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山庄秋正浓 ,-茅山知青第六次群主大会,侧记,马 宇

杨立

一行白鹭排云上,便引诗情到山庄。昨天下午,80位银龄茅山知青,带着上午游览天生桥景区的快意,来到了茅山知青山庄,参加第六次茅山知青群主大会。<br> 会场四周那“岁月留痕”茅山知青老照片,藏着五十年前的故事。《茅山知青》公众号总编苏伟一番热情洋溢的致辞后,茅友歌舞表演闪亮登场。<br> 合唱队指挥姚志涵的鬓角比去年又白了些,可站在那里依旧沉稳。他手腕轻轻一抬,众多声音便像溪流般汇到一起,顺着门窗漫进仲秋的空气里。"再回首,背影已远走;再回首,泪眼朦胧。" 男声部的调子沉,像当年知青点里点亮着的煤油灯,裹着岁月的温度;女声部的声音亮,似漫过山岗的溪水,还带着年轻时的清亮。有人换了假牙,有人牙缝增大,唱到高音处总怕漏风,可他们硬是把下巴抬得高高的,眼里闪着光 —— 当年在茅山知青点,他们是音乐爱好者,如今站在熟悉的位置上,只是身边的伙伴们,添了皱纹和白发。<br> 合唱《祖国不会忘记我》,整个会场突然静了静。指挥双手先是顿了顿,像是在酝酿什么,随后猛地向下一压。"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 歌声突然炸裂开来,带着股不服输的劲儿。那些上了年纪的声音有些沙哑,可往那一站,唱到动情处,两眼会不自觉地注视着前方,这是他们余生岀彩的时光。多少次紧张排练,义无反顾坚特着。有人说他们老了,唱不动了。可一进了角色,他们便会使岀浑身解数,声音里,还是当年在山坡上唱歌的劲儿呢。会场外的阳光正好,洒在他们身上,把银丝染成了金,也把那些藏在皱纹里的青春,照得发亮。<br> 茅友关湘亭和杜俐俐演唱了沪剧《血染姐妹花》中的选段“海滩诀别”。该唱段表达了革命情侣在面临生死离别时的深情厚意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血色残阳里的青春绝唱,关湘亭的嗓音在高音区碎裂成晶莹的冰棱,杜俐俐的低音却像暗流在礁石下涌动。两双眼眸饱含深情,那是岁月凝结,浸透了血色的浪漫。<br> 形体芭蕾舞《世界赠予我的》,翩翩起舞,妙姿生花。虽说眼角有了细纹,腰也不如从前柔韧,可一身队服,明艳得像枚蓝宝石。芭蕾舞讲究踮脚尖,队员们现在踮不了全程,就稍作改动,可韵味没有减少。表演虽然只有三分钟,可台下数月的排练,换来了舞台上腰板挺得笔直,像株浓烈的枫叶。钢琴的旋律深情裹着舞者。她们伸展手臂时像要去够天上的云,屈膝旋转时似要接住落在肩头的叶,美极了。<br> 会场热闹非凡。当精彩的歌舞表演过半,气氛正浓之际,茅山知青八大兴趣组负责人依次登台,分别以三分钟的分享,回顾过往点滴,展望未来新程。“留住难忘过往,定格美好当下”成为各自发言的核心。他们的讲述既饱含对岁月的深情,又充满对未来的期许,瞬间将大会氛围推向又一高潮,为群主大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br> 现代舞《再回首》的音乐一出来,气氛突然变了。鼓点敲得急促,像是在叩问时光,粉红披肩在舞动中特别亮眼,时而翻飞,时而缠腰,旋转时会带上一阵风。青丝已成白发,可她们跳得很投入。有个动作需要单膝跪地,她们每次排练跪下去,膝盖会发出 "咯吱" 的响声,可她们从没想过放弃。"有人说七十岁就该在家带孙子,可我们偏要跳,要让他们看看,老了,也能把日子跳成诗。" 夕阳把知青山庄的屋檐染成了橘色时,健身队的表演开始了。穿着太极服,站在舞台上像一朵朵盛开的白菊。领拳的李薇素今年已七十好几了,引领队员抬手、屈膝、转身,动作行云流水,衣角在风里轻轻摆动。那深情委婉的音乐,像是从山里飘来的泉水声。老人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抬手时像托着片云,落手时似接着汪水。坚持练习多年,健身队员们现在不仅能打八段锦、24式和42式太极拳,还能把每个动作都做到位。说起这些,队员们的嘴角扬起一抹笑,阳光落在他们的鬓发上,像撒了把碎金。 夕阳西下时,群主大圆满结束。茅友们走出会场,对着夕阳深深吸了口气,又慢慢吐出来。风里带着山野的清香,也带着他们身上的暖意。 "祖国不会忘记我,不会忘记我。" 是啊,岁月不会忘记茅友,青山不会忘记茅友,那些藏在皱纹里的青春,那些刻在骨子里的热爱,从来都没有消失过。老来稀,还能唱歌,还能跳舞,还能打太极,还能把余生过得热气腾腾,还能在秋天的青山绿水间,绽放出最精彩的自己。 链接陆纪生《第六次茅山知青群主大会》详记:<div><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g0s428?first_share_to=group_singlemessage&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2709242"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网页链接</a><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