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行旅记(二)》 作者:小勇

小勇

<p class="ql-block"> 晋南行旅记(二)</p><p class="ql-block"> 小勇 2025年9月18日~10月3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23日】</p><p class="ql-block"> 今有雨,游程计划调整,自驾车自行方便。游记于下。</p><p class="ql-block"> 一、太阴寺</p><p class="ql-block"> 上午九点整,到达国宝单位绛县张上村的太阴寺。进山门两侧是风调雨顺四大金刚,殿中央供奉弥勒佛,佛如长辈,笑迎每位来者。佛台前沿置放太上老君、观音菩萨等护法一众。</p><p class="ql-block"> 寺院前后两殿,卧佛殿佛台上供奉有两层,少见。上层佛坐姿,执杖盘腿;下层是于金代整条檀木雕制的释迦牟尼涅槃横卧像。据说曾遭偷盗,菩萨显灵,邪不胜正,锯而中止,盗未成。寺庙始建于唐代,重建于金代。壁画量不大,内容却丰富。殿门前匾额仅认出半个“太”字,其余字迹都湮没在岁月风雨中了。四扇门框上的镂空雕饰,花纹各异,工艺精细,美观艳目。太阴寺是研究古代建筑、壁画、雕刻艺术以及佛教历史的珍贵遗产。</p><p class="ql-block"> 太阴寺北向,一片庄稼地,寺院清静,唯有雨声嘀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卧佛•长约四米)</p> <p class="ql-block">(殿匾额仅认出半个“太”字,其余笔迹都湮没在岁月风雨中了。)</p> <p class="ql-block">二、牛王庙戏台</p><p class="ql-block"> 牛王庙戏台在临汾魏村,守门老汉独自吃中饭,见到我们,笑问客从何处来?实在是太空,没人来。</p><p class="ql-block"> 牛王庙戏台也称舞楼,属亭式舞台,平面井字形。前方及两侧开放式,观众可三面同时看戏。一根粗壮大木横跨7.5米开间额枋,台基高一米。我想象戏台当年肯定出演过关汉卿的《单刀会》、马致远的《汉宫秋》、王实甫的《西厢记》,赶集观戏民众如潮涌,盛况空前。如今戏本还在,观众呢?</p><p class="ql-block"> 牛王庙戏台是国内最早的木结构建筑戏剧舞台,建于元代,后遭平阳地区地震损坏,明清两代屡次修葺,1996年列为全国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三、广胜寺</p><p class="ql-block"> 广胜寺在洪洞县境内的霍山,是一个如南京牛首山的综合性景区,建筑群踞山而建,分上寺和下寺两个景点区域,上寺以霍山顶上的飞虹塔为核心,下寺以大雄宝殿为主。</p><p class="ql-block"> 从景区进口到山顶有六公里路,我们购票乘坐景区游览车上顶。</p><p class="ql-block"> 飞虹塔是明代建筑,呈八角椎体,13层,高47米,主体用青砖砌造,外部用七彩琉璃烧制的仿木构件,每层阁式回廊墙外装饰有佛像、菩萨、金刚、花卉、盘龙、鸟兽等琉璃浮雕构件,塔身漂亮之极,如晚间配以灯光秀,更是美轮美奂。</p><p class="ql-block"> 飞虹塔是第一批国宝单位,是《西游记》唐僧扫地拍摄现场,2018年8月,经世界纪录认证官方确定,该建筑为“世界最高的多彩琉璃塔”,国内外声誉极高。塔视我如我视塔,形相异,性相近,朗朗乾坤,莽莽大地,虽说有“宝筏金绳”引渡,尚需心有灵犀一点通方可。</p><p class="ql-block"> 下寺的山门建在一平台上,可作舞台,主要建筑有水神庙、前殿(韦陀殿)、后殿(大雄宝殿)。每殿前的场地上置圆鼎方炉,大雄宝殿前的两棵柏树有一千三百多年,依旧风华正茂。两株当年由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俩手植的龙爪槐,已是树冠蔽日,枝上挂满了祈愿的红绸布条。</p><p class="ql-block"> 庙堂中的佛雕塑像、精美壁画、可与永乐宫媲美,容许拍照,不可闪灯。其中大雄宝殿里的各尊佛像,神态栩栩如生,造型丰富多彩。一位老者介绍说,抗战时期,日军侵犯到此,见佛像精美,便起了歹念,欲将佛像偷盗送东瀛。僧人获知后,趁日军不备之际,连夜忍痛刮去了佛像脸部上的金粉色彩。日军看到佛像已损坏了,也打消了偷盗的坏心思,佛像这才得以保存至今,今番仍能看到留下的刮痕。而寺院中确实发生了好几起壁画被盗窃贩卖到国外的事例。中国的艺术品以这样的形式传播到国外,且不得返祖归乡,痛哉惜哉!</p><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有匾额题“湛恩汪濊”,字中均有三点水,据三哥说,我们家五行缺水,于是拍照带回家,蓄水补缺。</p><p class="ql-block"> 下山途中,听得舞台演员正在表演蒲剧《苏三起解》折子戏,唱的是哀怨忧愤。“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随着押解人一声“走了——走了。”曲终人散,情犹难复。</p><p class="ql-block"> 途中,兰兰又购买了一本广胜寺全部壁画集,精装本,四百余元。她说,回去好好阅读研究。据售货员说,此本壁画集所照摄于1991年,仅刊印了五千本,经过了这些年,有些壁画也已退化灭失了,所以这五千本是卖一本少一本。网上这本壁画集已炒作卖到了七百多元。</p><p class="ql-block"> 在景区逗留了三个多小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乘景区游览车上山)</p> <p class="ql-block">(额匾题词:宝筏金绳)</p> <p class="ql-block">(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俩种下的龙爪槐。)</p> <p class="ql-block">(蒲剧:苏三起解)</p> <p class="ql-block">(购买精装本广胜寺壁画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