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桥社区《论语》读书班第十二期活动 生活中的无为之事 | 家与古琴(学习随笔)

静水流深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听高老师上课,才知道古代古琴与黄金等价。古琴是琴师制作出来的。今天课堂,我是高老师在社区公益课程的助教。我也没能想到,心心念念,要给高老师在社区开古琴公益班,会如此成功,受到这么多学员的一致好评,课上同学们不约而同鼓了三次掌。上课途中,我一直在拍照、给学员提供谱子、笔、纸,并拍摄老师教学视频,助教还是当得很称职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因为给到社区来上课的教师的周到服务与细节准备,而变得不一样了。真的特别谢谢高老师,他不仅是我孩子的好老师,也是我的好老师。高老师有着一肚子的才气,我们追求的理念相同,脾气也很像,都淡泊名利,是谦谦君子。还记得去年秋冬,我临时要承办一场大型的活动,那天正好去幼儿园链接一个公益课进校园的事情。我给老师大概讲了活动方向,需要定个主题,高老师很快就给我出主意:“体验劳动快乐,感受田园生活。”后来媒体和各公众号都用的这个主题,心底真是敬佩高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高老师真是相识九年了,但我也一直没有学会古琴。他多次鼓励我继续好好学下去,我却总是琐事缠身。但高老师把我孩子教会了,还是很出色的小学员。高老师有一次跟我说,你有点耽误你孩子了。如果大班开始学琴,如今更会不一样了。大班带孩子上过一次公益课,他小手嫩嫩的,碰到琴也没有什么感觉。还是孩子二年级的六一儿童节,他发现班上同学们上去表演个才艺挺有面儿,终于肯学了。后来家里又有点事,直到九月,孩子才去高老师家学第一节课的。孩子越学越有成就感。这当中,我们都不懂乐理,没有督促过孩子练习。都是靠学姐家孩子的榜样作用,还有孩子在高老师循循善诱又不失威严地教琴中,慢慢进步。曲子学得不快,平时花的时间也有限,偶尔跟我去参加读书班展演活动,去年元旦,那时候还在学《平沙落雁》,他想弹完全曲,却不能达到那个水平,就挺着急的。他找了一首《大渔》,自己在家练了两个晚上,就参加读书班展演了。当然,现场“翻车”,他信心受到打击。寒假都没能考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四月份,学校突然出了一个通知,有小学组的才艺展示。没想到,整个中高年级学员中,他用老师给他形容的相当于朗诵上台背了一首《静夜思》一样的《酒狂》古琴曲,斩获市直学校一等奖、泰州市二等奖的好成绩。这个个人才艺展示报名只有周末两天的准备时间。那段时间,这个四级曲《酒狂》他已经好久不弹了,是重新捡起来的。花了一个上午,一个下午。这个复习旧曲子,高老师也曾用很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学会琴曲就像是煮熟一锅饭,哪怕很久不弹琴,重新捡起来的时候就是把饭热一下。我是陪着孩子“热”饭的。那天周日下午,孩子在高老师单独练琴的书房,都弹得手上起泡了,录视频还是不能一遍过。我就记得,那天孩子穿的一件白色的卫衣。我教他,感受自己在云端,忘记周围一切的环境。孩子把眼睛一闭,真的全程弹下来了,舒了一口大气。我感觉他应该是真的想象着自己在云端弹完的这首曲子,以该状态下这首磕磕巴巴的曲子获得了入场券。那时候水平还是有限的。真的只是获得了一张入场券而已。后来,孩子居然凭借着沉稳不怯场的定力,真的一路过关斩将,取得好成绩。少儿古琴学习还是非常幸运的,一路上,没有内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能学会古琴,也滋养了孩子,也滋养了我。经常在家里听孩子的琴声,那是美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暑期,有个参加全国赛的机会。三位学员,一位目前三年级,已经学到八级曲了。一位姐姐,她姑娘已经是大学生了,参赛中一直是姑娘陪考,还帮我孩子化了两次淡妆。一位就是我孩子。三个家庭千里迢迢,到成都参加全国赛,学员都获得了该年龄段全国金奖的好成绩,而全国赛赛场,古筝等乐器门类比就太卷了,全是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也是因为这次成都之行,看到这位全国赛获金奖的姐姐,在赛场准备时,弹古琴是那么专注,那么认真,反复练习,真的是被她深深感染了。回顾自己学习古琴,没有那个认真劲,也没有那么反复练习,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是抱着一丝惭愧重新学习古琴的。而这一次,是高老师教给我孩子的任务,把我教会。因为之前真的教了我很多遍了。我就是乐感很差,五音不全,不会唱歌,谱子也“自我屏蔽”式地搞不明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孩子真是个好孩子。他用他学习时的串珍珠法,一句一句教我,那么认真指导我,我还可以不懂就问,然后,我终于在两个星期学会了一首《小草》。听一个记忆大师课,说一件事情重复150遍,就能记住。我应该是重复到了150遍,我终于学会了弹奏《小草》。学会古琴曲目的感觉真好啊!因为谱子已经变成了肌肉记忆,我记住了怎么弹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写此文,以分享给那些志同道合的爱好古琴的朋友们。身边好几位朋友真的成了高老师的学员,还有把孩子也带着开始学习古琴,哪怕从五六年级开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要跳出某些思维,学无为之学,做无为之事。无为是有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滋养我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