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 永远的印记

华夏幸福

<p class="ql-block">为了加深“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缅怀先烈,珍爱和平”的印记,九月十八日,我随歌唱团赴信阳市浉河区东双河镇响山村演出,昨天,我又来到沈阳,走进九一八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辽宁沈阳大东区望花南街46号,朗朗晴空下,是“一页”巨大的残破台历。台历上的日子,令所有中国人刻骨铭心:1931年9月18日。</p><p class="ql-block">这座台历是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标志性建筑——残历碑。残历碑上密布着累累弹痕,时刻提醒人们勿忘国耻、勿忘“九一八”。</p> <p class="ql-block">“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铭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起点迈向胜利的历程——聆听白山黑水间的热血壮歌。</p> <p class="ql-block">走进“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序厅,眼前是白色浮雕和黑色大理石地面营造出的白山黑水的壮美景象,山水相接、浑然一体,象征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东北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低沉的声音带着我和无数的参观者看着室内陈设的实物和墙上的照片,进入沉思和梦幻之中。动情处,眼泪模糊了双眼。</p> <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并嫁祸中国军队,以此为借口进攻北大营,标志着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军驻地遭袭时兵力占优但未组织有效抵抗,日军在数小时内占领沈阳。 </p><p class="ql-block">事变前日本已派遣间谍潜入东北搜集情报,两名间谍被抓获并处决,暴露了日本对华侵略的预谋。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迅速占领东北主要城市,利用伪满洲国实施殖民统治。 </p> <p class="ql-block">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p><p class="ql-block">那里有森林煤矿,</p><p class="ql-block">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p><p class="ql-block">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p><p class="ql-block">那里有我的同胞,</p><p class="ql-block">还有那衰老的爹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九一八,</p><p class="ql-block">从那个悲惨的时候,</p><p class="ql-block">脱离了我的家乡,</p><p class="ql-block">抛弃那无尽的宝藏。</p><p class="ql-block">流浪!流浪!</p><p class="ql-block">整日价在关内流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哪年,哪月,</p><p class="ql-block">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p><p class="ql-block">哪年,哪月,</p><p class="ql-block">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p><p class="ql-block">爹娘啊,爹娘啊,</p><p class="ql-block">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p> <p class="ql-block">日军在东北实施了一系列暴行。</p> <p class="ql-block">平顶山惨案是“九一八事变”后,侵华日军对中国进行的第一场针对无辜平民的大屠杀。</p><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占领中国东北,虽然中国政府军队撤出东北三省,但是民间抗日义勇军一直在反抗日本军队。日本军队在攻击抗日武装的同时,也经常屠杀抗日根据地的中国普通民众以报复中国武装的抗日行动。日本军队于1932年9月16日将抚顺煤矿附近的栗家沟、平顶山等村村民3000余人集中,之后实施了灭绝性的屠杀,之后又追杀了闻讯逃亡的千金堡村24名居民。</p> <p class="ql-block">日本在东北设立细菌战部队如731部队,进行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用活人测试细菌武器和极端环境。这些行为严重违反国际法,造成大量无辜中国人死亡。 </p> <p class="ql-block">为向世界揭露九一八事变的真相,以共产党员巩天民为首的九人爱国小组,在国联调查团来到沈阳调查九一八事变之际,冒死搜集日军侵华罪证。“九君子”最终整理出一份400多页英汉双语汇编文件,递交给国联调查团。根据国际法庭的法律原则,提供材料者必须在文件上签字,才有法律效力。“九君子”毫不犹豫地在文件上签下自己的真实姓名。1933年2月24日,国联裁决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的行为是破坏国联宪章的侵略性行为。</p> <p class="ql-block">“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站在了抗战的最前列”。</p> <p class="ql-block">面对侵略,东北抗日联军等武装力量奋起反抗,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涌现出杨靖宇、赵一曼等英雄人物。</p> <p class="ql-block">雕塑家贺中令创作的《白山魂》,表现的是东北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的形象。在进行构思时,作者明确了“铸魂鉴史”的创作目标,想寻找一块具有长白山意象的天然风化石料,在其中嵌入杨靖宇的遗容,寓意英雄精神将与白山同在,浩气长存。为此,贺中令“绕白山十数日,跋涉数百里”,多次走访杨靖宇将军牺牲地,终于在这片浸染过英雄鲜血、长眠着英雄身躯、凝聚了华夏忠魂的地方找到了理想的创作材料——一块亿万年地质运动造就的红白交杂的火山岩,犹如白雪中浸染了碧血。雕塑家因材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原始品貌美感,不仅传神地塑造了杨靖宇的遗容,更通过这种悲怆中昭示出的崇高之美,而赋予作品一种强烈的纪念碑感,使之成为自强不屈之民族性格的直观呈现。</p> <p class="ql-block">杨靖宇(1905年2月13日—1940年2月23日),男,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原名马尚德,汉族,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1923年,杨靖宇在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入读期间开始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在确山从事农民运动。1927年4月,领导确山农民暴动。11月,领导刘店秋收起义。1929年,被委派赴东北工作。“九·一八事变”后,历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第一任书记、满洲省委委员。1932年,创建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以南满游击队和海龙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1934年2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号召全体东北同胞,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杨靖宇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濛江县壮烈殉国,年仅35岁。</p> <p class="ql-block">视死如归、舍身报国,赵一曼是东北抗联中的杰出代表,铮铮铁骨展现出中华儿女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p><p class="ql-block">1935年11月,为掩护部队突围,赵一曼在珠河县小西北沟与日伪军激战中身负重伤,不幸落入敌手。在长达9个月的审讯中,历经无数次酷刑折磨,赵一曼始终坚贞不屈,敌人没有从她的口中得到任何情报。每次受刑从昏迷中醒来,她对敌人说的只有一句话:“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p> <p class="ql-block">牺牲前,她给儿子写下一封遗书</p><p class="ql-block">宁儿:</p><p class="ql-block">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呵,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呵!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p><p class="ql-block">她用31岁的生命践行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铿锵誓言。</p> <p class="ql-block">冷云等八名东北抗联女战士为掩护主力突围,与日军激战至弹尽,最终集体投江殉国,年龄最大23岁,最小仅13岁。她们的英勇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