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躯体化症状

涵香心理

<p class="ql-block">  来自微信视频号整理出来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   解决【躯体化症状】</p><p class="ql-block"> 觉察心理共生与麻木是关键</p><p class="ql-block"> 躯体化、共生与解离是一条令人心碎的恶性循环链,它讲述了一个灵魂如何为了爱与链接,不得不隐藏真实的自己,最终让身体承担了所有沉默的重量,然而身体的症状,也是心灵发出的最深切的求救信号。</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越来越频繁地遇到这样的来访者,他们频繁地感到头痛,莫名的肠胃不适,长期疲劳或者心慌心悸,但反复医学检查,却找不到明确的器质性病变。</p><p class="ql-block"> 他们并非无病呻吟,而是正体验着一种真实的痛苦,一种心理冲突通过身体发出的呐喊,这就是躯体化。</p><p class="ql-block"> 而通往理解这条身心纽带的钥匙,正深藏于两个关键的心理状态之中,共生与麻木。</p><p class="ql-block"> 1、躯体化,无法言说的心灵用身体说话。</p><p class="ql-block"> 个体经历了情绪上的痛苦或冲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心理内容无法被意识接纳,或者用语言表达,于是只能通过自主神经系统,以身体症状的形式泄露出来。</p><p class="ql-block"> 它就像一座电路的保险丝,当情绪负荷过载时,心理的保险丝熔断,电流(痛苦)便改道,“烧毁”了身体的电器。</p><p class="ql-block"> 这些电器可能就包括关于大脑和情绪有关的各个脑区,比如说杏仁核、下丘脑、岛叶等等。</p><p class="ql-block">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绪上的痛苦被无意识化,没有办法去言说和表达,我们不得不提到共生的枷锁。</p> <p class="ql-block">  2、共生的枷锁,当“我们”吞噬了“我”</p><p class="ql-block"> 在许多文化,尤其是强调集体与家庭的东方文化中,一种名为“共生”的关系模式是许多心理问题的温床。</p><p class="ql-block"> 共生在母婴初期是健康的必须的状态,但是如果个体一直处在共生的状态,没有完成自我的分离,形成自我意识,就会导致自我与他人,尤其是父母形成病态的共生。</p><p class="ql-block"> 表现为边界模糊不清,个体的价值感、情绪、身份无法维系于关系之中。</p><p class="ql-block"> 比如说,你可能常常会感到,</p><p class="ql-block"> “你必须成绩优秀,妈妈才会开心”,</p><p class="ql-block"> “你选择这个专业,会让整个家族失望”,在这种关系中,表达负面的情绪,比如说愤怒、失望、悲伤,或者拥有与家庭期望不同的梦想,都会被视为对关系的背叛。</p><p class="ql-block"> 于是个体面临一个残酷的二元选择,如果表达真实的自我,可能面临关系断裂和恐惧,无意识中会害怕自己被抛弃,被指责,感到愧疚感。</p><p class="ql-block"> 另外一个就是,为了维持关系的和谐,去压抑真实的情感和需求。绝大多数人出于生存的本能会选择后者,而那些被压抑的情感会慢慢堆积,形成巨大的愤怒,委屈、悲伤和绝望,它们会去到哪里呢,它们并未消失,由于找不到通往语言的出口,它们便转向了另一个通道——身体。</p><p class="ql-block"> 持续的头痛可能是无法表达的愤怒,胃肠不适可能是无法消化的压力,心慌心悸可能是对窒息性的关系的恐惧,肩背部的疼痛可能是背负着巨大责任的紧张。</p><p class="ql-block"> 躯体化于是成了在共生关系中,一个忠实而痛苦的替罪羊,它用症状维系着关系的表面和谐,同时也在无声地控诉着这种和平的代价。</p> <p class="ql-block">  3、麻木的防御,切断感觉,以维持心理的舒适感。</p><p class="ql-block"> 如果共生的压力持续存在,远超个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另一种更极端的防御机制便会启动,心理学称为解离,或者是我们常常说的麻木。</p><p class="ql-block"> 麻木是一种心理上的全线撤退,个体为了免于承受那无法承受的痛苦,于是在情感上关机,切断了与自身感受的链接,但是,这会导致个体感受到空虚、疏离,像活在一层玻璃罩里,看着自己的生活却无法投入。</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种聪明的生存策略,也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用“感受不到痛苦”交换了“感受一切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解离或者麻木、躯体化常常一并出现,共生的压力导致无法言说的痛苦,痛苦引发躯体化症状,如果症状仍不足以缓解痛苦,则最终启动解离,让情绪和身体感觉同隔离。</p><p class="ql-block"> 最终,一个人可能只能感受到身体的痛苦,也就是躯体化,而感受不到内心的情绪,只是一种麻木,成为了一种极度割裂而绝望的存在状态,仿佛活着,却不再真切的体验生活。</p> <p class="ql-block">  4、打破循环,从身体倾听心灵的呐喊。</p><p class="ql-block"> 理解躯体化、共生与麻木之间的关系,为身心的疗愈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治疗的目标并非简单的消除症状,而是</p><p class="ql-block"> 第一,为情绪证明。</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安全的空间,让自己去感受到被压抑的情绪。</p><p class="ql-block"> 比如说这是我的愤怒,这是我的悲伤,你有权利去拥有它们,不必为此感到羞愧。</p><p class="ql-block"> 第二,建立边界,温柔地帮助自己,在心理上完成分离个体化,区分我的需求和你的期望,学习在保持链接的同时说不。</p><p class="ql-block"> 第三,身心重新连接。</p><p class="ql-block"> 通过正念、身体扫描等技术,帮助自己安全地、一点点地重新接触自己的身体感受,将麻木的解离状态,逐渐转化为能够涵容情绪的体验状态。这需要从认知的角度,找到一种不带评判的感觉,同时在身体的体验中,不断地去提高感受的灵敏度。</p><p class="ql-block"> 第四,翻译症状。和你的治疗师一起探索,这个症状它想替你说什么,它在你的人生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曾经是怎样的帮助你,而如今你要怎样去看待它。</p><p class="ql-block"> 躯体化、共生与解离是一条令人心碎的恶性循环链,它讲述了一个灵魂如何为了爱与链接,不得不隐藏真实的自己,最终让身体承担了所有沉没的重量,然而,身体的症状也是心灵发出的最深切的求救信号,它是在用另一种语言告诉我们,是时候倾听那些被禁止言说的话语,是时候打破那些令人窒息的情感融合,是时候从冰冷的麻木中苏醒,重新拥抱那个真实的、脆弱的,也是完整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健康,并非从此身心无恙,也不仅仅是服用药物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当你的心灵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身体就不必再替它呐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