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去了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古尔.埃米尔陵(是帖木儿和他的国师,孙子、儿子等等的陵墓群),并不仅仅是一座墓,而是多座陵墓,而且是一个很大的与陵墓有关的景区。建筑精美,蓝色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由于这些王孙贵族,是深埋地下上六百多年了(遗骸不在此地),他们的灵魂都已经升天了,所以我没有感到害怕,仅仅是欣赏这些美丽的蓝色建筑。</p><p class="ql-block">比明孝陵和十三陵,漂亮多了。</p> 帖木儿帝国创建者帖木儿汗(1336~1405)的陵墓。在中亚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城。帖木儿在世时,为了自己疼爱的孙子,下令建造的。 <p class="ql-block">陵墓建有阿拉伯式球锥形大圆拱顶,四周镶嵌着用玛瑙釉面方砖组成的金碧辉煌的壁画,彩砖、金饰……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底部建筑,用各种颜色的砌面装饰。</p><p class="ql-block">墓门和栏杆,都有精细的石刻。</p><p class="ql-block">陵墓内壁的下部,用大理石砌成。</p><p class="ql-block">上部用彩砖嵌成各种几何图案,并刻《古兰经》经文。</p><p class="ql-block">墓室由优质砖砌成,下面还有4米深的地基,就不可能下去看了。</p><p class="ql-block">墓室里安放着9具大大小小的石棺柩,安葬着帖木儿本人,及其两个儿子、两个孙子,兀鲁伯(第三任汗)的两个儿子、帖木儿的国师(类似于军师),以及一个不知姓氏者(当时肯定是显赫人物,文字丢失了,无法考证)。</p><p class="ql-block">1941年,苏联的考古学家,曾开棺验证,其中帖木儿的尸体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他的右腿,在20岁左右时曾经被箭射中或者是落马,总之是骨折了,由于庸医正骨手术有误,使他终生致跛。左手缺无名指和小指头。</p><p class="ql-block">打开兀鲁伯的棺木(都是精美大理石的),头颅被斩。尸体形象,与有关历史记述都吻合一致。</p><p class="ql-block">兀鲁伯(米尔扎·乌鲁格别克,Mirza Ulugbek)是帖木儿帝国的第三任统治者。他于1428年至1449年统治撒马尔罕,期间主导建造了著名的兀鲁伯天文台,并编制了《乌鲁格别克天文表》,该星表在16世纪前的观测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p><p class="ql-block">兀鲁伯由于与儿子争权而被软禁最后不知道咋的,有一天发现被砍头。</p><p class="ql-block">唉!世间,皇权大于亲情。</p> 撒马尔罕的古尔-埃米尔陵(Go'r-i Amir Maqbarasi),始建于1403年,虽然一般熟知为帖木儿的长眠之所,然而最初却是帖木儿为其逝去的挚爱孙子——穆罕默德·苏尔坦,而建的。<div>苏尔坦去世时 27岁,他的突然离世,使帖木儿失去了选定的继任者。(儿子已经去世)</div><div>1405年,帖木儿因罹患肺炎去世(当年随便啥疾病,就会死人),当时这座圣陵尚未完工。</div><div>他被安葬在了他为孙子建造的陵墓——古尔-埃米尔,其后这里有埋葬了许多王族成员,成为帖木儿王陵。是帖木儿家族成员的主要墓地。</div><div>地址:Oqsaroy 1, Bustonsaroy St 1/4, Universitetskiy Boulevard, Samarkand, Samarqand Region,</div><div>开放时间:9:00-19:00</div><div>(上午十点多,阳光从圆顶倾泻而下,颜色迷人,傍晚五点多,日落非常好看)</div><div>门票:5万索姆(人民币大约30元,在贬值 ing )</div><div>tips:<br>女性必须包头巾(有共享头巾哦),当然是意思意思,不可能像伊朗这种头发丝都不能露出来(仅仅是去陵墓和清真寺,外头就没有这么严格了)。<br>男性不能穿短裤。帽子也要脱掉?回到上海才写这个游记,记不清了。<br></div> 这里沉睡着 让整个中亚颤抖的 跛脚战神一一帖木儿(哪个城市敢于抵抗他,就等着全体灭亡)。<br>古尔-埃米尔陵,不仅是征服者的安息之地,更是一座用青金石(阿富汗进口的,非常昂贵)写就的帝国史诗。<br>陵墓主体覆盖着伊斯兰世界罕见的青金石色穹顶,在阳光下会随角度变幻出12种蓝色。<br>内部墙壁,镶嵌的金箔与玉髓,拼贴出《古兰经》经文与波斯风格的星月图案。<br>最震撼的是:帖木儿的墨绿色玉石棺椁(用手机的LED手电筒,贴在石头上,可以看到美丽的颜色和内部的纹路)。<div>1941年,苏联考古学家办理了申请手续,打开棺椁时,竟在棺内发现“擅动我棺者必遭战祸"的诅咒"。</div><div>三天后希特勒便入侵苏联。报应?是传说哦。<br>参观的墓椁的最佳时段:上午10点前(光线穿透彩窗照进来)<div>主墓室的天花板的黄金装饰据说重达1吨。但我很怀疑,一千年来,就没有人去撬下来?</div></div> <p class="ql-block">本美篇照片有众多的陵柩,已经够吓人的,我又从美学角度,来分析建筑风格,所以有较多的文字,可能又吓退了许多读者。</p><p class="ql-block">建议不喜欢长篇大论的朋友,直接往下拉,看照片,不看我的又臭又长的文字。</p><p class="ql-block">实在不好意思,我去旅游,本来是去快乐滴消遣,但竟然喜欢到一个景点,就去研究景点的背景,历史、建筑特色……这是我教书几十年的臭毛病!改也难。</p> 门口拱顶的放大图。 进一步放大。 拍侧面和拱顶 <p class="ql-block">撒马尔罕的蓝色穹顶,因它坐落在丝绸之路而闻名于世。</p><p class="ql-block">从公元前 3 世纪的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到 13 世纪的蒙古帝国时期,再到帖木儿帝国时期,撒马尔罕,始终是丝路商队的 “必经之地”。</p><p class="ql-block">不同的宗教、语言、艺术、技术,都在这里留下了印记。</p><p class="ql-block">中国文化的印记,藏在建筑的细节里。</p><p class="ql-block">古尔 - 艾米尔陵墓的木质门框,采用了中国传统的 “斗拱” 结构,这种结构能分散穹顶的重量,让建筑更稳固。</p><p class="ql-block">陵墓内部的壁画,使用了中国的 “矿物颜料”(如朱砂、石绿),这些颜料是通过丝路从中国运来的;甚至穹顶的琉璃砖烧制技术。</p><p class="ql-block">也借鉴了中国唐代的 “唐三彩” 工艺 —— 工匠们在砖坯表面涂三层釉料,经高温烧制后,形成色彩鲜艳、不易褪色的琉璃。</p><p class="ql-block">据《明史・西域传》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帖木儿曾派使者向明朝进贡 “撒马尔罕琉璃砖”,这些琉璃砖的工艺,就融合了中西方的技术,成为丝路文化交流的实物证据。</p> <p class="ql-block">这个视频,是我进入古尔埃米尔大门之前,就开了“录像”,然后检票(保安数人数而已),进去继续拍,又回头往外拍。保安都笑了!</p> <p class="ql-block">撒马尔罕的蓝色,不是偶然的色彩选择,而是帖木儿帝国 “以天为尊” 的建筑哲学。</p><p class="ql-block">14 世纪末,帖木儿大帝征服中亚、波斯、印度北部后,将各地最顶尖的工匠(波斯的琉璃匠人、印度的石匠、中国的木匠)召集到撒马尔罕,以 “把首都建成人间天堂” 为目标,创造出独步世界的 “帖木儿式建筑”—— 而蓝色穹顶,正是这种建筑风格的灵魂。</p><p class="ql-block">古尔 - 艾米尔陵墓(Gur-e Amir Mausoleum)的穹顶,是 “蓝色美学” 的巅峰。</p><p class="ql-block">这座为帖木儿孙子修建的陵墓,穹顶高 35 米,直径 15 米,采用 “双层穹顶” 结构。</p><p class="ql-block">外层穹顶由数百万块钴蓝琉璃砖拼接而成,砖面烧制着阿拉伯文经文与几何纹样,经文内容取自《古兰经》:</p><p class="ql-block">“万物非主,唯有真主”。</p><p class="ql-block">纹样则是波斯萨珊王朝的 “四瓣花” 与突厥游牧民族的 “狼爪纹” 融合的产物;</p><p class="ql-block">内层穹顶为白色石膏,绘制着金色的星象图,模拟 “天堂的穹顶”。</p><p class="ql-block">阳光从墓室的小窗射入时,金色星象,会在地面投射出流动的光影。</p><p class="ql-block">最令人惊叹的是:穹顶的 “渐变色工艺”—— 工匠们通过调整琉璃砖中钴矿的含量,让穹顶从底部的深蓝,逐渐过渡到顶部的浅蓝,仿佛从大地向天空攀升。</p><p class="ql-block">这种工艺在, 15 世纪的世界建筑中,堪称 “技术奇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下拱顶的照片,是”民间说史“拍摄的,以下文字,也来自于该作者2025-9-17的帖子,在此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帖木儿(波斯-阿拉伯文:تیمور,拉丁转写:Tēmōr,英语:Timur;</p><p class="ql-block">1336年4月9日-1405年2月18日),公元1336 年,帖木儿就是出生。</p><p class="ql-block">他的父亲塔剌海是巴鲁剌思氏部落的一个贵族。巴鲁剌思氏聚居在撒马尔罕南端一带,过着游牧生活。</p><p class="ql-block">帖木儿上帖木儿帝国创建者(1370年4月10日-1405年2月18日在位)</p><p class="ql-block">绰号“帖木儿兰”(即“跛足帖木儿”,20岁的时候,右腿和手臂,被箭射伤,腿没有被正骨好,导致跛脚,但不影响他多次屠城)。</p><p class="ql-block">帖木儿出身突厥化的蒙古贵族(铁木真就推崇屠城文化),早年臣属于东察合台汗秃忽鲁帖木儿。</p><p class="ql-block">1362年,与赫拉特领主,迷里忽辛起兵反抗东察合台贵族,通过扶持傀儡统治者的方式分治”河中“地区。</p><p class="ql-block">1370年由于闹矛盾,暗杀了迷里忽辛,夺得西察合台汗国政权,自称“大埃米尔”,定都巴里黑,建立帖木儿帝国,后迁都撒马尔罕,改称“苏丹”。并且迎娶了蒙古“黄金家族”的遗孀。</p><p class="ql-block">1388年至1390年间,征服花剌子模、阿富汗,降伏 东察合台汗国。</p><p class="ql-block">在此期间,屡次西征,征服波斯全境(统治过中东广大地区的大流士的伊朗,是强悍的民族,乍也被打败了?)。</p><p class="ql-block">1391年及1395年,分别在昆都尔察河谷、帖列克河战役大败金帐汗脱脱迷失(也是蒙古族)。</p><p class="ql-block">1398年东征印度北部德里苏丹国,摧毁德里、旁遮普及克什米尔。古印度就这么没啦?</p><p class="ql-block">1399年起出征叙利亚,败马穆鲁克王朝。</p><p class="ql-block">1402年在安哥拉战役大败奥斯曼帝国,俘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一世。后来奥斯曼帝国又统治了中东。</p><p class="ql-block">这块地啊,是不祥之地,两千多年来,不断大量死人!</p><p class="ql-block">1404年,帖木儿率20万军队准备攻打中国明朝,翌年,因过河受风寒病逝于讹答剌,享年69岁。</p><p class="ql-block">想打刚靖难之役,兵强马壮的明朝?这基本不可能的啦。朱棣是什么人?你们远征到嘉峪关,就进不来了,有无数的“卫所”等着你。</p> <p class="ql-block">1370 年,帖木儿在撒马尔罕登基,建立起疆域横跨中亚、西亚、南亚的庞大帝国,他将撒马尔罕定为首都,通过 “军事征服 + 文化建设” 的双重手段,让撒马尔罕这座古城成为 “帝国的中枢”。</p> <p class="ql-block">帖木儿对撒马尔罕的改造,带着 “集全球之美” 的雄心。</p><p class="ql-block">他从波斯伊斯法罕迁来琉璃工匠,让他们在撒马尔罕建立琉璃窑,烧制出比波斯更鲜艳的钴蓝琉璃;</p><p class="ql-block">从印度德里掳来石匠,让他们雕刻大理石浮雕,装饰陵墓与神学院;</p><p class="ql-block">从中国明朝,请来木匠,借鉴中国建筑的榫卯技术,加固穹顶的木质结构。</p><p class="ql-block">据 15 世纪波斯历史学家谢里夫丁・阿里的《帖木儿武功记》记载:</p><p class="ql-block">为修建古尔 - 艾米尔陵墓,帖木儿下令:</p><p class="ql-block"> “从帝国各地运来最好的材料:从呼罗珊运来青金石,从印度运来大理石,从中国运来丝绸,从波斯运来金箔”,让撒马尔罕的建筑成为帝国实力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帖木儿的孙子——乌鲁格别克(1394-1449 年),不仅是帝国的统治者,更是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在撒马尔罕郊外修建了 “乌鲁格别克天文台”,这座天文台的主体是一个直径 40 米的地下观测坑,配备着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天文仪器 ——“六分仪”, 由青铜铸造,刻度误差不超过 0.1 度;</p><p class="ql-block">“象限仪” 的弧长超过 30 米,能精准测量恒星的高度。</p><p class="ql-block">乌鲁格别克与他领导的团队(包括波斯、阿拉伯、中国的天文学家),在此工作了 20 年,编制出《新天文表》,计算出一年的长度为 365 天 6 小时 10 分 8 秒,与现代科学计算的结果仅相差 2 分 26 秒,这在 15 世纪,是 “人类天文学的巅峰成就”。</p><p class="ql-block">如今,天文台遗址上,重建的观测仪器。</p> <p class="ql-block">帖木儿为了促进贸易,下令修建从撒马尔罕到波斯、印度、中国的 “皇家驿道”,每隔 30 公里设置一个驿站,配备马匹与向导,让商队的行程从原来的 3 个月缩短到 1 个月。<br></p><p class="ql-block">如今,Siyob Bazaar 大巴扎,仍在营业,商贩的叫卖方式,仍保留着帖木儿时期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帖木儿推崇伊斯兰教逊尼派(伊朗是与众不同的什叶派)。</p><p class="ql-block">在撒马尔罕,修建了数十座清真寺与神学院,其中最著名的是比比哈努姆清真寺(Bibi-Khanym Mosque)—— 这座为帖木儿妻子修建的清真寺,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主拱顶高 40 米,庭院能容纳 10 万人同时祈祷。</p><p class="ql-block">清真寺的正门上方,雕刻着 “帖木儿与妻子共同朝圣” 的浮雕,浮雕中的帖木儿穿着波斯风格的长袍,妻子则戴着突厥游牧民族的头巾,体现了帝国的宗教包容。</p><p class="ql-block">虽然清真寺在 19 世纪因地震损毁严重,但重建后的残垣断壁,仍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宏伟 —— 巨大的石柱上,还保留着波斯文的铭文:“这座清真寺,是信仰与权力的见证。”</p><p class="ql-block">可惜我们没有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帖木儿陵墓中的石棺,采用的是印度产的墨绿色(带一些美丽的蓝色)花岗岩,是通过丝路商队从印度北部运来的。</p><p class="ql-block">侧面刻有精美的花纹。</p> <p class="ql-block">帖木儿(Timur),是14世纪中亚军事统帅,帖木儿帝国的建立者,以残暴和嗜血著称。他通过军事征服扩张领土,造成数千万人死亡,但同时也推动了中亚文化发展。</p><p class="ql-block">帖木儿在军事征服中以屠城和掠夺财物闻名,例如1398年入侵印度德里时,屠杀城内居民并焚毁财物。其军事行动直接或间接导致约1700万人死亡,占当时世界人口的5%。</p><p class="ql-block">文化贡献:</p><p class="ql-block">尽管以暴政闻名,帖木儿在撒马尔罕推动艺术与文化发展,将该城建设为文化中心,促进了中亚与波斯的文化交流。</p><p class="ql-block">历史学家对其评价存在分歧:</p><p class="ql-block">●正面评价:认为他是军事天才,战略战术卓越,重建了蒙古帝国的荣光。</p><p class="ql-block">●负面评价:指责其统治以屠杀和破坏为基础,对被征服地区造成长期创伤。</p><p class="ql-block">当然,这些都是在中世纪,还有许许多多的屠城。</p><p class="ql-block">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几个大国,签署了《日内瓦四公约》协议,不能够再屠杀平民了。</p><p class="ql-block">例如,伊拉克的萨达姆,就因为大规模屠杀反抗自己统治的村子,被霉菌抓住,起诉(当然有很多因素),绞死。</p><p class="ql-block">前南斯拉夫国防部长,等等被引渡到海牙国际刑事法庭,病死狱中。</p><p class="ql-block">还有菲律宾的某某前总统,至今还在海牙监狱,据说有很多病。他的女儿,这几天正在四处奔走,想把父亲救出来,安置到一个友好小国,治病。</p> <p class="ql-block">目前尚不清楚帖木儿的跛脚的伤势和随后的畸形,是否改变了他的性格。</p><p class="ql-block">他在八、九岁的时候,就和母亲、兄弟们一起被蒙古人囚禁,早年生活很困苦。</p><p class="ql-block">为了生存,帖木儿小时候从旅行者那里偷东西,是一个帮派的成员。</p><p class="ql-block">不管他如何受伤,他们并没有阻止他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指挥官之一和暴君。</p><p class="ql-block">尽管面临严峻的条件,帖木儿还是在1399年占领了德里,并于同年开始与奥斯曼帝国的苏丹贝耶齐德一世开战。</p><p class="ql-block">其他城市包括阿勒颇、大马士革和巴格达。都被毁灭,有知识的人,工匠……被带回帖木儿帝国。</p><p class="ql-block">他建立的帖木儿帝国一直延续到1507年,当时穆罕默德·沙巴尼的乌兹别克人征服了撒马尔罕和赫拉特。</p><p class="ql-block">虽然帖木儿对投降的城市普遍仁慈,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p><p class="ql-block">如果你试图战斗,帖木儿会消灭城里的居民,喜欢尝试各种形式的怪异惩罚。</p> <p class="ql-block">当敌人反抗时,帖木儿毫不留情。</p><p class="ql-block">他的部下会把俘虏活活烧死。</p><p class="ql-block">他的军队绑架妇女,饿死了小孩。</p><p class="ql-block">他最喜欢的惩罚之一是建立一个由拒绝投降的敌人头骨组成的金字塔。</p><p class="ql-block">1387年在伊斯法罕发生的这一可怕行为最为臭名昭著。</p><p class="ql-block">波斯城市伊斯法罕(我在2023 年去过),是一个繁荣,知识,多元文化和艺术的地方,艺术繁荣。</p><p class="ql-block">唉,它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对付像帖木儿这样强大的敌人。</p><p class="ql-block">当帖木儿的军队,到达伊斯法罕时,伊斯法罕城门打开,立即投降。</p><p class="ql-block">帖木儿表现出怜悯之心,并没有发生平时的流血事件。</p><p class="ql-block">然而,这座城市犯了反抗占领者税收的可怕错误,杀死了驻扎在那里的3000人帖木儿的部队。</p><p class="ql-block">于是,帖木儿回转身到伊斯法罕,在短暂的围攻后,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它。</p><p class="ql-block">这一次,帖木儿军队屠杀了多达7万人,毫无怜悯之心。</p><p class="ql-block">帖木儿给每支部队,一个"配额"的斩首收集。</p><p class="ql-block">一位目击者说,有28座塔,由1500个头骨组成。</p><p class="ql-block">帖木儿占领印度德里之后,下令处决10万印度俘虏。</p><p class="ql-block">据传说,在巴格达,有9万人被处决,他们的头骨在巴格达堆成了120座头骨金字塔,比张献忠在四川,将小脚女人的腿……堆成的塔,还要恐怖。</p><p class="ql-block">比扬州十日屠,还要严重。</p> <p class="ql-block">随着四处征战,帖木儿帝国的版图愈来愈大,代表帝国境内的民族构成愈来愈复杂,所信仰的宗教也愈来愈多。对于异教徒,帖木儿强迫他们改宗。</p><p class="ql-block">这同时成为了他入侵印度德里苏丹国的借口。他觉得当地信仰自己不喜欢的印度教,便要亲手纠正他们的错误。1398 年九月,帖木儿率领一支九万人的军队渡过印度河,沿途摧毁经过的城市。他很快便攻陷了德里苏丹国首都德里,并几乎将其夷为平地。</p><p class="ql-block">帖木儿只要教训这里的统治者,并没想过要直接统治印度。经过一轮烧杀抢掠和屠城后,他便班师回朝,顺道把女人、奴隶、工匠和战象等等的战利品带回撒马尔罕。</p><p class="ql-block">经此一役后,德里苏丹国便一蹶不振,从此不断衰落。帖木儿利用从印度带回的资源,开始修建一座著名的清真寺:比比哈努姆清真寺。</p><p class="ql-block">接下来他的目标是鄂图曼帝国和埃及马木留克苏丹国。这两个是当时世上数一数二的强国,但最终都还是在强大的帖木儿军队下臣服。</p><p class="ql-block">在一步步建立了巨型帝国之后,帖木儿将自己的目标放在另一个庞大的帝国身上:大明。</p><p class="ql-block">然而,这场剧战却最终并未打响。1405 年,帖木儿渡过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结了冰的锡尔河途中,因感染风寒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因为军队失去了指挥,便放弃出征明朝,就此班师回国。</p><p class="ql-block">帖木儿死后,他的帝国并没有维持很久,但这个横行草原的跛子,却把自己的名字书写在了史书之中。</p><p class="ql-block">这些征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都不被允许了。</p><p class="ql-block">1949年,几个大国签署了《日内瓦 第四 公约》,及其附加协定书,进一步明确,将屠杀平民战俘等行为,定性为“战争犯罪”,需得到依法严惩。</p><p class="ql-block">所以目前的俄乌战争,打了四年,基辅的电视台还照常播放,煤水电基本正常。</p><p class="ql-block">但是以 色 列总 理,就与普 大帝,大不一样了,战后,有可能被国际刑事法庭,判处战争犯 罪?并且被要求引渡!</p><p class="ql-block">内塔狡辩说,是哈 马 斯,混在平民中,所以一炮打过去,良莠不分,一块炸死了?这也是犯 罪!</p><p class="ql-block">现代战争,只能够像俄乌战争那样慢慢推进,打了四年,可能还需要打两年?没有听说双方虐杀战俘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这是帖木儿的国师(类似于诸葛亮的作用)的墓棺。高和大,并且是摆放在帖木儿自己墓棺的前面,表示对自己老师的尊重。</p><p class="ql-block">帖木儿的国师,是毛拉·额什丁和卓(Mullah Eshdin Hodja)。</p><p class="ql-block">他是14世纪中国新疆伊斯兰教苏菲派著名宣教师,祖籍布哈拉,家族为和卓家族。</p><p class="ql-block">其父谢赫·哲马鲁丁(一译“贾玛里丁”)是新疆喀喇昆仑山地区的伊斯兰教长老,曾向察合台后裔秃黑鲁帖木儿秘密宣教。</p><p class="ql-block">额什丁在父亲去世后,前往阿力麻里,通过每日唤拜,最终说服秃黑鲁 帖木儿,归信伊斯兰教(好处多多),并协助其 将伊斯兰教传播至16万蒙古部众及库车等地。 </p> <p class="ql-block">墨绿色大理石棺木</p> 小的是孙子,位置不在原来埋葬的原地了,小的墓棺,都是移动过位置的,然后集中在这里,保护起来的,下面泥土里,并没有遗骸。 大的是儿子的墓棺,小的是孙子的。 <p class="ql-block">国师的墓棺,摆在最前头。当然都是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我们参观的这个墓室里头来的。因为600多年来,乌兹别克斯坦已经被无数军队占领过……你懂得!</p> <p class="ql-block">国师的石棺柩前面,有一个圆顶的装饰,其他棺柩都没有!</p> 好不容易出来了。感到头晕目眩,希望坡脚帖木儿,你不要跟着我啊? 另外一个墓室,没有导游解释,不知道啥是啥? <p class="ql-block">当暮色降临,撒马尔罕的蓝色穹顶渐渐融入夜色,只有穹顶边缘的琉璃砖,还在月光下闪烁着微弱的蓝光。</p><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游客渐渐散去,只剩下老人与鸽子,还有远处宣礼塔传来的晚祷钟声。</p><p class="ql-block">这座千年古城,见证了帖木儿帝国的兴衰,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华,也见证了不同文明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不想再见,古尔.埃米尔陵。有点不舒服!</p> <p class="ql-block">可以直接点击以下链接,打开我的:<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geh4pq"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夏伊·辛达陵景区(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2025-9-23》,网址是:https://www.meipian.cn/5ggeh4pq</a></p><p class="ql-block">今天集合时间略晚,所以睡到快七点才打卡。</p><p class="ql-block">而且是中国的秋分节日,但一点也不凉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