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定边盐湖群位于陕西省定边县,是陕西省唯一的湖盐产区 。以下是其历史与现状介绍:</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秦汉时期:定边盐湖的开采始于秦汉,西汉在此设立盐官,加强对食盐的管控。</p><p class="ql-block"> 西魏至宋:西魏设立盐州,此名称历经隋唐宋夏等朝代,长达674年。唐朝专设盐池使管理盐湖生产。宋朝时盐州属西夏,青白盐是西夏重要经济来源,也是宋夏战争的导火索之一。</p><p class="ql-block"> 元明清时期:元朝废盐州,但仍设盐官管理,按百姓日食盐量抽税。明朝修筑边墙和城堡的开销多依赖盐税,还常用盐换战马。清朝在定边盐场堡设立盐课大使管理盐务。</p><p class="ql-block"> 近代:抗日战争时期,三五九旅两千多名指战员在此打盐,所产食盐运往边区,换回物资,被毛主席誉为“中央第一财政”,为边区军民生存和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现状 </p><p class="ql-block"> 生态修复成效显著:定边县通过“退盐还湖”“水质治理”等工程,对盐湖生态系统进行全面修复,8.52万亩湿地得到有效恢复治理,湖岸线植被恢复,水质改善,成为近200种水鸟的栖息地,包括大鸨、遗鸥等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大天鹅、沙狐等1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p><p class="ql-block"> 产业转型发展:当地探索“以水养产,以产护湖”的循环发展模式,利用盐湖特殊水质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如南美白对虾和蟹贝鱼立体养殖,年产300万斤,让盐湖成为可持续的“蓝色粮仓”。</p><p class="ql-block"> 文旅融合发展:定边县整合盐湖自然风光、三五九旅红色遗址等资源,打造全域乡村旅游。2024年,定边盐湖景区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较遗产认定前增加5倍。当地还计划深度开发红色旅游项目,让游客体验古法制盐工艺,感受盐湖生态之美。</p> <p class="ql-block"> 定边盐湖是由14个大小盐湖组成,总面积近98平方公里。其中,面积最大的苟池为19.8平方公里,花马池湖盆面积为6.78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定边盐湖群年产食用盐及工业盐约36万吨。历史上,1942年定边盐业收入占边区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不同盐湖产量有所不同,如公布井平均年产量在800吨以上,波罗池历史上产盐量达到500吨。</p> <p class="ql-block"> 2017年10月23日,延安大学摄影协会部分会员赴定边采风,这是第十个景点“盐湖美景看倒影”</p> <p class="ql-block">生产出来的原盐堆成小山</p> <p class="ql-block"> 全体采风人员在堆积如山的原盐前面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是一张抗战时期边区群众在盐田中劳动的照片,这张照片展现了当时人们在盐田劳作的场景,他们使用简单的工具,在盐田中进行打盐等工作,反映了陕甘宁边区军民在艰苦条件下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