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瑞士全境游 D2(欧洲D10): 卢塞恩

aili

<b>瑞士全境游 D2(2/2)(欧洲D10): 6月27日,卢塞恩City Walk</b><div><b><br></b></div><div>16:00,我们离开苏黎世,驱车前往卢塞恩,50km车程,17:10到达,然后开始卢塞恩老城区Citywalk。<b><br></b></div> <b>卢塞恩(Lucerne),又译“琉森”</b>:琉森州首府,位于瑞士中部,罗伊斯河出口与四州湖的汇合处,是个湖光山色相互映衬的美丽城市。早在罗马时期,它还只是一个没有几户人家的渔村,后来,为了给过往的船只导航而修建了一个灯塔,因此得名“琉森”,拉丁文便是“灯”的意思。1178年正式建市。面积24.2平方千米,人口7.8万。<div><div>卢塞恩号称瑞士最美丽、最理想的旅游城市,也是最受瑞士人喜爱的瑞士度假地。</div><div>琉森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很多著名作家在此居住和写作。</div></div> <div><b>第一站:狮子纪念碑</b></div><div>这尊狮子雕像叫《 狮子纪念碑》(Lion Monument,Löwendenkmal),或《垂死的 狮子 》。被认为是世上表情“最悲伤”的 狮子 。<br></div> 这座长10米、高3米多的濒死狮子雕像是丹麦雕塑家于1821年在天然岩石上雕刻的。雕像描述了痛苦的狮子倒在地上,肩头插着折断的长矛,旁边有装饰着瑞士国徽的盾牌。<br>雕像的目的是为了纪念1792年8月10日,当时为了保护巴黎杜乐丽宫(Tuileries)内路易十六家族的安全,全部战死的786名瑞士雇佣兵。雕像下方还刻有文字,描述了这次事件的经过。<br>当时,瑞士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大量男子去欧洲各国当雇佣兵以维持生计。瑞士雇佣兵忠于雇主,勇猛善战。然而,雇佣兵制度中的残酷往往被荣誉和金钱掩盖。这次事件后,瑞士停止出口雇佣兵,只留下那支著名的瑞士卫队为梵蒂冈服务。<br>因为它描述的忠勇,教廷的瑞士近卫军一直在服务至今。后来,马克·吐温来到卢塞恩,赞誉这座“世界上最悲壮和最感人的雕像”,它被世人铭刻在心中。 <div><b>第二站:穆塞格城墙(Museggmauer)</b></div>穆塞格城墙(Museggmauer):建于14世纪,城墙现存900多米,城墙上面有9座形态各异的瞭望塔,3座塔楼对公众开放,人们可由此登上城墙。<div>3座对公众开放的塔楼之一的中间那座是钟楼,内部放置一个大钟, 精致的齿轮结构如手表的放大版。<div>城墙是琉森老城北面的防线,老城的南面是美丽的琉森湖和背后的阿尔卑斯山脉。</div></div> 我们登上城墙和三个开放的瞭望塔,从头走到尾,在高处鸟瞰老城全貌及琉森湖。<br> 群山环抱的琉森湖及卢塞恩老城,美不胜收。 琉森湖碧绿清澈,不只流淌着如诗如画的景象,也流传着浪漫故事。奥黛丽 • 赫本,索非亚 • 罗兰等人都曾在湖畔隐居,哲学家尼采、法国作家司汤达、美国作家马克 • 吐温等人也相继漫游倾心于此。 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托尔斯泰写出同名小说《卢塞恩》。大仲马称其为“世界最美的蚌壳中的明珠”;音乐家瓦格纳说卢塞恩的温柔,使他把音乐都忘了。 贝多芬的《月光曲》,据说是受诗人雷尔斯塔布的评论影响:第一乐章“犹如在卢塞恩,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船儿”。 钟塔,塔壁上有一面古钟,此塔建于1385年, 而塔上的钟则是1535年由Hans Luter赞助建造的。<div>大钟是城里最古老,卢塞恩最早的钟,金属制成,钟摆的下端是一块圆石.这面钟至今很精准的工作着。这座钟因有一个特权显得比较特别,就是比标准时间早一分钟。整点时,比其它钟早一分钟鸣响。</div> 钟楼的墙上有一个贴满各国纸质钱币的玻璃橱窗,其中有我们的10元人民币。 站在穆塞格城墙上,俯瞰卢塞恩市全景,欣赏湖光山色及远处的峰峦叠嶂,心旷神怡。 我们从最后一座开放塔楼下来后,沿城墙南面的小径走到城墙的端头。 在城墙端头穿越城墙下面的涵洞,离开城墙,进入市区,继续游览下一个景点。 市区街道中央喷泉,既是景观也是饮用水源,水管喷出来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div><b>第三站:水塔花桥(卡佩尔廊桥)Chapel Bridge</b><br></div>水塔花桥(卡佩尔廊桥)Chapel Bridge:是一座长204米的木结构廊桥,跨越罗伊斯(Reuss)河,坐落于瑞士琉森湖的出口处,是瑞士著名的旅游景点和琉森的地标。<div>这座桥建于1333年,是欧洲最古老的有顶木桥。最初是为了城市的防御需要而建,桥身颜色为棕色,桥顶则呈红色。</div><div>1993年一次撞船事故导致大部分桥梁被烧毁,但它迅速得到重建,恢复了原来的样子。<br>现在人们看到的卡佩尔廊桥是1993年之后建造的。</div> 桥两侧栏板饰以红色鲜花。 <div>卡佩尔廊桥北岸的<b>琉森基督教堂(Jesuit Church)</b>,两个洋葱头尖顶是教堂的显著标志。它是卢塞恩四大教堂之首,也是瑞士第一座大型巴洛克教堂,建于1666年到1677年。教堂建筑为卢塞恩增色不少。</div> 这座桥是卢塞恩明信片里的主角,因此也是游客最多的地方。 桥内收藏了约120幅十七世纪关于琉森历史的画作。 河岸酒店餐厅云集,都是观景的好地方。 这座桥与斯普洛耶桥不同,它没有选择垂直于河岸布置,而是中途做了两次转折,使得桥的实际长度远远超过河的宽度,人们可以在长廊中闲适地漫步、赏景。 桥身近中央的这个八角型水塔(Water Tower),曾经是作战时安放战利品及珠宝之处,有一段时间也用作监狱及行刑室。<br> 卡佩尔廊桥西侧的Rathaussteg Bridge,是一座人行桥。<div>在这座人行桥上,人们可以欣赏到卡佩尔廊桥全景及罗伊斯河两岸风光。</div> 位于罗伊斯河南岸的市政厅,与北岸的琉森基督教堂隔河相望。 在Rathaussteg Bridge上,可拍摄卡佩尔廊桥全景。 琉森基督教堂紧挨着卢塞恩剧院。 剧院门口汇聚了很多游客在欣赏剧院广场上的表演。<br> 这是卡佩尔廊桥东侧的卢塞恩湖桥(Seebrücke luzern)。<div>卢塞恩湖桥(Seebrücke luzern),是卢塞恩湖与罗伊斯河的分界桥;桥东是卢塞恩湖,桥西是罗伊斯河与卢塞恩老城。</div><div>卢塞恩湖桥是南北两岸最主要的交通枢纽之一。<br></div> 卢塞恩中央火车站位于卢塞恩湖桥东北侧。<div>车站继续往东一点,还有很多游船码头,这里可以去往卢塞恩湖沿岸的其他景点或城市。</div> 我们从琉森基督教堂沿着罗伊斯河往东,一直走到卢塞恩中央火车站,在此结束了我们在卢塞恩老城区的Citywalk。<div><div>包车司机在此接上我们,去酒店入住。</div></div><div>卢塞恩老城区不大,我们溜达一圈下来才走了3km。</div> 我们从火车站乘车跨过卢塞恩湖桥,回到老城区的北岸,在去酒店的路上,在车上继续游览卢塞恩。<div>岁月的悠长给卢塞恩留下了无尽的文明和艺术,这里湖光山色相互映衬,名胜古迹遍布全城,可惜我们在卢塞恩停留的时间太短,只选择游览了几处经典的景点,但我们也已大饱眼福、心满意足。<br></div> 这是我们今晚入住的卢塞恩青年旅社。<div>因为瑞士的住宿普遍很贵,我们这次在瑞士优先选择了性价比较高的各地青年旅社。</div><div>这是我第一次在海外住青旅,住进来后,完全颠覆了我以前对青旅的认知和刻板印象,以为和国内经济型酒店或者民宿的条件差不多,卫生状况堪忧,但这两天在苏黎世和卢塞恩的住的青旅,感觉非常好,房间窗明几净、整洁卫生,公共厕所、浴室和盥洗间也都是干干净净。房间的床上用品,在你登记入住的时候发到你手上 ,走的时候,将你用过的床上用品丢在走廊的收纳筐里即可。房间内有的是高低床,也有的是单人床,有单人间、双人间和多人间,按床位预定,多人间有时是男女混住。</div><div>前几天在意大利多洛米蒂徒步住的多人间高山木屋也非常干净舒适;去年在西班牙朝圣之路上住的朝圣者小木屋也非常好。但之前在尼泊尔徒步时住的木屋就非常脏,在国内一些地方徒步住的民宿也非常脏,以至于我一直不敢选择青旅之类的旅社。但这次就完全不一样,看来欧洲的青旅还是很不错的。</div>