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回来不看湖

自由人

<p class="ql-block">  九月中旬与友赴青海湖大环线游玩了八天。感觉青海湖除了一些著名且漂亮的景点外,最大的特点是:湖泊众多且大,漂亮且都是咸水湖为主。沿着湖泊周边星罗棋布着数十个大小湖泊。这些湖泊或与主湖连通,或独立成景,如同围绕着青海湖的一串“翡翠念珠”,共同构成了庞大的湖泊生态群。而大小湖泊的“大、美、纯”组合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和心理冲击,让游客有种“青海湖回来不看湖”的感叹!</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与最大的咸水湖,水域面积达 4000 多平方公里(约等于 600 多个西湖),站在湖畔极目远眺,湖水与天际线无缝衔接,视觉上堪比 “内陆的海”,壮阔感直击人心。那湛蓝色的湖水更让游客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有 “中国天空之镜” 的美誉。其面积约有105平方公里。广阔纯净的湖面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能清晰倒映出天空、云朵、山峦等。晴天时水天相接,分不清天与湖的边际。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是中国盐文化发源地之一,拥有 3000 多年的历史。景区内有众多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为主题的盐雕作品,是国内首创的户外大型盐雕艺术。其盐雕巨大,神态各异,造型精美,栩栩如生,与盐湖风光相互映衬,独具特色!</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观光小火车进景区,游玩后徒步沿着用盐辅就的“盐路”走了半个多小时,实在如同走在沙路上太吃力,最后又坐了3公里的景观电瓶车才出景区!</p> <p class="ql-block">  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也是世界第二大盐湖。其总面积达5856平方公里。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柴达木盆地的心脏地带。它东西长160多公里,南北宽20-40公里,辽阔的湖面在天地间延展,尽显磅礴气势。</p><p class="ql-block"> 湖水因矿物质含量的差异,呈现出从湛蓝到碧绿的丰富色彩,宛如一个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它不仅美丽,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湖中氯化钠储量高达500亿吨,可供全世界人口食用2000年,此外还富含钾、镁、锂等多种矿物质,是我国重要的化工原料基地。</p> <p class="ql-block">  水上雅丹是世界上唯一一处水上雅丹地貌景观。其景区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为壮观的雅丹群落之一。站在高处俯瞰,茫茫戈壁中,水域辽阔,一座座雅丹土丘矗立其中,仿佛没有尽头,尽显大自然的磅礴气势。雅丹土丘高约10-25米,最高可达50米,形态万千,有的如古堡巍峨,有的似航船待发;有的若灵兽蛰伏,在湖水的环绕下,宛如一座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岛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p><p class="ql-block"> 湖水的颜色从深蓝逐渐变为碧绿,与古黄色的雅丹相得益彰,色彩斑斓,仿佛是大地遗落在人间的调色盘。如梦如幻,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大柴旦翡翠湖是镶嵌在青海戈壁中的“彩色宝石匣”,它由上百个大小不一的盐池星罗棋布组成。每个盐池因湖水含有的钾、镁、锂等矿物质浓度不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惊艳色彩:有的是澄澈透亮的“翡翠绿”;有的是清透的“天空蓝”;还有的泛着浅青、奶白、琥珀色的光晕,甚至同一盐池边缘,颜色会随光线流动轻轻渐变,宛如被上帝精心调配过的调色盘。</p><p class="ql-block"> 盐池周围环绕着雪白的盐滩,细的盐粒在阳光下泛着细碎银光,像给每一块“彩色宝石”镶了层白边,让湖水的色彩更显鲜明。当湖面泛起细碎涟漪,倒映的云朵与山色随之晃动,整片湖仿佛活了过来,每一眼都是不用修饰的“油画感”,让人恍惚闯入了仙境。</p> <p class="ql-block"> 黑独山虽<span style="font-size:18px;">没有七彩丹霞的绚烂和翡翠湖的斑斓,但</span>它却似戈壁荒野中凝固的“黑色雕塑群”。如同摒弃了所有色彩的极简画卷。<span style="font-size:18px;">没有一丝多余的色彩,却自带一种冷峻、肃穆的氛围感,让游客仿佛闯入了“地球之外的异域星球。</span>觉得<span style="font-size:18px;">荒凉、苍茫又带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原始力量。当因</span>头顶的云朵移动和变换而产生的局部光影效果时,更是美得让人感叹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我们刻画出如此无与伦比、美轮美奂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黑独山的山体并非陡峭的高峰,而是连绵起伏的平缓丘峦,岩层裸露在外,没有植被覆盖,也没有流水滋润,只有风刻下的沟壑与褶皱,每一道纹路都藏着岁月的痕迹。站在山脚下仰望,黑色的山峦铺展向远方,与天空连成一片,没有边际,也没有生机,却让人直观感受到“天地辽阔、万物渺小”的苍茫,连呼吸都仿佛变得缓慢。</p><p class="ql-block"> 这里人迹罕至,荒凉感被拉满,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让人忍不住放轻脚步,生怕打破这份独属于荒野的、带着孤独感的静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鸣沙山因沙动成响而得名,当游人登山下滑时,山体就会发出声音,轻如丝竹,重若雷鸣,这一景观被称为“沙岭晴鸣”,是敦煌八景之一,仿佛大自然演奏的独特乐章。</span></p><p class="ql-block"> 鸣沙山沙峰起伏,宛如“虬龙蜿蜒”,沙丘形态各异,明暗交替。连绵的沙丘在日光下闪耀着粼粼金光,似一片浩瀚无垠的金色海洋,壮丽非凡。 尤其是在日落前那不断变化的明暗沙丘,环抱着“月牙泉”这颗沙漠明珠,伴随着回归的驼队铃声,形成一幅特有的沙漠风景线,使我流连忘返,叭叭叭拍个不停!</p> <p class="ql-block">  月牙泉在汉代时称为沙井,唐代时称药泉,清代始称月牙泉,自汉朝起便是敦煌八景之一,被誉为“月泉晓澈”。它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无数商队、僧侣、使节曾在此驻足,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蕴含着厚重的沧桑感。 </p><p class="ql-block"> 月牙泉自汉唐以来便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泉水边至今保留着古雷音寺、观泉亭等历史遗迹,承载着千年驼铃的回响,见证了文明的交汇,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韵味。</p><p class="ql-block"> 月牙泉宛如一弯碧绿的新月,镶嵌在浩瀚无垠的沙漠之中。它被连绵起伏的沙丘环抱,四周沙山层层叠叠,如大海波涛,而月牙泉则水波不兴,清澈的水面波光粼粼,宛如无数钻石在跳跃,倒映着蓝天白云,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  鸣沙山的驼队,婉如一条流动的“沙漠长龙”。数十上百峰骆驼首尾相接,连成蜿蜒数里的队伍,驼铃在空旷沙谷中此起彼伏,远远望去,像一条缓慢蠕动的金色长龙,从沙丘顶端延伸至谷底,浩浩荡荡的阵仗打破了沙漠的寂静。</p><p class="ql-block"> 规模宏大的驼队行走在金黄的鸣沙山之间,浩浩荡荡,尘土飞杨。骆驼的剪影与起伏的沙丘轮廓相融。每一步都踩出细碎沙粒,仿佛从千年丝绸之路的画卷中走出,自带苍茫厚重的氛围感。驼队虽走得缓慢,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在广袤无垠的沙漠里,成为一道兼具“静谧”与“壮阔”的动态风景。</p> <p class="ql-block">  七彩丹霞<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区总面积达50平方公里,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5至10公里,面积在300平方公里以上。其形成源于亿万年来风雨侵蚀和流水冲刷,见证了中国西北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历史,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span></p><p class="ql-block"> 七彩丹霞色彩斑斓绚丽,仿佛是上帝打翻了颜料盘,将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色彩肆意泼洒在山峦上。红的似火,热烈奔放;黄的如金,璀璨夺目;橙的像霞,绚丽多姿;绿的若玉,清新淡雅;白的像雪,纯净无暇。各种色彩相互交织、辉映,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天然画卷,且层次分明,顺着山势起伏,如同一条条彩色的丝带在山间飘舞。</p><p class="ql-block"> 我虽然是第二次去,但每次都有不同的视觉冲击感和漂亮至极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山顶视野开阔,能看到连绵的祁连山脉,山下是黄绿相间的田野和村落,与蓝天白云相映,层次丰富且明艳动人宛如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卷!</p><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顶,蓝天白云下,草原、雪山、村落和谐相融,既有着西北的雄浑壮阔,又兼具江南的灵秀雅致,仿佛置身于诗画之中,让人心生“此景只应天上有”的赞叹。</p> <p class="ql-block">  《大地之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甘肃瓜州,是</span>一个巨型的婴儿雕塑。<span style="font-size:18px;">雕塑长15米、高4.3米、宽9米,采用红砂岩为主要材质,通过三维扫描获取模型数据,再分块进行3D雕刻,最后逐块雕砌安装成型。</span>呈现出安详熟睡的姿态,身躯蜷缩在戈壁滩上,与周围荒凉的沙漠地貌形成强烈视觉对比!</p><p class="ql-block"> 《大地之子》深情安详地伏俯大地,寓意人与自然生命共生、和谐共存,表达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提醒人们要爱护好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成为网红打卡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