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自由行07:南阿尔卑斯一日穿越

Beinan

文/贝楠 2025年9月23日 <div><br></div>2025年4月6日,我们参加了一个从新西兰(New Zealand)基督城(Christchurch)出发的一日游,游览基督城周边美景。<div><br>清晨,离开基督城不久,路边是一望无际的坎特伯雷平原(Canterbury Plains)。这里地势平坦,牧场和草地一眼望不到头。远远的地平线上,已经能看见南阿尔卑斯山(Southern Alps)的雪峰隐约浮现。<br></div> 一日游的第一站是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这是一个常住人口只有几百人的小镇,位于坎特伯雷平原的西缘,是从基督城进入南阿尔卑斯山的门户。<div><br>小镇虽小,却因为路边那只巨大的粉红甜甜圈雕塑成了打卡地标。<br></div> 2007年,电影《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上映。电影公司在全球12 个叫Springfield的地方设置了巨型粉红甜甜圈雕塑。这个甜甜圈和影片中的主角最喜欢的甜甜圈一模一样,吸引影迷们到这里来打卡。 导游告诉我们,小镇还诞生了一位传奇人物路易·艾黎(Rewi Alley,1897年12月2日-1987年12月27日)。 艾黎是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中国生活了60年,还是中国共产党员。小镇专门设立了路易·艾黎纪念公园,以纪念这位为中新两国关系做出重大贡献的名人。 斯普林菲尔德附近的怀马卡里里河(Waimakariri River)是新西兰南岛著名的大河之一,发源于南阿尔卑斯山,途经峡谷和平原,最终流入太平洋。 水上运动是当地人和游客喜爱的户外活动。 这里还有著名的喷射快艇(Jet Boat)活动。 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喷射快艇是新西兰工程师威廉·汉密尔顿爵士(Sir William Hamilton)在上世纪50年代发明的。因为新西兰的很多河流水流湍急,河道狭窄且水浅,传统螺旋桨船根本无法行驶。汉密尔顿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研发出一种靠喷水推进的船。 视频:乘坐喷射快艇 喷射快艇不用螺旋桨,而是通过吸入河水,再由泵高速喷出水流来推动船前进。这样船的吃水极浅,可以在只有10厘米深的水里滑行。汉密尔顿的设计后来被称为Hamilton Jet,已成为世界领先技术。<div><br>像视频里展示的,玩喷射快艇很疯狂,要在河里转圈圈,对晕船的人不是什么好事。我们没有去玩喷射快艇。还是静静地享受这平静的河流更有意思。<br></div> 这一段的怀马卡里里河是出山后的河谷地带,和峡谷里的奔腾完全不一样。河水很平静,水面与岸边几乎齐平,没有落差。河水显得颜色特别浅,带着一丝淡青色。站在岸边,觉得河水和陆地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仿佛大地自然地过渡成了一片静静的水泽,给人一种安宁而空旷的感觉。 农户养的绵羊,可以观赏,也可以喂食。这是王大明白最喜欢做的事儿。可惜刚剪过毛的羊羊们,形象不是太美观。 而我最喜欢的,是路边的一道道高大的树墙。 成排的杨树、松树笔直地竖立在田野边缘,修剪得严丝合缝,仿佛一道道绿色的屏障,把牧场切割得方方正正。风从雪山上呼啸而来,却被这些厚实的树墙挡住,只留下里面安静的牛羊。 这一路走来,尤其是在坎特伯雷平原一带,那高耸的树墙时时让我惊诧不已。这是在我去过的别的国家都没有看到过的,也是新西兰一大特色了。 别处的田野或许有篱笆,有零散的树行,但很少有这样大规模、如此规整的“绿色长城”。在新西兰,它们却成了乡村风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天空、草地、牧群一起,构成一种独有的田园画卷。 看到这个“河畔丛林漫步”的牌子,我们进去走了一圈。 进入树林后,就看到两只小鸟一直在跟着我们,总是在我们脚边飞来飞去。但是手机总是抓不到它们。好容易抓到一只模糊的。 出了树林,看到说明才知道,这是Fantail,是新西兰很常见的一种小鸟。 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那条像扇子一样张开的尾巴。Fantail 很亲人,会故意跟在人后面,因为人走动会惊动小虫,它们就趁机捕食。 <div><br></div>从Springfield出发,前往一日游的下一站。一路风景秀丽。路边是连绵的南阿尔卑斯山脉和大大小小的湖泊和河流。秋色渐浓,草地的金黄和山峦的墨绿描绘出一幅动人的秋景。 继续前行,道路开始蜿蜒上坡,进入波特斯山口(Porters Pass)。前方是巍峨山峰,山谷深切,两侧是风吹草低的坡地。 第二站是库拉塔维蒂保护区(Kura Tāwhiti Conservation Area)。因为来前没有做功课,不知道在这里看什么。只好顺着导游指的路向大山方向走去。 忽然,眼前出现了一片奇异的巨石世界,灰白色的石灰岩从草坡上突兀而起。 大片灰白色的石灰岩巨石仿佛从地底冒出,散落在金黄色的草原上,像一座天然的石头城堡。 奇异的巨石静静矗立在风声里。走在石群之间,仿佛闯进了一座天然的迷宫。 几千万年前,这里原本是海底,层层堆积的沉积物逐渐形成厚厚的石灰岩。后来地壳隆起,冰川与风雨又不断雕刻,才造就出今天这般怪石林立的景象。 这里地处城堡山(Castle Hill),所以又被称为城堡山岩石(Castle Hill Rocks)。远处的山脉和近处的巨石遥相呼应,乍一看,竟认不出哪个是山脉,哪个是巨石。 沿着石阶,爬上山顶。 猛然间,突然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了。在新西兰城堡山岩石的巨石中,竟然看到了华夏的舞狮。 在山顶上俯瞰,又一次感到震撼。有的人在巨石下拍照,有的人爬上了巨石的顶端。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大自然的杰作中。 <div><br></div>恋恋不舍地告别城堡山岩石,车子渐渐进入高山的怀抱。公路旁忽然闪出一抹蓝色,导游告诉我们,那是皮尔逊湖(Lake Pearson)。它紧紧依偎在公路边上,像一面长长的镜子,被山脉温柔地托起。 一路上,皮尔逊湖多次在视野中出现。平静的湖面伴随着金色的草场和莽莽群山,这份宁静的美令人心旷神怡。 旅游车在皮尔逊湖(Lake Pearson)边停留,我们有机会将更多美景留下。 这是一个由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四周被南阿尔卑斯山的山脉环绕,湖水清澈平静。 <div><br></div>再往前,进入亚瑟通道(也称亚瑟隘口)国家公园(Arthur’s Pass National Park)。导游开始给我们讲高山鹦鹉(Kea)的故事。 高山鹦鹉Kea是新西兰南岛特有的鹦鹉,也是世界上唯一真正生活在高山环境里的鹦鹉。亚瑟通道是最容易遇到它们的地方之一。<div><br>Kea聪明、好奇,常常主动靠近人类,很会调皮捣蛋。导游说,如果车门没关好,它们会钻进车里,拉开背包拉链,叼走食物和物品,甚至叼掉车上的橡胶条。有一次,他车上的雨刷还被Kea啄坏,叼跑了。</div><div><br>过去这种高山鹦鹉因为被认为危害牧羊业曾遭猎杀,如今已被列为濒危物种。山上竖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印着“保护我们的kea安全”。<br></div> 导游远远地就看到山顶上有两只Kea,一群人在拍照。可惜他将我们带到错误地点,离大石头上的Kea不但远,中间还有障碍物,无法过去。只拍了两只模糊的Kea。 其实,拍到清晰的Kea照片也不会太惊喜。因为Kea停下来时,像一只大而敦实的山地鸽子或野鸡,很低调。Kea飞起来时,翅膀内侧会闪现鲜艳的橙红色羽毛,那才是它们的惊艳时刻。 <div><br></div>亚瑟通道是新西兰南岛横穿南阿尔卑斯山脉的著名山口,是南岛首条穿越阿尔卑斯山的公路(73号公路)的最高点。亚瑟通道小镇原是铁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聚居地,如今是徒步和登山的门户。 19世纪末,新西兰需要一条横跨南阿尔卑斯山,把基督城和西海岸的煤矿区连接起来的铁路。结果就是著名的奥蒂拉隧道(Otira Tunnel),1923年通车,全长8.5公里,是当年南半球最长的铁路隧道。亚瑟通道小镇由此诞生,它曾是火车穿越阿尔卑斯山的必经驿站。<div><br>因此小镇里留下了许多铁路遗迹,机车转盘、工人宿舍、机务段设施,以及铁路桥梁,等等。<br></div> 这里还有一个著名的瀑布“魔鬼的水碗”(Devils Punchbowl Waterfall)。听导游说,要走30分钟,还要爬300多个台阶。我们放弃了。远远地拍了一张照片。 没去瀑布,正好有时间悠闲地在咖啡店坐一会儿,喝杯咖啡。 咖啡店里,看见几个中国模样的女孩在当服务员。听到她们互相说中文,就和她们聊起来。原来,她们来自马来西亚,是到这里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div><br>马来西亚与新西兰之间有工作假期签证协议,允许18至30岁的马来西亚公民在新西兰停留最多6个月,期间可以工作、学习和旅行。她们告诉我们,等赚到钱后,她们就会在新西兰旅游。</div><div><br>后来在别的城市,也看到马来西亚和香港的华人孩子在新西兰打工度假。看来新西兰在旅游旺季很缺劳动力。而这样的体验对孩子们真是个好机会。<br></div> 亚瑟通道的亮点是这座奥蒂拉高架桥(Otira Viaduct)。它横跨在陡峭的奥蒂拉峡谷之上,灰色的桥身如一条巨龙,优雅地蜿蜒在山谷之间。 这座桥修建于2000年,全长约440米。过去这一段路因山体滑坡和落石非常危险,如今靠着这座高架桥,行车不仅安全,也能居高临下俯瞰峡谷的壮丽景色。 气势恢宏的奥蒂拉高架桥,是新西兰公路工程的代表作,也是从东部翻越到西海岸途中最震撼的一幕。<div><br>短短的一日游,我们沿着南阿尔卑斯山,饱览新西兰的山峦、大河、湖泊、田园风光、巨石世界;认识了小鸟Fantail和喜欢捉弄人的高山鹦鹉Kea;见证了亚瑟通道和奥蒂拉高架桥的壮观,也听到了很多故事:辛普森的粉红甜甜圈、中国的老朋友路易·艾黎、喷射快艇的发明人威廉·汉密尔顿爵士…… 收获满满。也许这只是南岛旅程中的一天,却已足够让人铭记良久。<br></div>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dnt4d0" target="_blank">上集:大洋洲自由行06:大震后重生的基督城</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fzkg1ef" target="_blank">游记从头看:大洋洲自由行01:从不顺开始的顺</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