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桥

006

<p class="ql-block">今天经过近二小时的车程,到达溧水天生桥景区,这是第六次茅山群主大会系列活动第一站,进入景区步行了十几分钟,下坡到游船码头,乘游船浏览胭脂河、观看天生桥、欣赏二岸风光。全程二十分钟。</p> <p class="ql-block">天生桥位于南京市溧水区洪蓝街道天生桥路500号,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该桥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系朱元璋为沟通南京与两浙漕运,组织数十万民工采用"焚石凿河"法开凿胭脂河时形成的巨石桥,现存北桥长34米、宽9米,桥面距水面35米,被誉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水运奇观。</p><p class="ql-block">胭脂河因开凿时岩石呈紫红色得名,两岸峭壁构成"江南小三峡"景观。现存运河全长7.5公里,保留明代"焚石凿河"历史遗迹,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及金陵新四十八景"凝脂沉霞"所在地。</p><p class="ql-block">胭脂河开凿于明洪武年间,北至秦淮河口,南达洪蓝埠入石臼湖,全长7.5公里。此河的开凿,沟通了南京与两浙地区的漕运。河道最深处35米,底宽10余米,上部宽20多米,其工程的艰巨,耗资的巨大,都是当时水利建设中罕见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乘游船游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胭脂河是朱元璋为沟通江浙漕运而开凿的一条著名的人工运河,1393年,朱元璋派崇山侯李新到溧水“督视有司开凿胭脂河”。李新组织两省数万民工,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焚石凿河十五华里,上接石臼湖,下连秦淮河。</span>在胭脂河开凿时,工匠们选择石质坚硬、地势较高的地方作为县城向西的通道。“以巨石面留为桥,中凿石孔十余丈,以通舟楫,桥因势而成。”故名“天生”。河成之后,将一巨石下方凿开,石下可通舟楫,这就是著名的天生桥。在人工运河上留石为桥,实是当年工匠们的创举,可惜南桥早在1528年崩塌,仅余现在的北桥。</p><p class="ql-block">天生桥桥长34米,宽9米,厚8.9米,桥面离水35米。乘船进入胭脂河,只见两岸怪石高悬,绝壁危岩,一条巨石横跨两岸,十分壮观。石桥横跨两岸,构成“长虹卧波”天然美景,从此天生桥闻名遐迩,因河两岸险峻、陡峭、秀丽、幽深,素有“江南小三峡”之称。</p> <p class="ql-block">天生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