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家轩<br>指导老师:灵儿<br>指导老师美篇号:156893800<br>图/网络(感谢原摄影老师) <p class="ql-block"> 这样的一组镜头你也许并不陌生:在超市打折抢购区只剩最后几件时,总有不少人推搡插队;在购买火车票只剩最后几张票时,人们却不顾一切涌向售票窗口;同学,朋友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互不相让,结果造成两败俱伤……</p><p class="ql-block"> 太多的争抢场面,让我看到了人们<span>谦</span>让之心的缺失。</p><p class="ql-block"> 孟子曰:“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蔺相如与廉颇都是大将,本应相辅相成,却因为意见不合,导致蔺相如经常称病不上朝,后来,因为廉颇自我意识到爱国者不拘小节,内斗只会让国家陷入危难,于是他选择了上门负荆请罪。</p><p class="ql-block"> 这只是小<span>量</span>,我相信只要自我意识到位,人人都应该可以做到。</p><p class="ql-block"> 夏部族的禹治水有功,舜经过他对禹的考察,将首领之位辞让给禹,形成“选贤与能,天下为公。”这是大让,将皇位拱手让人,这等胸怀是何等宽广啊!</p><p class="ql-block"> 我曾看过一则新闻,一位七岁的小孩不看红绿灯,横穿马路,一位年轻叔叔见状二话不说,直奔马路,将这位小孩完好无损<span>地</span>带到了安全地带。</p><p class="ql-block"> 这是生死攸关的<span>时刻</span>,这位年轻的叔叔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弱者,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p><p class="ql-block"> 辞让,是人类最伟大、高尚、美好的品德,犹如闪亮的钻石,镶嵌在人类精神这条璀璨的项链上。然而,辞让并非一味的无原则退让。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对现实不满,选择不辞让,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式,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使之后来在此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老子在政治上也对现实不满,于是也选择不<span>仕</span>让,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他们都为后来的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辞让,是生活中对他人的尊重。宽度只容一人行走的石<span>礅</span>桥上,我将与一位行人迎面相遇。此时,我应站在桥的另一头等候对方先过,这才是辞让。</p><p class="ql-block"> <span> 谦</span>让,是生活中对他人的关爱。看到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站在购物窗口旁,你应该放慢脚步,让对方先行,并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才是<span>谦</span>让。</p><p class="ql-block"> 辞让,是生活中对自我的洗礼。在超市打折抢购区,人们推搡插队,在火车站人们不顾一切的涌向售票窗口时,在与同学因为一些小事争吵时……学会辞让。得理而让人,就如同你为自己在春风里种下一朵鲜花,会让你的心灵得以芬芳;学会礼让,得理而饶人,就如同黑暗里为自己点亮了一盏明灯,将照亮你灵魂前行的路,让你的人生充满无限光明。</p><p class="ql-block"> 辞让,礼之端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