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塞尔维亚去波黑的高速路上,我一直感觉是行驶在国内…噢!原来是我国援建的一母同生兄弟啊。但是过了关进入波黑境内马路就像县城(不知属几级)的路了。</p> <p class="ql-block">波斯尼亚和黑塞格维那</p><p class="ql-block">(简称“波黑”)</p><p class="ql-block">位于巴尔干半岛中西部,总面积51209平方公里,全国平均海拔500米,海岸线长21.21米。</p><p class="ql-block">波黑由两个实体(波黑联邦和塞族共和国)和一个特区(布尔奇科特区)组成,截止2023年10月总人口353万人,主要为波什尼亚科族。</p><p class="ql-block">1992年波黑战争爆发后于同年5月加入联合国。被称为欧盟“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进入波黑沿途的农舍</p> <p class="ql-block">即将到达萨拉热窝沿途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萨拉热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5世纪中叶建于高低不平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是波黑首都。</p><p class="ql-block">提到萨拉热窝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经典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也有人想到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p> <p class="ql-block">当年就在这座桥旁奥匈帝国王储费迪南大公被塞族青年枪杀。</p> <p class="ql-block">奥匈帝国王储大公费迪南从这座市政大厦出来后,即遭到一次刺杀,幸运躲过了一劫。</p> <p class="ql-block">当王储夫妇坐敞篷观礼车到这座“拉丁桥”下车时,街角处塞族青年将大公枪杀。</p><p class="ql-block">此事件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如今,已成为波黑历史的有力见证,</p> <p class="ql-block">塞族青年凶手站立此处开的枪,</p> <p class="ql-block">将凶手的脚印永久耻辱地印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此处墙上悬挂着斐迪南夫妇巨幅旧照,只是受损看不清了</p> <p class="ql-block">不太宽的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然而,却在地上划分着穆斯林族和波斯尼亚克族分界线,折射出了当时民族之间隔阂不团结的痕迹。</p><p class="ql-block">同时,也是当年土耳其穆斯林与奥匈帝国基督徒浑然融合的地方。这里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城外波斯尼亚建筑拔地而起,而古城内的宣礼塔数不胜数,</p> <p class="ql-block">地面上的炮弹坑涂成鲜血玫瑰色告诫人们前车之覆,后车之鉴</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大量时髦的咖啡屋,也有迷你的巴扎。</p> <p class="ql-block">银器铺子林立,作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有张扬奢华的中东珠宝,也有波西米亚的墜飾,它们完美地结合着…</p> <p class="ql-block">圣心教堂,修建于1896年</p> <p class="ql-block">碰巧遇到</p> <p class="ql-block">象征力量永不熄灭的“永恒之火”</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车上,领队为了丰富生活打破行车中的郁闷为我们放映“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p> <p class="ql-block">”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影片在当年风靡了世界,拍摄地点就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取阿司匹林的飞鹰药店</p> <p class="ql-block">瓦尔特向下扫射的制高点</p> <p class="ql-block">加工的敲打声正是掩护瓦尔特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照相铺老板被杀害处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p> <p class="ql-block">波黑南部的城市,是黑塞哥维那—涅雷特瓦州首府。也是波黑第五大都市。从行政实体划分莫斯塔尔属于波黑联邦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波黑断桥,</p><p class="ql-block">也称亚布拉尼察断桥,南斯拉夫在1983 年,发行了一枚纪念内雷特瓦河战役的纪念币,面值10 第纳尔,纪念币的正面图案就是被炸毁的亚布拉尼察断桥。</p><p class="ql-block">亚布拉尼察的内雷特瓦河战役是南斯拉夫反法 西斯战争中重要的一场胜利。</p><p class="ql-block">游击队为了阻止敌人进犯而炸桥,另一目的是迷惑敌人,对方以为游击队不会再来放松了警惕。然而,游击队从别处过河一举歼灭了敌人取得胜利。</p> <p class="ql-block">烂尾楼的主人静卧在市区成片成片的墓地中。</p> <p class="ql-block">这些主人本打算建座酒店或商场,没想到死于战争,看到如今这荒芜的“酒店”,“商场”,五味杂陈,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愿世界永远和平!🙏🙏🙏</p><p class="ql-block">愿人们没有灾难!🙏🙏🙏</p> <p class="ql-block">横跨内雷特瓦河的莫斯塔尔古桥,古桥的西面是穆斯林区,无数的清真寺充斥着街区。</p><p class="ql-block">古桥曾在战争时期被摧毁,2004年7月23日重新开放,2005年该桥及周边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联合国颁的世遗证(证的右上角花后面就是这座桥)</p> <p class="ql-block">桥高与水面距离30米,桥长29米,宽4米。</p> <p class="ql-block">夜景</p> <p class="ql-block">站在桥上看河右边为穆斯林区</p> <p class="ql-block">特雷比涅</p> <p class="ql-block">一座隐藏在波黑最南端的小城市,位于波黑,黑山,克罗地亚三个国家的交界处。</p><p class="ql-block">以历史景观和工业化转型著称。</p><p class="ql-block">属地中海气候。</p> <p class="ql-block">Tvrdos特维多斯修道院,是15世纪塞尔维亚东正教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集市</p> <p class="ql-block">广场</p> <p class="ql-block">巧遇</p> <p class="ql-block">中午吃特色烤肉</p> <p class="ql-block">黑山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巴尔干半岛中西部议会共和制国家。土地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2万(2023年)。官方语言为黑山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p><p class="ql-block">该国于2006年通过公投独立,2017年加入北约。2022年成为欧盟侯选国。</p> <p class="ql-block">波德戈里察</p> <p class="ql-block">黑山共和国首都。位于黑山东南部斯库台盆地莫拉查河畔。是黑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座迅速发展最具潜力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于2005年黑山国庆日建成,也是新城和老城的分界(实际并无明显分别),为纪念千禧年取名“千禧桥”。是波德哥里察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虽然在桥梁老大哥的我国面前其余桥梁都算小弟弟,但这座“千禧桥”的造型非常优雅,两侧不对称拉索给人以活泼跳跃之感。</p> <p class="ql-block">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始建于1933年。在整个东正教世界中是独一无二的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民居</p> <p class="ql-block">布德瓦</p> <p class="ql-block">黑山共和国的一座沿海城市,位于亚得里亚海沿岸,属于布德瓦区(一级行政区)行政中心。面积122平方公里,人口1.6万(2003年)。</p> <p class="ql-block">布德瓦老城,可以追溯到15世纪。</p> <p class="ql-block">街道很狭窄,</p> <p class="ql-block">圣约翰教堂</p> <p class="ql-block">防御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城墙外的海</p> <p class="ql-block">仍然能看到地中海文化和珍贵古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