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晨光初绽,书声琅琅。当第一缕晨曦漫过教室窗棂,临沂第二十中学七年级一分部年级精致管理--早读综合会已伴着清脆的诵读声拉开帷幕。为探寻早读育人的最优路径,全体班主任与语文、英语老师早早齐聚,以细致的观察、专注的倾听,解锁晨光中的教育密码,第一次我们随机走入七年级1班和11班两个班级进行观摩学习。</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书包整理、作业上交、坐姿端正、专注朗读”——这十六字口诀已成为年级学生每日到校后的行动指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入校第一件事就是让</span>作业“排队”,分类待检,教室门口的长桌成了作业的“专属通道”。作业检查从提前一天下午的书包整理开始,最外侧放需要上交的作业,其次是早读内容,最后才是其他书籍。学生入校后在教室门口拿出作业,规定的顺序叠放整齐,这大大提高了收交作业的效率,也便于老师第一时间检查批改作业,我们年级数学老师门口批改作业已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早读课上,同学们身姿挺拔、精神抖擞,手中课本端正摆放,清脆响亮的诵读声穿透教室,时而激昂如“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而温婉似“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将少年意气与书卷雅韵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老师们的目光不仅追随着同学们的诵读状态,更聚焦于细节之处:课桌上学具摆放井然有序,桌洞内物品全部分门别类,用资料袋分装,桌面书本、文具各归其位,书包全部统一方向用挂钩挂置;教室后门卫生工具摆放成一条线,处处点缀着细节精致管理的理念,每一处布置都透着班级的独特匠心,让“环境育人”的理念悄然落地。</p> <p class="ql-block">“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近距离的观察中,老师们时而驻足倾听,捕捉同学们诵读中的亮点;时而定睛查看,留意学生坐姿、翻书速度等细节;时而低声交流,分享对班级管理、早读设计的思考。走进1班的教室,英语金志艳老师的师友互助模式已进入早读课堂,师友互助是我们年级数学老师的看家法宝,现在慢慢进入其他学科和老师的课堂,甚至走进了早读的检查中。</p> <p class="ql-block">“1+1”师友结对模式是我们年级数学组发起的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师友”小组,即一名“学师”搭配一名“学友”。“学师”由学科表现优秀的同学担任,负责带领“学友”共同进步。现在走进我们的早读,<span style="font-size:18px;">早读不再是“一人读,众人和”的单一模式,而是变成了“师友结对,互查互促”的生动场景。</span></p><p class="ql-block">1班自创“三步”互助检查法:</p><p class="ql-block">1. 独学自研:学生先自主朗读、背诵指定内容,圈点勾画重点难点。</p><p class="ql-block">2. 师友互查:“学师”提问“学友”重点字词的读音、释义或课文背诵情况,“学友”也可向“学师”请教疑惑之处。</p><p class="ql-block">3. 教师抽查:老师随机抽查掌握情况,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补充,形成良性竞争氛围。</p> <p class="ql-block">现场会尾声,年级段主任结合观察情况做总结发言,为后续教学工作指明方向。他强调,语数英作为核心学科,课时占比高、育人责任重,必须明确“思想引领、能力提升、习惯养成”的三维培养目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学生在知识掌握、习惯养成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全体教师需秉持“抓细节、抓反复、抓落实”的原则:从握笔姿势、书写规范等小事抓起,对反复出现的问题耐心引导,将教育要求落到每一堂课、每一个学生身上。同时,他呼吁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加强协作,如“众人拾柴火焰高”般形成教育合力,针对发现的问题共同研讨解决方案,让早读的效能最大化,让育人的脚步更坚实。</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一系列精致管理措施,致力于年级的早读前时段焕发出新的活力。学生们在规范中养成习惯,在互助中提升自我,为一天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科学、更高效的管理方法,让每一个清晨都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美好开端。</p> <p class="ql-block">图片:宋磊 郭晓庆</p><p class="ql-block">编辑:郭晓庆</p><p class="ql-block">审核:段友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