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一条街

晚秋

<h1>  <b>牡丹江郊区有个临江村。初秋时两位74岁的知青学生陪我游览了临江村,这里建有“知青一条街”,这条街保留原有的生活元素,最大限度保持原貌。还建立“知青主题馆”。向知青那一代表示敬意!</b></h1><h1><b> 这条街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1970年4月,25岁知青孙寿初从浙江金华来到临江村参加当地围垦劳动。同年10月来自杭州,宁波,嘉兴,湖州,舟山等地近万名知青,响应国家“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他们一部分来到临江村,当时面临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与当地民工,部队战士一起劳动,把昔日荒滩开垦成千顷良田。</b></h1> <h1><b>  知青一条街的大门门楣上写着“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新农村”。楹联:广阔天地,大有作为。</b></h1> <h1><b>  走进知青一条街,巍然矗立着“知青主题馆”。</b></h1> <h1><b>  主题馆正门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金光闪闪毛主席题词。馆内是记录和青春有关的日子。</b></h1> <h1>  <b>有保持原貌的“中国邮政”小屋,不知有多少封家书在这里发出与接收。有小小的“供销社”知青在这里购买生活用品。</b></h1> <h1><b>  这条街的尽头是当年“知青食堂”。</b></h1> <h1><b>  这些房屋,小院是当年知青住过,回归茅草房,泥院墙。</b></h1> <h1><b>  街道力求保持原样,院墙上贴着标语:“下乡光荣”,“做新一代农民”,“扎根农村”等。</b></h1> <h1><b>  可见标语“响应号召”,“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新农村”。</b></h1> <h1><b>  标语“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b></h1> <h1><b>  在这里又有多少人举手宣誓:“为社会主义奋斗终生”,成为一名共产党员。</b></h1> <h1><b>  院落墙上贴着大幅宣传画:“立志在农村,插队干革命”。</b></h1> <h1><b>  这幅画的题目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b></h1> <h1><b>  在“知青食堂”拐角处有一面墙。拍下我喜欢的这幅画——由大小圆木的横截面铺成这面墙,密密麻麻的横截面上刻着一圈圈的年轮,岁月虽已远去,年轮却刻在心里。</b></h1><h1><b> 走在这条街上,睹物思人,见此情此景,追忆回想,一种半个世纪的穿越之感在心中油然升起,仿佛就在昨天……</b></h1><h1><b> 墙上刻着大大的“丰”字。人们喜盼五谷丰登的景象,期盼生活得到极大丰满富庶。</b></h1><h1><b> 知青是一个时代,当年的知青现在都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他们的青春无悔,他们是最能吃苦耐劳的一代,他们用青春和热血竖起一座座丰碑,矗立在历史长河中,留在后人的心里。</b></h1><h1><b> 致敬!知青的一代!</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