内,使整个空间明亮通透。</p> <p class="ql-block"> 哈桑二世清真寺,内部的装饰令人叹为观止。精美的拱门设计,石柱上雕刻着细腻的花纹,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匠人的匠心独运。</p> <p class="ql-block"> 大理石拱门犹如巨大的画框,远处天空湛蓝深邃,游人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黄分时分,宣礼声第五十二次掠过海面。信徒们赤足走向洗净厅的莲花喷泉,浪涛声与祷言交织成卡萨布兰卡独有的白与蓝~这既是摩洛哥唯一对非穆斯林敞开的圣殿,也是一座城市用信仰在海洋与尘世之间锚定的灵魂坐标。</p> <p class="ql-block">大殿外两侧的回廊立柱气宇轩昂。</p> <p class="ql-block"> 清真寺大殿外墙、大门有许多精美的雕塑和其他装饰。</p> <p class="ql-block"> 这些宏伟的建筑矗立在广场周围,不仅展现了摩洛哥的传统建筑风格,也融合了现代元素,使其更加独特。</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宗教、传统的建筑风格与现代化建筑设施,给人留下奢华与神秘的美好印象。</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卡萨布兰卡一个著名的景点,一些重要的建筑位于周围,包括市政厅、法国领事馆、法院大楼等。</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五世广场</p><p class="ql-block"> 又称为摩洛哥鸽子广场,位于卡萨布兰卡市中心,是该市的地标性公共空间,因常年聚集大量鸽子而被游客称为“鸽子广场”。广场周边环绕着融合法式与摩洛哥风格的殖民时期建筑,是城市行政与文化中心,也是游客体验当地风情的热门地点。</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到达时间已是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只能在夜幕下欣赏一下此地的灯光秀了。</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中央是一个漂亮的喷泉,夜幕下喷泉池水柱轻扬,五彩斑斓的灯光映射下,也很出彩……</p> <p class="ql-block"> 至此,摩洛哥的游览行程已全部结束,西葡十摩洛哥之旅的十五天行程即将结束。晚餐后,我们入住卡萨布兰卡市的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将从卡萨布兰卡(航班GF142 CMNBAH 0900 1800//GF124 BAHPVG 2150 1200+1)飞赴巴林转机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返回温馨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巴林转机返回上海(浦东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巴林机场之景</p> <p class="ql-block"> 摩洛哥,这片承载千年文明的土地,孕育了无数辉煌的历史遗迹。在四大皇城之中,拉巴特作为今日的首都,以其独特的文化气质与历史积淀,成为摩洛哥文明的重要缩影。而在这座城市的心脏地带,哈桑塔巍然矗立,成为拉巴特最耀眼的象征。穆罕默德五世陵墓,一边是现代的陵墓,一边是古老的宣礼塔,形成有趣的对比。拉巴特,海滨之城,北大西洋的海浪在这里狂舞,干净整洁的街道,也是最让人感到放松的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 摩洛哥,一个被茫茫大西洋、蔚蓝的地中海和广袤的撒哈拉包围的国度,风尘滚滚的撒哈拉沙漠,美艳的摩洛哥王妃,三毛前世的淡淡乡愁,电影里的《卡萨布兰卡》,地中海边的童话世界,《碟中谍5》的拍摄地……</p><p class="ql-block"> 再见了,卡萨布兰卡,一个名字就能让人深刻入心的地方!再见了摩洛哥,一个给我们惊喜连连的国度!</p><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世界那么大,我们要去看看!期待下一次的诗与远方!</p><p class="ql-block"> 谢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