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不效,换汤还是换药

郑学农

<p class="ql-block">换汤与换药</p><p class="ql-block">换汤和换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换药提示一种局部调整,整体策略不变,换汤是指方式方向的根本调整,是一次在认识问题的角度层面出现了大的突破性的认知改变,这可能会需要大的决心和魄力,需要操作者有广博的认识能力以及哲学头脑,驾驭能力。对于改变策略的风险和结局有一个清晰的评估,重新审视各种表现因素,重新把定式的判断用新的观念去统一,解释,思维成熟了才可以下决心实施。战略与战术的关系,视野和眼前的关系。认识标和本的能力问题。</p><p class="ql-block">在疾病诊疗过程中,需要对常见的症状基本定性有丰富的储备,还要对假象的可能性有一个了解,在临床上没有哪一个症状的原因性质是单一不变的,任何可能都有可能,比如口苦这个症状,一般的认知都是属于肝胆湿热,肝胃郁热,心火旺盛,心肾不交等,除了这些就缺乏理论支持,就不敢跨越雷池,按照这种常见思路,也可能你治疗几个月都不见效果,我们就不能在传统圈子里一直转悠,会不会有相反的因素?由于脾胃虚弱,阳气不足导致的土虚木旺。脾土或许柔弱,彰显的肝木相对过旺,虽然都是现象上的肝胃失和,但是治疗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如果是这种情况,健脾补气就成了主要任务,能认识到这一层,开出来的方子就和原来的认识大相径庭了,甚至可以考虑用点热药鼓舞脾胃的阳气,胃气正常的和降实现了,新的平衡实现了,口苦也就消失了。临床也的确证实了这种认识。我们曾经对顽固性口苦口干,采用香砂养胃汤加黑顺片重点调理脾胃阳气,很快吧口苦症状去掉了。</p><p class="ql-block">绝对论,和相对论它是对事物认知的不同的角度,任何症状出现都有可能是对立面出现的状况导致的相对症状,比如有些火象,可能是漂浮无根的表象,见了真火可能就会原形毕露,藏匿不见了,用药方向就出现了变化,可能用药性质是反向的,比如痤疮,大家觉得是属于热症,但是治疗并不得心应手,即便是暂时缓解了,也是极易反复,反弹厉害,我们重新审视病因,我们翻阅大量资料寻找不同的观点,最后在生命沉思录中看到了痤疮的原因是胃寒肺虚,合乎我的怀疑性认知,我们就果断易弦改辙,改用热性药如附子干姜吴茱萸之类,结果我们对痤疮患者治疗就取得了惊人的效果,一般两周就明显消退了,经治数十例均证明这个思路对头,我们就庆幸找到了真方法。内经云寒薄为齇,郁乃痤,原来郁是寒郁。内经不欺人,是我们读书不用功呢!内经又云,热极生寒,阳极必阴,这些经典哲理,我们不够优秀,或者说现代的教材太过于绝对化,导致我们转不过弯,跳不出圈,古人没有骗我们,是我们理解境界不够。好了,调换药物是跟着别人的步伐来正脚,有了自己的思维,有了自己的临床疗效,别人就会来向你讨教。做一回自己,但是你要提高自己的修为,才能做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