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西藏行十: 走近中国边陲明珠、独龙江。

天空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1日,早餐后又沿着怒江前行,今天的目的地是独龙江。</p><p class="ql-block"> 沿着怒江,首先来到“石月亮”观景台,这里本是远眺石月亮的最佳点,可惜山上有雾,将石月亮摭挡住了无法观赏。又开车往石月亮景区走,半小时的车程是盘山小路,路窄弯多,坡陡。走到了才发现这景区还在打造中,基础设施远远没完善,不过已初具规模,上山的索道是建好了的,能运营,每个人来回票价160元,索道路程大约1.5公里,不过下了索道后还得徒步1.5个小时才能到“石月亮”处,那么来回就得步行3个小时,这对我们这样的古稀之人来说还是有点免强,思考再三,最后还是放弃了。不过那里位置高,居高临下看怒江倒是好地方,拍了几张照片就原路返回到219国道上来了,又继续往独龙江前进。</p> <p class="ql-block">这是石月亮观景台处。所谓的石月亮,是高山上一下自然生成的大圆洞,远看就像月亮。那也是驼峰航线的航标。</p> <p class="ql-block">石月亮景区,修得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石月亮景区的口号很独特。</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的工作人员向笔者介绍景区的建设情况。</p> <p class="ql-block">哥几个高兴了,在石月亮景区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在石月亮景区看怒江全景,很爽。</p> <p class="ql-block">陈君支起脚架,在准备为大家打卡。</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的古树,本身就是一景。</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看远山,那是高黎贡山。</p> <p class="ql-block">返回到219国道上,又沿着怒江边走,很快来到了“怒江第一啸”,那是因为怒江在这里变得窄了,江水就很凶涌,涛声如雷贯耳,于是就有了“怒江第一啸”的称谓。</p> <p class="ql-block">从视频上可以感受到“啸”字。</p> <p class="ql-block">在贡山县城没有停留,直接往独龙江赶路,很快就到了独龙江景区服务中心,停下来按要求做个登记就放行,这个景区是免费的。可从这里到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至少还有60公里路程。</p> <p class="ql-block">在独龙江上山的途中有个休息区,有个观景平台是玻璃栈道,漂亮,难免又多拍几张。。</p> <p class="ql-block">在到独龙江景区的途中就是高黎贡山的原始森林,一路美景不断,总是停车拍照。</p> <p class="ql-block">到独龙江景区的路非常好,全是油路。</p> <p class="ql-block">晚上就住在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的一个宾馆里。</p><p class="ql-block"> 独龙江乡位于贡山县西北边,在高黎贡山大山里,这里主要以独龙族为主,独龙族人口很少,四年前统计的数字是7000多人。乡政府所在地的宾馆较多,基本能满足游客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在乡政府所在地,政府为村民统一修建了很多房屋,每家都很宽。</p> <p class="ql-block">  23号早餐后,从独龙江乡政府出发沿着独龙江往南(下游)最边远的一个村子、马库村出发,那里有哈滂瀑布和41号界碑国门。</p><p class="ql-block"> 途中偶遇一当地村民独龙族男子,49岁,外出干活,带了一条狗随行,身上背有弯刀镰刀及别的工具,看来这是独龙族男子的标配。男子很随和,很愿意与我们交谈,交谈中他的手不知怎么碰到了刀,就划了一条口,出血了,我拿过刀来一看,刀口非常锋利。</p> <p class="ql-block">马库村,是独龙江乡最南边,最远的一个自然村,距离乡政府还有40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独龙江水一直向南奔流,前面就进入缅甸了。</p> <p class="ql-block">距离边境很近的哈滂瀑布,落差有100多米,瀑布很壮观。</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国门,由于此处不通关,自然没人进出。门外就是缅甸,独龙江水就从旁边流入了缅甸。</p><p class="ql-block"> 从乡政府到国门处的40多公里路很烂,路窄弯多,还陡,一路炸弹坑,可怜我的坐驾一路艰难滇跛,好不容易才到了国门处。哥几个为了看这国门,我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因为拍照后回头一看,右前轮胎没气了。还能怎么办?烈日下只能自己换胎。快八十的老大哥文君也只好来和我一起干,烈日下累得我们是满头大汗。</p> <p class="ql-block">换好胎又才原路返回到边境所,此时已经是又累又饿又渴,给值班警官打了招呼就进他们的接待室休息喝水,拿出方便米饭来吃,补充体力。</p> <p class="ql-block">返程途中,尽管很累,也要得意一把,因为在众多游客中,能走到41号界牌国门处的人极少。</p> <p class="ql-block">返途中路过独龙江乡的巴登村,是独龙族村子,进村参观,随意走进一户人家,一家人很热情。小伙子姓孟,全家都是独龙族,小孟曾在成都的崇州当过兵,复员回家后在乡上开车,今天是在家休息。</p> <p class="ql-block">这是小孟的父母亲。</p> <p class="ql-block">屋中间火塘上煮的猪食。</p> <p class="ql-block">正在干活的一个是小孟的老婆,还有一个是他们弟媳妇。</p> <p class="ql-block">返程途中来到了普卡旺,这是一个正在打造的景区,环境非常漂亮,房子用竹编做的外墙很有特色,还充分利用了河里的石头来修步梯,修围墙。</p> <p class="ql-block">普卡旺河水很蓝很清,给人的感觉很好,河水从这里汇入独龙江,再流入缅甸。</p> <p class="ql-block">这是今年95岁的独龙族纹面女肯国芳。</p><p class="ql-block"> 笔者这次自驾到独龙江的目的之一就是想拜访这里的纹面女,因为独龙江的纹面女所剩无几了。事前我已了解到孔当村里有一个,下午我们从马库返回必须要路过这个村,到了她家里一问,她儿子说上街卖菜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我们只好开车上街去找,也是我们运气好,一走到街口就看见了,我赶紧下车去拉住她塞给她二十元钱表示要和她照相,谁知道她直摆手不愿意,她不会说汉话,伸出手比个五,我意识到她是嫌钱少了,要 50元。我马上又拿出三张十元币给她,她才同意我们照相了。</p><p class="ql-block"> 哈哈,纹面女虽然不会说汉话,可也很懂得利用资源优势要钱了。</p><p class="ql-block"> 肯国芳个子又瘦又小又矮,可能只有一米四高,我们必须弯下腰来与她说话照相。虽然说95岁的老人了,可还要到两公里远的乡上去卖菜,可见精神状况之好。</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独龙族博物馆里拍到肯国芳的照片,这照片是12年前拍的。博物馆里关于纹面女的照片有七十多个,十多年过去了,健在的纹面女只有十来个了,住在独龙江的纹面女则更少。</p> <p class="ql-block">这是全国唯一一个独龙族博物馆。馆内展有大量关于独龙族人生产生活的照片和实物,能让观众了解到独龙族的文化和历史。</p><p class="ql-block"> 笔者觉得这次独龙江之行很值得。</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广场上立着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的题字。</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独龙族人在习总书记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受益匪浅,路修好了,安置房修好了,通过旅游,老百姓也富了。他们感恩党,感恩习主席。</p><p class="ql-block"> 下一站目的地——丙中洛。</p><p class="ql-block">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晓耕、陈旭、杨仪,笔者在此叩谢。</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3日夜写于丙中洛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