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李雯</p><p class="ql-block">指导老师:灵儿</p><p class="ql-block">指导老师美篇号:156893800</p><p class="ql-block">图/网络(致谢原摄影老师)</p>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争抢的事情时有发生;在商场排队付款时,总有不少人蜂拥插队;在城市的<span>道路</span>上,到处摆放着人们的代步工具,导致盲人出行无法得到保障;公交车上老弱病残孕专座上多是些身强体健的青年人,而本该得到这些座位的却站在过道上……</p><p class="ql-block"> 在当今这个崇尚尊老爱幼,崇尚文明的时代,竟蕴藏着无数颗缺失慈<span>悲</span>的心。</p><p class="ql-block"> 谦虚是一种辞让。</p><p class="ql-block"> 清雍正年间,江水被推举到朝廷做官。皇上召见时,他紧张哆嗦,不能对答,于是推荐他的学生戴震。戴震口若悬河,分析问题切中要害,说的清清楚楚。皇上大为兴奋,问戴震说:“你和老师比,谁的才能高?”“我的水平低。”戴震答道。“那为什么水平高的反而不能回答我?”戴震说:“老师年老,有些耳背,可他的学识超过我一万倍。”皇上赞赏他辞让的精神,赐为翰林。</p><p class="ql-block"> 辞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做人原则。戴震在皇上面前虽然比自己的老师更胜一筹,但他却怀有谦虚、辞让的心。</p><p class="ql-block"> 宽容是一种<span>谦</span>让。</p><p class="ql-block"> 韩信少年的时候,经常挎着宝剑在街上溜达。有个恶少借机侮辱韩信说:“你虽长得高大,喜欢佩戴刀剑,但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死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在被刘邦封为楚王之后,韩信荣归故里,他召见曾经侮辱自己的少年,但是韩信并没有降罪于他,而是封他为中郎将,并对身边满脸疑惑的将领说<span>:</span>“这是位壮士<span>。</span>当他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了他吗?杀了他也不会扬名,所以就忍了下来,这样才能有今天的成就。”</p><p class="ql-block"> 辞让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能够辞让,宽容他人的人心胸像天空一样宽阔,<span>明朗</span>。</p><p class="ql-block"> 辞让是人类最伟大,高尚,美好的品德,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高挂在漆黑的夜空。然而,辞让并非无原则的退让。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些老年人“碰瓷”的现象,有些老人在大街上摔倒,年轻人们怀着辞让之心去援助他们,却被他们“反咬一口”,成为了导致他们摔跤的罪魁祸首。有<span>谦</span>让之心固然是好的,但这些好心人们却被无故反咬,让人心寒。</p><p class="ql-block"> 辞让是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位理发师在给顾客理发时,客人忽然咳嗽了一声,导致刀子划破了他的脸。这时理发师非常紧张,不知所措。顾客却笑着说:“没事,您继续,这是我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辞让是盾,挡住冲突的利剑。当你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要不依不饶,谨记“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所有的矛盾都能化为乌有。</p><p class="ql-block"> 辞让是胶,粘起心与心之间的间隙。当今时代,全人类都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当我们自身的利益与大自然有冲突时,我们应该秉承“还地球一片净土,获一时平安”的理念,舍小家为大家。</p><p class="ql-block"> 辞让,礼之端也。</p><p class="ql-block">(教师点评:文章所用的举例论证极具代表性,很好<span>地</span>论证了中心论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