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第二故乡:黑龙江省集贤县笔架山农场

徐伟良

<p class="ql-block">2017年9月1日,天气晴好。我们一行10人,从宁波出发,开始了重返梦萦魂牵之第二故乡的行程。</p><p class="ql-block"> 四十八年前,带着纯真与激情,带着理想与希望,我们告别亲人,远离家乡,奔赴漫天冰雪的北大荒,共同揭开了知青人的序幕,成为黑龙江省集贤县笔架山农场的一名职工,后来又先后参加由公安部 “ 五七战校 ” 负责的位于农场场部的笔架山造纸厂的筹建工作,并成为厂里的技术工人。时光飞逝,白驹过隙,悠悠岁月,似水流年,匆匆过客,时聚时散,千千世界,沧海桑田。四十八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梦萦魂牵那一片广袤的黑土地,也非常想念那曾经与我们一起共同奋斗的北方知青朋友。同时,我们也十分珍惜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它不仅成为我们人生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而且也影响了我们的一生。难忘的北大荒!难忘的黑土地!难忘的青春岁月!</p><p class="ql-block"> 我们于晚间抵达哈尔滨太平机场,并下榻在松花江畔防洪纪念塔对面的宾馆。</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我们来到久违的松花江畔散步观景,恰遇在江畔参加陡步大赛的企业职工们。</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畔的晨景之掠影一</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畔的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位于著名的中央大街北端,为纪念哈尔滨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洪水而建,1958年建成,由中苏专家共同设计。塔高22.5米,塔基标注历史洪水水位,塔身浮雕展现抗洪场景,周围环绕21孔围廊,是哈尔滨的精神象征、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防洪胜利纪念塔21孔围廊</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畔晨景之掠影二</p> <p class="ql-block">9月2日早上,我们吃好早饭,在刚出宾馆不远的抗洪胡同里就撞上了急匆匆来看望我们的王大成、曹健夫妇,傅国强师傅和祁英霞等北方老荒友。久别重逢,朋友相见,心潮澎湃,百感交集。</p><p class="ql-block"> 在哈市的笔架山知青大成夫妇,以朋友兼东道主身份在哈尔滨盛情接待我们,并陪同我们北下笔架山农场。从莲江口支援造纸厂的傅国强师傅携夫人全程陪我们同行,现居江苏镇江的笔架山知青魏秋华在哈尔滨与我们会合后也一起北下。😀😂😇</p> <p class="ql-block">在松花江畔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9月2日中午,曹健、大成夫妇在具有地道东北风味的民安街 “ 李家猪蹄 ” 饭店为我们接风,部分正在哈市的笔架山知青和我们欢聚一堂,举杯同乐,共叙友情。东北特色菜肴摆满特大圆桌,不仅丰盛而且色香味俱全。南北知青朋友边吃边喝边唠,此时倍感心情愉悦再无其他诉求。</p> <p class="ql-block">在 “ 李家猪蹄 ” 饭店举办的接风午宴之视频</p> <p class="ql-block">魏美女尽显高超摄影技巧,徐书生扭转脑壳对准镜头。</p> <p class="ql-block">众人鼓掌为哪般?大家不妨猜猜看!</p> <p class="ql-block">后成为哈尔滨建筑大学同门学子的荒友徐伟良、韩谊农和老朋友周海祥谈笑风生。</p> <p class="ql-block">昔日赴吉林学技艺三后生,今朝返农场访朋友三伙伴。</p> <p class="ql-block">兴高采烈地漫步在哈尔滨繁华的大街上,并且准备去观赏圣 . 索菲亚大教堂,欣赏中央大街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的圣 . 索菲亚大教堂位于道里区,系典型的拜占庭建筑风格,始建于1907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对外开放,展示城市历史与建筑艺术。</p> <p class="ql-block">圣 . 索菲亚教堂的标志性特征是巨大的洋葱头穹顶( 穹顶高48.55米 ),统率分布在四翼的帐篷顶,形成主从式布局。墙体采用清水红砖,钟楼悬挂7座乐钟,可奏出完整音阶。教堂最初为沙俄随军教堂,历经1907年木结构初建、1923年砖石重建,1932年落成后成为俄罗斯远东最大的东正教堂。</p> <p class="ql-block">离开圣 . 索菲亚大教堂,漫步进入中央大街,欣赏夜景。</p> <p class="ql-block">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的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胜利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等多种欧式风格的市级保护建筑13栋。</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旧称 “ 中国大街 ”,那时,街道上主要是外国人经营的商店。在1925年中国政府收回哈尔滨的市政政权后,中国大街于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街。</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的主要景点有松花江防洪胜利纪念塔、马迭尔宾馆、哈尔滨教育书店( 原松浦洋行 )、万国储蓄会旧址、犹太国民银行旧址等。此外,中央大街还拥有西餐节、老街音乐会等旅游文化活动。多部影片也曾在此地进行过拍摄、取景。譬如,电视连续剧《 夜幕下的哈尔滨 》里面的马迭尔宾馆等。</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是亚洲最长、中国最早的步行街,1986年,中央大街被确定为保护街路,并于1997年6月将其改造为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2006年,中央大街被评为哈尔滨的名片;2012年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23年11月,中央大街被确认为第三批 “ 全国示范步行街 ”。</p> <p class="ql-block">防洪胜利纪念塔附近的夜景掠影</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夜景掠影之视频( 网友拍摄 )</p> <p class="ql-block">由于没有机会观赏中央大街的白天景象,现借用网友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略作展示。</p><p class="ql-block"> 中央大街被誉为 “ 亚洲第一街 ” 和 “ 露天万国建筑艺术博物馆 ”。其全长1450米,宽21.34米,人行道面积12741平米,总面积18547平米。街道由87万块花岗岩方石( 面包石 )铺成,每块价值1银元,历经百年仍坚固如初。</p><p class="ql-block"> 南北走向的中央大街街道以北端的 “ 西头道街 ” 为起点,依次编号至南端的 “ 西十五道街 ”,共15条横向( 西东向 )街道。</p><p class="ql-block">照片1: 中央大街南端之门</p><p class="ql-block">照片3: 万国储蓄会旧址,建于1925年,砖混结构,仿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爱奥尼柱式山花是其标志,现为六桂福珠宝商场。</p> <p class="ql-block">照片1: 位于西十四道街的二十三号公馆酒店。</p><p class="ql-block">照片2: 阿格洛夫洋行旧址,建于1926年,砖木结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照片3: 中央大街指示碑</p> <p class="ql-block">照片1: 巴拉斯旅馆旧址,建于1930年,砖混结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照片2: 肖克庭院是中央大街上的重要历史性地标,始建于1910年,以对中央大街面包石的研发与铺设作出贡献的俄罗斯工程师肖克而命名。</p><p class="ql-block">照片3: 哈尔滨犹太人活动旧址群之犹太国民银行旧址,1923年开业,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现为珠宝商铺,保留罗马柱与穹顶。</p> <p class="ql-block">1906年由犹太商人建造的马迭尔宾馆,砖混结构,呈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立面造型简洁流畅,内部装饰豪华典雅,曾作为 “ 新政协筹备活动旧址 ”,许多名人居住过,是老街历史的见证者。露台为马迭尔阳台音乐会( 敷而佳之夜 ),是热门拍照打卡地,如照片2~3所示。</p> <p class="ql-block">马迭尔阳台音乐会之视频( 网友拍摄 )</p> <p class="ql-block">照片4: 哈尔滨教育书店~原松浦洋行旧址,砖混结构,巴洛克为主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1909年建成,以植物形态装饰和穹顶为特色,现为书店与文创空间。</p><p class="ql-block">照片5: 建于1922年的万国洋行旧址,砖混结构,集仿式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照片6: 哈尔滨犹太人活动旧址群之秋林洋行道里分行旧址,1916年兴建,1919年落成。砖混结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照片1: 始于1901年的老字号塔道斯西餐厅,原联谊饭店旧址,建于1907年,砖木结构,仿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照片2:始建于1900年的秋林 . 里道斯,主售正宗哈尔滨红肠。</p><p class="ql-block">照片4: 位于西三道街的老字号店、哈尔滨范儿~ 老厨家。</p><p class="ql-block">照片5: 位于西头道街的道里秋林公司旧址,建于1910年,曾为秋林洋行五金日用品商店。砖木结构,仿文艺复兴式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照片6: 中央大街北端的交通警移动岗亭</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中央大街的昼景掠影之视频( 网友拍摄 )</p> <p class="ql-block">9月3日早餐后,我们从哈尔滨出发,乘坐高速大巴前往笔架山农场场部。</p><p class="ql-block"> 中午,在途中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p> <p class="ql-block">当日下午,我们南北荒友一行15人回到了第二故乡,受到了早已排队等候在高速公路隔离带一侧的笔架山知青朋友们的热忱欢迎。大家热烈握手,相互拥抱,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原农场机修厂大院,笔架山的荒友们举办了十分隆重的 “ 欢迎浙江知青重返第二故乡 ” 的接风晚宴。老荒友姜成勇主持晚宴,刘杰三代表第二故乡荒友作了热情洋溢的欢迎发言,回乡知青代表徐伟良致答谢词。四十八年后的再会,太多的回忆,太多的倾诉,太多的感慨,太多的如果 …… 朋友啊!朋友!夜色迷人,莫忘今宵!</p> <p class="ql-block">刘杰三致热情洋溢的欢迎词。</p> <p class="ql-block">出席接风晚宴的笔架山知青大团圆。</p> <p class="ql-block">南北知青朋友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大抄纸车间部分南北朋友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两对幸福伴侣</p> <p class="ql-block">飘逸着浓郁清香的北大荒高粱酒温暖了我们的心田,兄弟们举杯畅饮,叙友情回眸青春,不亦乐乎不亦醉乎!</p> <p class="ql-block">姐妹们举杯畅饮,忆青春沧桑岁月,不亦乐乎不亦醉乎!</p> <p class="ql-block">兄弟情深!</p> <p class="ql-block">兄弟感情深,那就一口闷!</p> <p class="ql-block">姐妹情深!姐妹感情深,也要一口闷!</p> <p class="ql-block">兄弟姐妹情深!</p> <p class="ql-block">修饰一新的笔架山火车站,曾经是我们北南来回的人生驿站。</p> <p class="ql-block">幸福桥上也已经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脚印。是呀!瞧瞧下面那些老照片!曾经青春年少的我们,那时也是男俊女靓,倜傥潇洒,千娇百媚呀!回想当年,我们也曾与天奋斗与地奋斗,豪情满怀不辞劳苦,风雨兼程历尽艰辛。黑土献青春,造纸洒汗水。日日夜夜,月复一月,点滴往事,铭记心扉。几多痛苦,几多惆怅,天地轮回,人生如梦。真是有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就在身边。让我们珍惜友谊,关爱生命,与时俱进,永葆青春,健康快乐,一生平安。</p> <p class="ql-block">正值青春年少的造纸厂北京、浙江和笔架山知青朋友。</p> <p class="ql-block">由来自北京、浙江和笔架山的知青以及本地师傅组成的机修大车间技术工人。</p> <p class="ql-block">造纸厂的文艺宣传队</p> <p class="ql-block">照片1: 北京、浙江和笔架山知青与公安部下放干部在一起。</p><p class="ql-block">照片2: 北京、浙江和笔架山知青与工人师傅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浙江知青和北京知青张玉杰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笔架山知青和北京知青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照片1: 笔架山知青和原农场管理干部在一起。</p><p class="ql-block">照片2: 在外地造纸厂参加技术培训。</p> <p class="ql-block">照片1: 笔架山知青四朵姐妹花</p><p class="ql-block">照片2: 北京知青任健黎、李建军。</p><p class="ql-block">照片3: 北京知青张玉杰、滑莹和浙江知青叶淑云。</p> <p class="ql-block">照片1: 浙江知青郑玉翠和叶淑云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照片2: 返城后的部分北京知青在首都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照片1: 笔架山知青朱艺扮演京剧《 红灯记 》里的主角李铁梅。</p><p class="ql-block">照片2: 笔架山知青妈妈</p> <p class="ql-block">2004年8月,我随曾经在公安部 “ 五.七 ” 战校五队( 良种站 )支边的部分杭州知青首次重返笔架山农场,和造纸厂机修车间的北方朋友和抄纸车间的赵杰、郑伟夫妻等,在总场广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北京知青朋友们欢迎浙江知青叶淑云和笔架山知青曹健。</p> <p class="ql-block">照片1: 北京知青的小型聚会</p><p class="ql-block">照片2: 浙江知青在宁波欢迎北京和笔架山的知青朋友。</p> <p class="ql-block">9月4日早上~上午:</p><p class="ql-block">照片1: 返乡荒友傅其达、周海祥在已经夷为平地的原造纸厂旧址,黙黙地追寻着曾经留下的历史足迹。</p><p class="ql-block">照片2: 笔架山农场场部的街景也是留驻在我们的脑海里那永远都抹不去的追思。</p><p class="ql-block">照片3: 重游笔架山水库。</p> <p class="ql-block">9月4日上午,重游笔架山水库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临近中午,在新建的黑龙江省双鸭山监狱办公大楼前,留下我们晚年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9月4日中午,返乡宁波知青举办答谢午宴,衷心感谢笔架山知青朋友的热忱接待和深情厚谊。昨晚从佳木斯、双鸭山和福利屯等地回来的笔架山知青和现在还住在笔架山的知青们悉数到场,围坐了满满六大桌,继续推杯换盏,喝酒吃菜,边喝边聊,边吃边唠,亲情友情,幸福满满。</p> <p class="ql-block">照片1: 傅其达发表了情深意切的答谢感言。</p><p class="ql-block">照片2: 举杯共祝兄弟情、姐妹谊天长地久。</p> <p class="ql-block">照片1: 为兄弟情再干一杯!</p><p class="ql-block">照片2: 为姐妹情再干一杯!</p> <p class="ql-block">出席笔架山造纸厂南北知青聚会活动的部分朋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9月4日晚上,昔日知青荒友在笔架山鸿福老菜馆的聚餐活动。</p> <p class="ql-block">在鸿福老菜馆举行的聚餐活动之视频</p> <p class="ql-block">9月5日中午,造纸厂机修车间笔架山回族知青马超夫妇在集贤县城福利屯宴请朋友。</p> <p class="ql-block">在9月5日的送别晚宴上,南北知青朋友们又欢聚一堂。</p> <p class="ql-block">9月6日早晨,我们在笔架山农场度过了温暖愉快的二天三夜,就要和一早前来送行的北方知青朋友们握手道别了。此时,我们不免百感交集,眷恋之意、惜别之情难以言表。是啊!相聚的时光实在是太过短暂,想说的话语远远还没有唠完,要叙的旧情确实也没有诉尽,该喝的美酒同样也没有喝够!朋友情,知青谊!朋友啊!朋友!请噙着惜别的泪水,请留住告别的话语。只有一句话,久久地萦绕在我们的耳边:“ 老朋友老战友,好兄弟好姐妹,珍重,保重,来年再会!”</p> <p class="ql-block">南北的知青兄弟姐妹们在这即将暂时分别的时刻,纷纷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当日中午11时,我们乘坐的中巴车途经佳木斯辖下的同江市,我在 “ 北大荒欢迎您 ” 的巨幅指示牌下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 下午1时左右,中巴车在黑瞎子岛高速服务区稍事休息。</p> <p class="ql-block">下午2点,大巴车驶入佳木斯下辖抚远市,并且我们很快就进入中俄边境黑瞎子岛中方区域。</p> <p class="ql-block">接着,游览岛上的旅游景点东极岛景区。</p><p class="ql-block"> 东极宝塔,建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下辖抚远市黑瞎子岛极角、中国最东部,东经134度、北纬45度。距江边694米,距国境线中国一侧1.3公里,是名符其实的 “ 东极 ” 地标。它与国境线俄罗斯一侧的东正教堂适度保持10公里距离,减缓对峙效果,避免边界纷争。</p> <p class="ql-block">东极宝塔区设太极图案圆形广场,广场直径171米,代表着黑瞎子岛回归的171平方公里领土;广场两个极点分别布置龟和麒麟;广场还布设60根青石盘龙浮雕柱,周边的56根代表中华56个民族,另有4根擎天精雕龙柱设置在塔基的四角。</p><p class="ql-block"> 东极宝塔采用八角形塔身,汉唐风格。9层塔高81米,6度收分,塔的基座为40X40米的方形,两层叠起,享有 “ 东方第一塔 ” 的美誉,如照片1~4所示( 网友拍摄 )。</p> <p class="ql-block">东极宝塔也接近全岛中心,可以尽览黑瞎子岛湿地风光,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全貌,黑龙江、乌苏里江和乌苏大桥等景观。</p><p class="ql-block"> 近40米高的东极极标雕塑矗立在东极广场的中央,吸引游客们纷纷前来打卡。无论从哪个方向看,东极极标雕塑都呈现出完整的 “ 東 ” 字造型。这里既是观赏江边日出的理想之地,又是隔江眺望俄罗斯小镇,感受边境风光的绝佳之处。</p> <p class="ql-block">中俄边境之乌苏里江流域</p> <p class="ql-block">中国东方第一哨 ~ 乌苏镇哨所</p> <p class="ql-block">东方第一哨所外围掠影</p> <p class="ql-block">从中俄边境抚远口岸出发,乘坐渡轮是前往对岸俄方边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的唯一方式。清晨5点半从抚远码头出发,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就可抵达,每隔45分钟就有一班船。我们于9月7日早上8点,办理通关手续后进入了哈巴罗夫斯克。</p> <p class="ql-block">哈巴罗夫斯克是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首府、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这里本是中国领土,原名伯力。1860年11月14日,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 中俄北京条约 》,将包括伯力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沙俄帝国,并以17世纪沙俄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的头目叶罗菲 . 哈巴罗夫的名字将伯力改名为 “ 哈巴罗夫斯克 ”。</p><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游览离通关口岸不远的阿穆尔河畔公园。</p><p class="ql-block">照片2: 沙俄侵略中国头目哈巴罗夫之雕塑</p> <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来到了哈巴罗夫斯克的列宁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俄罗斯仅存的四座列宁雕像之一,周围分布着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东正教教堂和二战胜利纪念园。在广场,你可以与悠然自得的鸽子群亲密接触,感受这份宁静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巍峨壮观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金顶东正教大教堂是哈巴罗夫斯克的标志性建筑,它被誉为俄罗斯第三大东正教教堂,如照片1所示。教堂对面,有一个庄严的二战胜利纪念广场。广场中央,一座纪念墙静静地矗立着,上面隽刻着原苏联在二战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名字。而在广场的一角,永不熄灭的圣火静静地燃烧,象征着烈士英灵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哈巴罗夫斯克的圣母升天大教堂,也称为蓝顶教堂,如照片1所示。它坐落于列宁广场附近的共青团广场,是一座典型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它以其独特的蓝色穹顶和庄重氛围,成为了阿穆尔河畔的一处靓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列宁广场上的列宁雕像</p> <p class="ql-block">列宁广场上的喷泉和广场一侧掠影</p> <p class="ql-block">晚上要下榻的宾馆之附近的风景带</p> <p class="ql-block">宾馆后面的哈巴市江边公园之黄昏风光</p> <p class="ql-block">在哈巴罗夫斯克下榻的红河子度假村酒店之夜景,它位于黑龙江畔。</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在红河子度假村酒店拍摄的江边花园之掠影一</p> <p class="ql-block">位于红河子度假村酒店、曾经的满洲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囚禁之处,它承载着一段不寻常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江边花园之掠影二</p> <p class="ql-block">江边花园之掠影三</p> <p class="ql-block">红河子度假村酒店附近的建筑物之掠影</p> <p class="ql-block">哈巴罗夫斯克是中国商品进入俄罗斯的重要集散地。</p> <p class="ql-block">哈巴罗夫斯克火车站和车站广场</p> <p class="ql-block">车站广场的景色之掠影</p> <p class="ql-block">9月8日下午,从哈巴罗夫斯克返回到抚远市,并准备在晚间坐火车去哈尔滨。</p> <p class="ql-block">9月9日上午,我们一行13人从中俄抚远边境口岸返回哈尔滨。傅国强夫妇在著名的 “ 关东大院 ” 饭店为我们举办了告别午宴,部分在哈市的笔架山知青参加午宴,再一次和我们相聚一堂,举杯畅饮。</p> <p class="ql-block">在答谢晚餐上,我们和部分笔架山知青作暂时的告别。再见了第二故乡!再见了北大荒!再见了黑土地!</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拍摄的松花江畔之掠影。</p> <p class="ql-block">防洪胜利纪念塔斜对面的夜景之掠影</p> <p class="ql-block">9月10日下午,天气晴好,我们一行10人回到了宁波。晚上,我们与程万方夫妇、徐建新、郑玉翠、宋翠英等朋友一起在饭店聚餐。</p><p class="ql-block">聚餐之视频一</p> <p class="ql-block">聚餐之视频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